胡曙霞
立秋·蔥蓮
在宋朝,立秋這天,宮人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nèi),掐好時辰,太史官高聲奏道:“秋來了!”梧桐葉應(yīng)聲落下,以寓“報秋”。
一葉知秋,第一片梧桐葉飄落的時候,樹底下的綠葉間,綻開了第一朵花。小小的,白白的,怯怯的,又文靜又秀氣。
借得三分地,悄開塵外花。角落里的它,高低錯落,娉婷婉約,晶瑩潤白,仿佛一群飛舞的白蝶。人們一低頭,看到了,移不開眼了,彎腰湊前,細細地聞,驚奇地說,這不起眼的草居然也開花?
是的,它開花。而且開得那么好,一派天真,純潔無瑕。不開花的時候,誰會注意它?矮矮的,低低的,綠綠的,可不就是一叢草嗎?
免不了好奇,查一查,原來這雜草一般的植物叫蔥蓮。
蔥蓮,這名字倒也有趣。蔥,房前屋后隨處都是,菜場商販隨手贈送的調(diào)味品;蓮,清新脫俗,出淤泥而不染。前者來自尋常煙火,后者飄逸高雅。大俗與大雅,看似矛盾的兩種品性,在小小的蔥蓮身上竟奇異融合。它摒棄蓮的清高,帶著入世的庸常,在角落里開出一朵又一朵的潔白。
忍不住刮目相看,小小蔥蓮,一身高潔,卻甘愿俯首邊角,默默開花。查資料發(fā)現(xiàn),蔥蓮,又名玉簾、蔥蘭、白花菖蒲蓮等。每一個名字,都讓人喜歡。蘭、蓮、菖蒲,哪一樣不是潔凈美好的植物?而蔥蓮,不清高,不和寡,將自己融入塵世,成為花壇的鑲邊材料或庭院小徑的補充。這樣的陪襯,讓人想到它的性情——樸素、隨和、內(nèi)斂。
相比蘭和蓮,蔥蓮是接地氣的。它是長在尋常人家的小家碧玉,質(zhì)樸、和善、溫潤、體貼。你說樹蔭下栽幾株吧,它就落地生根;你說墻角處缺幾株,它就蹲在墻角開花長葉;你說小院里太空了,它就在小院“安營扎寨”。這就是蔥蓮,哪里需要,它就在哪里出現(xiàn)。不嬌慣,不突兀,不自我,一身綠衣,一朵白花,安靜從容,隨遇而安。這樣的它,多像正劇里的配角,不攀比,不爭搶,不喧嘩。白花綠葉,簡單、干凈、純粹。
細看蔥蓮,它的葉,纖細碧綠,長可達20~30厘米,寬僅幾毫米,這樣的比例使它顯得苗條纖細。它的瓣,中間寬兩頭窄,狹長的一溜,六片一圈兒圍攏,護著中間黃色的花柱。底下的花莖,長,細,空,每一朵花都在頂端昂然開放。
蔥蓮含苞的時候,別具韻味,像美女的凝脂玉臂,透著豐腴;又像發(fā)髻上的白玉簪,透著瑩潤。這樣的神韻,讓人想起美好的學(xué)生時代,上課,下課,打打鬧鬧,說說笑笑,單純的小美好。多少暗生的情愫在懵懂的年華,悄悄開花。
這樣的喜歡,一定是素簡的蔥蓮,不染塵埃,如玉似雪。
電視連續(xù)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掀起收視熱潮,多少人看著劇中的人和事,仿佛看到曾經(jīng)的如歌歲月。陳小希穿著白色的校服朝著江辰奔跑而去,她笑著,叫著,跳著。江辰微笑,停住,捏住自行車的手,微微泛紅。
她喜歡他,常常大膽坦白地說:“江辰,我喜歡你!”
他亦喜歡她,卻高冷地拒絕:“陳小希,你臉皮真厚!”
她不放棄,不氣餒,堅持著,變著法子接近他。他躲閃著,觀察著,暗中甜蜜,莫名吃醋。
“載我回家!”她跳上他的自行車。兩個青春的身影,穿過黃昏的顏色,穿過晚來的清風(fēng),穿過甜蜜的心跳,天地空闊,一片清明。
那一刻,有多少美好的回憶擊中粉色的時光。誰沒有二八年華?誰沒有情竇初開?曾經(jīng)的刻骨銘心,如一朵小小的蔥蓮花,隱隱約約,搖搖晃晃,澄澈透明,珍貴無比。
有人寫蔥蓮:“它站在那兒,白得那么肆無忌憚,旁若無人?!边@樣的姿態(tài)多像初戀,純凈美好,心無旁騖,不摻雜世俗功利,不講究門楣高低。因為喜歡,所以喜歡;一旦喜歡,便全力以赴,傾其所有,全心全意。
蔥蓮靜靜開,一片又一片,瑩白似生煙之暖玉,素凈如倚月之銀星。俯下身,細細聞,微微的香,隱隱襲來,這香既有蘭的清雅,又有蓮的超然,淡淡的,淺淺的,若有似無,隨風(fēng)而散,仿佛欲說還休的心事。
有人說,如果私訂終身,一定選在蔥蓮旁邊。兩兩相對,暗香幽幽。許一個天長地久,許一個??菔癄€。蔥蓮為證,月白風(fēng)清。
如此蔥蓮,因為愛情,散發(fā)瑩潤的光芒,輕輕的,柔柔的,仿佛那些年單純的小美好。
很多人不識蔥蓮,將它與韭蘭混為一談。兩者雖然同是石蒜科,長得也像,但若細看,還是很容易區(qū)分的。先說葉片,蔥蓮的葉子細長如蔥,直立而不容易彎曲或倒伏;韭蘭的葉片扁平似韭,容易彎曲或倒伏。再看形態(tài),蔥蓮嬌小,不注意的話很容易看成小草;韭蘭明顯比較高大,和一般的蘭花相差無幾。區(qū)別最大的是顏色,蔥蓮的花朵以素白為主,韭蘭的花朵以桃紅為主。
一白一紅,蔥蓮與韭蘭,相比較而言,我更喜歡前者,如同日日相見的鄰家姑娘,隨和親切,恬淡可人。
我的學(xué)校也有不少蔥蓮。墻角下,茶樹旁,一圈兒盈盈發(fā)亮。忽然一日,它打了苞,一枚枚瑩白的簪子高高舉著。再一日,它開了花,一個個素凈的小臉龐微笑著。孩子們低頭看著,都說那小小的蔥蓮花怎么那么美,是不是從月亮上跑下來的?
一個女孩,擎著一朵蔥蓮花,高高興興地送給我。她說:“老師,這花兒自己掉下來的,我把它送給你。你聞一聞,是不是很香?”
低頭,彎腰,深深吸一口,果然很香很香。
“老師,送給你!”女孩把花兒放在我的掌心,轉(zhuǎn)身跑遠了。
那個午后,我獨自莞爾,因為一朵盛開的蔥蓮花。
霜降·芙蓉
霜降,天氣逐漸變冷。寒霜之下的植物,一聲不吭,等待陽光穿過曉霧,融化清澈的晶體。
芙蓉,晨風(fēng)里的一抹輕紅,就著雪白的晨霜,綻出一朵又一朵的花。這花,堪稱華美,粉妝酡顏,拳頭大小,或白或粉或赤,恰似菡萏展瓣。百花凋謝的時節(jié),它卻傲霜綻放,讓人想起白居易的詩:“莫怕秋無伴醉物,水蓮花盡木蓮開。”
木蓮,芙蓉的另一個名稱,越是霜侵露染,它就越是胭脂淡粉。因而,有人叫它“拒霜花”。這個名字頗有意味。霜降前后,寒風(fēng)吹起,芙蓉正當(dāng)時,瀟灑傲然,兀自鮮艷。而那些春天、夏日里曾經(jīng)的姹紫嫣紅今何在?唯有芙蓉與菊花,在秋天的風(fēng)里明麗驕傲,笑著開花。
猶記初中的校園,遍植芙蓉。株型很大,近乎小喬木,葉片圓卵形或心形,花梗和花萼覆蓋細毛。每年秋天,同學(xué)們聚集在芙蓉樹下,賞花,交談,閱讀,總得仰起頭才看得到,一朵一朵又一朵,花瓣卷曲,單薄如綢,蓬松似球。開的時候,豐姿艷麗,傲然瀟灑;落的時候,“啪嗒啪嗒”,毫無眷戀。芙蓉花兒開又落,單調(diào)的學(xué)習(xí)生活,因芙蓉花,被描上色彩。
我以為芙蓉都是重瓣的,到了杭州,才知曉,單瓣的芙蓉也有。而重瓣的芙蓉,又名“三醉芙蓉”。醉芙蓉會變色,晨粉白、晝淺紅、暮深紅。清晨和上午初開時花冠潔白淡雅,逐漸轉(zhuǎn)變?yōu)榉奂t色,午后至傍晚凋謝時變?yōu)樯罴t色。這樣的奇異,平添神秘。你以為看到的不是同一朵花,卻只是它在不同的時辰,穿了不同的衣裳。因了芙蓉一日三變其色,有人叫它三變花。
三變花,這名字通俗有趣。春日的杏花,也會變色,它們是否同出一門?說到芙蓉,一定要提到宋代詩人姚勉的《醉芙蓉》:
庭前木芙蓉,姿色夐殊異。
初開花微碧,仙子淡云袂。
逡巡改瑩白,玉骨凈無滓。
爛漫欲謝時,潮臉暈紅媚。
……
讀到這幾句時,腦海里浮現(xiàn)芙蓉紅暈滿頰的俏模樣??刹皇呛茸砹耍挎碳t玉白,嫵媚多情。
也因此有人喚芙蓉為“酒醉”,我喜歡“酒醉”這個名。就如寶玉房中丫鬟們的名字——“襲人”“晴雯”“麝月”“秋紋”,每一個名字都含著詩詞的韻味,耐人尋味。而“酒醉”仿佛一幅畫,緩緩鋪展,高低錯落,若紅,若白,若粉,傲然瀟灑。
芙蓉宜傍水,波光花影相媚好。那年,江邊散步,偶遇芙蓉?;ㄔ诒税?,亦在水中,晚霞萬頃,芙蓉瀲滟。久久遙望,深深沉浸。水中影,岸上人,重重疊疊;人與花,花與人,相看兩不厭。不禁讓人想起詩句:“涉海而過,芙蓉萬朵,你來,還是不來?”
曹雪芹的《紅樓夢》亦有芙蓉花。第七十八回,賈寶玉祭奠丫鬟晴雯——一篇《芙蓉女兒誄》情真意切,文采飛揚。壽夭多因毀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盾饺嘏畠赫C》中,寶玉用黃金美玉、晶冰白雪、朗日明星、春花秋月贊美晴雯的高尚品質(zhì)和情操。
一個丫鬟,如何配得上長長誄文中的一字一咽、一句一啼?除卻心比天高,風(fēng)流靈巧,更多的是晴雯不甘供人驅(qū)遣的皎皎個性、純真無瑕的品性。
除了晴雯,黛玉亦是以芙蓉暗喻?!都t樓夢》第六十三回,林黛玉“伸手取了一根,只見上面畫著一枝芙蓉”,眾人笑說:“這個好極。除了她,別人不配作芙蓉。”當(dāng)年讀到這一段,總覺得這岸上的芙蓉花與林黛玉之間還隔著一段距離。想那黛玉是什么人?傾城的容貌,驚人的才華,更有冰清玉潔、不與俗世同流的心性。
這里的芙蓉到底是哪種花?哪一種花才配得上天上掉下的林妹妹?有人認為,從上下文看,很明顯是指荷花。芙蓉有水芙蓉與木芙蓉之分,而水芙蓉是荷花的別稱。黛玉之所以對此簽滿意,正是因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與她“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的性情相吻合。
說到芙蓉,不得不提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傳言,孟昶有妃子名“花蕊夫人”,她不但嫵媚嬌艷,還特愛花。有一年,她去逛花市,在百花中,她看到一叢叢的芙蓉花團錦簇,甚是歡喜。孟昶為討愛妃歡心,頒發(fā)詔令:“城頭盡種芙蓉,秋間盛開,蔚若錦繡。”果然,來年花開,成都“四十里如錦繡”,美若云霞。成都自此也就有了“芙蓉城”的美稱。
我以為這里的芙蓉與后宮的妃子一般,有著天生的貴氣。說到妃子,一定會想到“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楊貴妃。李白的詩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說的便是貴妃出浴后的動人之姿。
芙蓉,是可以為愛情發(fā)聲的。
聽聞,去西安的游客都會去“大唐芙蓉園”看“夢回大唐”的演出。盛大的舞臺上,秀美的女子們頭戴芙蓉花,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讓人仿佛穿越了時光,那時光停留在盛世的大唐,風(fēng)光無限,風(fēng)情無限……
(作者單位:杭州師范大學(xué)第一附屬小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