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國齊 趙兵 葛玉龍 劉芳 艾誠軒
摘要:本文介紹了寬禁帶半導體導電薄膜材料ZnO的相關性質,對ZnO與ITO在LED芯片制作中的應用中光電參數進行對比分析,探討了ZnO作為替代ITO的可行性,結果表明,ZnO材料作為導電薄膜具有穿透率高,與金屬粘附力好等優(yōu)勢,但也存在方塊電阻偏高等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ZnO;ITO;LED芯片;光電參數
1.引言
ITO作為透明導電薄膜材料被廣泛應用于平面顯示以及LED行業(yè),由于具有優(yōu)秀的導電和透光性能,一直無法被取代。近年來,ZnO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取代ITO的材料之一, ZnO是寬禁帶半導體薄膜材料,具有極好的光學和電學特性,廣泛應用于導電薄膜器件,傳感器,表面聲波器件以及各種光電器件。ZnO與GaN,SiC共同被稱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同時具有較高的激子束縛能,比室溫熱離化能大,適合制作短波發(fā)光器件。本征ZnO由于存在氧空位以及鋅間隙,很容易形成n型導電特性,但是n型特性遠不如P型導電特性,P型ZnO可以通過受主摻雜的方式獲得,ZnO薄膜可以在500℃及以下溫度生長,較低溫度生長能有效避免襯底材料與ZnO之間的相互擴散,另一方面還可以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常用的制備方法有液相外延法,真空蒸鍍法,溶膠凝膠法,磁控濺射,MOCVD等方法,其中溶膠凝膠法和真空蒸鍍法生產工藝簡單,MOCVD法生長膜層質量較好。
2.實驗
2.1樣品制備
挑取20片一致性較好的2寸PSS藍寶石襯底,用MOCVD生長GaN緩沖層,N型GaN層,量子阱層,P型GaN層,對以上20片外延片進行PL測試,選擇光電特性一致性較好的4片繼續(xù)完成如下工藝步驟:外延片清洗,黃光光刻,N性臺階刻蝕,2片編號1和3進行真空蒸鍍沉積235nm導電薄膜(ITO),另外2片編號2和4用MOCVD沉積235nm摻Al氧化鋅(AZO),然后進行光刻,濕法腐蝕去掉多于部分ITO和AZO,接著制作正負電極,最后制作表面保護層,COW晶元制作完成,進行光電參數測試,接著進行研磨拋光減薄,切割成單顆晶粒,對單顆晶粒進行測試,單顆芯片尺寸為17mil*35mil。
3.實驗與討論
3.1 ITO與ZnO表面形貌對比
圖一是ITO與AZO的SEM外觀形貌圖,工作電壓10KV,放大倍數50K,(a)厚度235nmE-beamITO厚度235nm,(b)厚度235nmMOCVD AZO
從SEM圖可以看出,(a)E-beam ITO表面為顆粒狀結構,致密度較高,(b)MOCVD AZO表面為網狀結構,二者表面外觀差異較大,網狀結構相對顆粒結構要稀疏,但結構更加牢固。
3.2 金屬電極與ITO,AZO表面粘附力對比
圖二是金相顯微鏡外觀圖,金屬分別沉積在ITO和AZO表面,用刀片在電極表面來回刮片10次,(a)刮片前ITO表面金屬電極外觀,(b)刮片前AZO表面金屬電極外觀,(c)刮片后ITO表面金屬電極外觀,(d)刮片后AZO表面金屬電極外觀。
從刮片前后的(a)和(c)對比,發(fā)現金屬電極已經從ITO表面脫落,連帶部分ITO一起被刮掉,(b)和(d)對比可以看出,金屬電極無明顯脫落,AZO也牢牢的附著在基底上,表明金屬電極與AZO的粘附力要好于ITO,主要是由于ITO的表面結構是顆粒狀 ,而AZO表面為網狀結構,網狀結構具有更強的附著力。
3.3 ITO與ZnO光學性能對比
表一中光功率是17mil*35mil單顆芯片在150mA測試電流下所得,穿透率是玻璃片上沉積ITO和AZO后的測試數據。
從表一不難發(fā)現,樣品1在厚度235nm時穿透率明顯低于樣品2,穿透率分別為94.5%,98.6%,AZO的穿透率在460nm藍光波段明顯高于ITO,這與AZO的網狀結構有密切關系,網狀結構更有利于光的取出,AZO具有較高的穿透率,有利于外量子效率的提升,從而使得AZO制得的芯片光功率明顯高于ITO,AZO作為透明導電層與ITO相比,光功率提升8.8%
3.4 ITO與AZO電學性能對比
表二中記錄了ITO和AZO的方塊電阻,電壓是17mil*35mil芯片在150mA條件測試的電壓值。
從表二記錄數據看,235nm厚度下,ITO的方塊電阻只有AZO的1/9,表明AZO的導電能力相對ITO要弱不少,從150mA條件下測試得到的電壓值也可以看出這一現象,主要原因可能是本征ZnO存在較多缺陷,摻雜離子濃度不夠或者是沒有充分激活,導致在大電流下,芯片電流擴展不佳,正向電壓明顯高于ITO制得的發(fā)光二極管。
4.結論:
(1)ITO表面為顆粒狀分布,AZO為網狀結構,網狀結構的表面能為金屬提供更好的附著力,從表面電極經過刀片反復刮動的結果可以印證。
(2)以ITO為導電材料制得的LED芯片光學性能不如AZO,同在235nm的厚度下,ITO在460nm波長的穿透率比AZO低4.1%,在150mA下測試,17mil*35mil芯片的光功率比AZO要低8.8%。
(3)ITO的導電性能與AZO相比具有優(yōu)勢,235nm厚度,AZO的方塊電阻是ITO的9倍,150mA下,17mil*35mil的正向電壓也明顯高于ITO,表明AZO的導電性能還存在不足之處,需要繼續(xù)提升摻雜離子濃度,提供更好的導電能力,因此在大電流下,AZO為導電擴展層的LED芯片劣勢會更加突出,AZO只可以應用在小電流驅動的芯片上,待AZO的電阻率降低或者是ZnO中摻入其他導電更好的雜質后,可以考慮用ZnO替代ITO用于LED芯片制作。
參考文獻:
[1] 丁衛(wèi)華,翁文劍,等.溶膠-凝膠法制備聲表面波器件用Li:ZnO薄膜.硅酸鹽學報,2003,6,31(6):553
[2] 呂建國, 汪雷,等.ZnO薄膜應用的最新研究進展. 功能材料與器件學報,2002,9,8(3):304
[3] 賈曉林,張海軍,等.氧化鋅薄膜研究的新進展.材料導報,2003,9,17:208
[4] 張亞萍,李啟甲.摻鋁氧化鋅(AZO)導電薄膜的研究進展.現代顯示,2006,3:51.
[5]Ashrati A B M A,Ueta A,Avramescu A,et a1.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ypothetical zinc blende ZnOfilm on GaAs(001)substrates with ZnS buffer layers[J].Appl Phys Lett,2000,76(5):550
作者簡介
艾國齊,男,1983-01,漢族,湖北武漢人,碩士研究生學歷,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半導體發(fā)光二極管及功能薄膜材料
(佛山市國星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 佛山 52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