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時光,牽引出未曾坦言的情緒與念想

      2021-09-10 07:22:44戴瑤琴
      粵港澳大灣區(qū)文學(xué)評論 2021年2期
      關(guān)鍵詞:感官小說心理

      摘要:張惠雯講究短篇小說的寫作藝術(shù)。她不回避人與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一方面思考將地域性元素無痕跡地納入敘事背景,埋設(shè)中國/他國雙重視域;一方面自覺將真實生活場域嵌入敘事過程,構(gòu)建社會、家庭、個體三重文化網(wǎng)絡(luò)的通達。視覺/觸覺的聯(lián)動是小說的藝術(shù)個性,時空的一切細節(jié)都已自在自恰地成為“處境”的組成單位。新作采用今昔對比的故事模型,從感性的形象層切入,延續(xù)對性別、身份、道德、人性等價值意向的探討,由富有生命光澤的意象和意境,刻畫心靈的各異性;由語言的美感和情感,實現(xiàn)文學(xué)的抒情性;由當前社會生活的多樣態(tài)和多元化,詮釋文化情境的特殊性。

      關(guān)鍵詞:感官;心理;身份轉(zhuǎn)型;小說

      張惠雯已經(jīng)出版了《兩次相遇》(2013)、《一瞬的光線、陰影和色彩》(2015)、《在南方》(2018)三部小說集,貫穿其間的線索使其文學(xué)創(chuàng)作定位的逐步清晰及聚焦?!抖耸澜纭罚?019)提示著新轉(zhuǎn)型,這次的“轉(zhuǎn)”,我認為是進一步“收縮”,將觀察視點落地于人物心理的精度層,從而避開預(yù)設(shè)的中西文化場對寫作的干預(yù)。張惠雯對短篇小說有一定研究儲備,她很好地把握體量和含量的最優(yōu)解,在舍棄為了“講”故事而“經(jīng)營”故事的一系列負載項后,她的寫作素樸優(yōu)雅,人、景、情、思的結(jié)合張弛有度:一方面很精巧,結(jié)構(gòu)相對閉環(huán),維護離去/歸來、隱瞞/坦白、謊言/真相、設(shè)疑/釋疑的首尾平衡;一方面很精練,人物設(shè)計和情節(jié)推進都注意小切口,如某個年齡、某處地方、某一時間的回憶。我想,出色的短篇小說正需要有落點、有邏輯、有情感、有力度。

      2018—2020年,張惠雯作品環(huán)繞女性、今昔、成長三個關(guān)鍵詞,若細化其向度,女性面向少女時代和母親時代;今昔體現(xiàn)于過去/現(xiàn)在兩段歷程的互鑒和互證;成長表現(xiàn)為人在世情變化中抵達的心理成熟度。它們之間并非各自獨立,而是很緊密地融合為一體。文本的辨識度是基于一個念頭,生發(fā)出一幅圖像,繼而搭建起一處場景,通過旁觀和介入的立場,以抒情詩式的語言,直擊“潛伏在心靈深處的情欲、惡念甚至某些純真的渴求。”[1]。小說砍碎了女性內(nèi)心的冰海,這片冰海是由當下的、現(xiàn)實的、共性的問題凝固而成。無論基于何種身份與際遇,張惠雯筆下的女性,都具有清醒的女性意識,具備獨立的個體思考、自主判斷和自覺行動。在F.R.利維斯看來,文學(xué)作品的價值核心為是否能夠有助于人生,是否能夠增加人生的活力?;氐健抖耸澜纭?,它引領(lǐng)的轉(zhuǎn)變意義是女性從摧毀中重立信念的決斷及執(zhí)行。我試圖從她塑造人物的方法、內(nèi)容、途徑這一線索,拆解文本新意的創(chuàng)想或疊加,展示文學(xué)如何以輕盈的方式講解倏忽而過的生活。

      1. 感官聯(lián)覺:視覺和觸覺

      張惠雯以感覺捕捉并接納世界與人心。她會調(diào)度多重感官先打開一境,鋪墊故事的開端和迎接人物的出場。洛克在《人類理解論》中提出:“思想成形于外部世界直接壓印在心靈上的感覺印記,心靈把各種感覺印記組合起來,由此開啟了思維之程式?!盵2]她貼著生活寫感覺,聚合個人對世界的感受與批判,并以舒適的獨白或?qū)Π讖?fù)現(xiàn)。小說個性還體現(xiàn)在對光線、植物、陳設(shè)變化態(tài)的摹寫,吻合作者欣賞的極簡主義美學(xué)??傮w上,構(gòu)圖法偏西方繪畫,更多以靜態(tài)畫面控制空間,非中國繪畫以動態(tài)畫面綿延時間。正因為光線的層次和景物的布局,作品有清楚的“印象派”藝術(shù)特質(zhì)。文本對“印象派”繪畫觀的文學(xué)轉(zhuǎn)達,無形中與畫派發(fā)展的階段性側(cè)重點保持著契合:19世紀“印象派”強調(diào)視覺,而后期“印象派”留意觸覺。張惠雯有意識地糅合視覺與觸覺,塑造色彩、光線充分豐盈的自然語境。繪畫藝術(shù)的嵌入令小說翻折出迷人光澤,由紋理空間生成的“情動”輾轉(zhuǎn)于流動性的時間。

      呈現(xiàn)感覺,就需要思索怎樣寫出景物的變。斯坦納分析“巴洛克”式小說稠密意象的一段論述,很精妙地解釋筆觸、感覺、光和感官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懊總€詞都固定在精確明亮的位置。達雷爾用他的筆觸,一點點地把他奇特的感覺語詞鑲嵌進意象圖案,構(gòu)成觸手可及的暗示,如此精致迂回,以至于閱讀完全成了感官理解的過程。這些鮮活的段落是在觸摸讀者的手,它們有著復(fù)雜的聽覺和樂感,光線似乎在明亮的窗花格一樣的語詞表面嬉戲?!盵3]《漣漪》調(diào)度結(jié)構(gòu)的“變”。整體是動態(tài)化構(gòu)架,事件運動皆因“漣漪”力的推動與回環(huán),故事陸續(xù)滾動。開篇獨白在透露“我”心聲的同時,也披露作者對“變”的靈動擬像?!拔乙恢毕矚g火車車窗外面流逝的風景,不管那是破舊的民房、廢棄的工廠,還是綠蒙蒙的農(nóng)田、干涸的水渠。在流動里,它們具有了一種與靜止狀態(tài)下不同的東西,仿佛超越了物性,具有了某種類似生命隱喻的力量,常常讓人聯(lián)想到時間、生命本身?!盵4]這段敘述,提示了小說中“變”的深層特性,即從“物象”的“物性”中透視生命。

      《昨天》選擇視像的“變”,從平行時空,權(quán)衡各式人生路徑的選擇。作家對目之所及的描摹格外精準。具體的寫作方法有四種。其一,憑借色?!坝洃浿械念伾紫葷L動。她家是白色的平房,她會穿白裙子,路兩邊開著白色的槐花、粉紫的桐花、紫紅色的楝樹花。門前有一片濃綠的槐樹林,‘我’時常從黑褐色的大樹軀干遙望她。我家是米黃色的小樓?!摇褪窛跐庥艋ㄏ阒序T車狂奔。現(xiàn)在,‘我’想先趕緊尋找一條安靜的街道,讓‘我’迅速整理好‘我’、她和史濤的昨日,再鼓足勇氣走近家屬樓前被刷成藍色的鐵門?!盵5]顏色轉(zhuǎn)換一方面暗示著心境在純凈——克制——遲疑間起伏,另一方面對位青年/中年的特定心態(tài)。

      其二,借助物。張惠雯很耐心地用文字漸次掠過固定空間內(nèi)的物,鎖定后推拉人物精神成長史的某一標識物。她早期寫作是從物的意象中暗示世情之變。“如今沙河早已不通水運了,鎮(zhèn)子也冷落下來,唯有河對岸常社店的那座宋朝燈塔,帶著疲憊神情,微傾著身子,依舊俯視著長河古鎮(zhèn),標志著這地面上曾有過的一段繁華故事?!盵6]新作里,她強調(diào)物的本體性,從物中建立人物成長和性格形塑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罢厶菖赃?,三個同等規(guī)格的透明塑料箱子摞成一摞,裝著小敏的舊鞋子:扁平柔軟、可以折起的船型鞋,細跟的舞鞋,網(wǎng)球鞋,跑鞋,夾趾的、草編鞋底的涼拖鞋,褐色羊皮長統(tǒng)靴,鞋口翻毛的短靴……”[7]離家是不可逆進程,被特寫的各式各樣的舊鞋子,既隱喻小敏成長的節(jié)奏,又披露父女情的深厚。

      其三,通過貌。人物外形的陡然變化如同一輪先期設(shè)問,引導(dǎo)閱讀者探究改變的成因和改變的結(jié)果。張惠雯近作更加注重從多感官復(fù)合視角切入,由外貌開啟心靈。對比《兩次相遇》(2011)和《良夜》(2020),前者呈現(xiàn)“我”第二次看到畫中女人時寫道:“她的頭發(fā)比我第一次遇見她的時候長多了,從中間清晰地分至兩邊,滑過她的肩膀和胸部,直垂至腰間。她瘦了,臉型幾乎變了,那頭女巫式的過于筆直、漆黑的頭發(fā)更襯托出她的瘦削、憔悴?!盵8]描寫方法是焦點式,以頭發(fā)為中心,并陳相異際遇。后者吐露寡居中的“我”,意外重遇初戀后,主動反觀自己:“我久久地盯著那只手一只病人的手,我常常想要藏起來的手,手掌腫脹,手指微微變形,皮膚暗沉、長著褐色的斑塊?,F(xiàn)在它看起來似乎也沒那么難看。我把臉埋在手掌中,體會那一點兒殘留的感覺:一個冰涼的東西在一個溫暖的東西里將要融化的感覺?!盵9]視角由“觀”轉(zhuǎn)向“感”,組合視覺與觸覺去啟發(fā)讀者的自發(fā)探尋。

      其四,依據(jù)光。三部小說集都傳達張惠雯對光的充分倚重和信任,由光承擔抒情功能,進而升華“情動”意蘊。

      《我們埋葬了它》(2007):“陽光剛好照在那上面,長成一排一排的小楊樹都變成了金黃色,還有草,坡上長著厚厚的、絲絨一樣的草。”[10]

      《醉意》(2014):“路上沒有別的車,更沒有一個人,稀疏的路燈柱發(fā)出昏沉的黃光,倒是兩邊落光了葉子的大樹頂上的天空顯得清涼、澄澈?!盵11]

      《昨天》(2020):“窗外,在那些被人精心培育的繁盛花木的背景上,走過的人無聲無息,像片片薄的、一閃而過的剪影。我望著那明亮的、塵埃般的陽光,似乎指望在那光中出現(xiàn)什么幻影?!盵12]

      比較三部作品可以發(fā)現(xiàn),張惠雯偏愛以暖色光源營建空間感。太陽光和路燈光的變化呼應(yīng)情感的喜悅與憂傷。作者/人物的心態(tài)愈加趨向平和,坦然接受一切變數(shù)?!拔摇痹鴮Α八齻儭钡穆淦遣幻鈧麘眩敝痢蹲蛱臁?,那些受光陰鉗制的女人,都化為一個個飄忽而過的剪影。新作不完全采取直接正面描寫景物及光線的變化,而是輔以一定的側(cè)面描畫,呈現(xiàn)物變的內(nèi)涵及結(jié)果?!澳菓?yīng)該是一間方方正正的小廳,但釘在墻上的一塊橢圓形鏡子改變了它給人的印象。經(jīng)過這面橢圓形鏡子(如同一圈扁圓的水洼)制造的重影、折射、放大、輕微變形等視覺效果,這房間的形狀、空間感變得不那么清晰分明了,像一條筆直的路有了河灣般柔滑的轉(zhuǎn)角,一個狹小、平常的匣子借助倒影產(chǎn)生了綿延、虛幻的感覺?!盵13]鏡子的鏡像作用,協(xié)同時間和空間的實時轉(zhuǎn)化,張惠雯以光,賦予物的時間容量。同時,光與鏡子的結(jié)合,從點——線——面強化人性的多變性,并設(shè)置自我認知的重重困難。

      ??思{小說里一直流動著富有生命光澤的物感。美國南方地域個性和文化品質(zhì)被投射于房子和路,他會寫下“馬車慢慢走著,穩(wěn)穩(wěn)地行駛在灑滿陽光的廣袤而寂寥的大地上,仿佛這一切都與匆匆的時光無關(guān)。”“田野和樹林似乎總是懸在半空,時靜時動,海市蜃樓般迅速地變換著?!盵14]《八月之光》里搭乘便車的麗娜,即將臨盆,她以穩(wěn)定的良善和安靜應(yīng)對命途多舛。張惠雯在以文學(xué)闡釋感覺方面,顯現(xiàn)出與??思{互通的技術(shù)質(zhì),但她的創(chuàng)作理念收斂為穿越物變后變異的心變,直接借用其文本闡釋,即“一切的道德準繩、一切我曾引以為榮的行為準則都潰退了,而這種大潰敗并沒有經(jīng)過多少慘烈的掙扎,就像一棟老木屋被溫柔的水流席卷而去,坍塌得無聲無息,消失得無影無蹤?!盵15]我認為她對心變,最出色的處理就是以復(fù)刻與講述相結(jié)合的敘事方法表現(xiàn)“無影無蹤的坍塌感”。

      2.身份轉(zhuǎn)型:少女和母親

      張惠雯小說多數(shù)選擇第一人稱敘事。她不刻意設(shè)定性別主導(dǎo),男性和女性皆是觀察者和親歷者兩重身份的交替?!拔摇痹谧髌防铮w現(xiàn)為外述型敘事者與內(nèi)述型敘事者的結(jié)合。[16] 張惠雯推崇契訶夫,契訶夫被認為是了解整個人類的偉大作家,他采用“實錄式”方法刻畫瑣碎的日常與普通的人物,始終致力于探索人的內(nèi)在真實,而內(nèi)在真實從內(nèi)在行動中得以呈現(xiàn)。《二人世界》的特殊意義是作者以積攢的私人體驗入文,因為初為人母使其個人完成一次蛻變。這次轉(zhuǎn)型是痛苦地、艱難地把過去的“自己”一點點吞下,重塑新“我”——“從一個煩躁幽怨甚至刻意冷漠的母親變成另一副樣子:堅定、默忍、明白自己在愛并且應(yīng)該為愛去做什么”[17]由此,我發(fā)現(xiàn),近作的包容度和寬宥度會更高,但問題意識更鮮明。張惠雯整理“新一代移民”于當前、在他鄉(xiāng)遇到的一系列情緒問題,解讀女性個體/集體的煩悶。同時,她又將創(chuàng)作對象精準化為“全職太太”,從中西文化場對這一群體的不同認知中闡發(fā)其時代新質(zhì)?!靶隆睆囊惶幈荒暤呐岳Ь持懈★@,即“你愛的人和你不喜歡的生活捆綁在一起”[18],但若被迫抉擇,“往往是這樣,你得到了一樣,就失去了另一樣,而你并不明白哪一樣更好,也難以判斷哪一樣更好,哪一樣對你更重要?!盵19]從少女到母親的心理質(zhì)變,需要同時化解源自內(nèi)外因的尖銳的現(xiàn)實難題。

      《二人世界》中出現(xiàn)了新角色——孩子。他的哭聲無孔不入地攪拌“我”的全部空間。為了“他”的長大,“我”開始天天做減法,不再工作、不再社交、不再審美,最終歸于“我”不再做妻子,就任職為專屬男孩的母親。小說以女性心緒為助力,真實演繹“二人世界”歷經(jīng)閉合—開放—閉合的運動,其間龍卷風式地升騰旋轉(zhuǎn)著恐慌、焦躁、脆弱與暴戾?!拔业纳顣恢边@樣被他完全占據(jù)嗎?所以愛的結(jié)果、婚姻、家庭生活就是這些沒完沒了的瑣碎勞作嗎?答案讓她恐懼、渾身發(fā)冷,身心俱疲?!盵20]決定母親自我成熟的還是內(nèi)因。羅杰·伊伯特解讀電影《假面》時,提出一例普遍性的認知缺陷,“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大多并不來自對世界的直接經(jīng)驗,而是心中浮現(xiàn)的各種觀念、記憶、由外部輸入的媒體信息、其他人、工作、角色、責任、欲望、希望和恐懼?!盵21]寄托于外界的支援和理解,無法走出母親自陷的困境。創(chuàng)作者與創(chuàng)作對象的共同成熟是孩子令母親明白了另一種愛,即“你會為之承受痛苦、做自己原本不愿甚至不能做的事卻絕不割舍的愛”。[22]親身實踐的在場體驗,否決了自我哄騙和人為逃避。

      《飛鳥和池魚》(2020)可與《二人世界》進行對照閱讀,它的亮點是再度審視母子關(guān)系。張惠雯寫出了頗為感傷的第二度轉(zhuǎn)折——母親和孩子的角色又一次互換?!耙磺卸纪nD在這個點、陷入困局,她的心智、我的生活,全都卡住了。”“在我腦海里,她的樣子固定不變、無法和照片里那個年輕些的女人相互映照、融合,那就是她老了以后的樣子、現(xiàn)在的樣子。”“如果不是頭發(fā)幾乎全白了,她那樣子就像個幼稚的孩子。生活完全變樣了,我指的就是這個:她變成了一個孩子。而我變成了她的什么呢?我得像對待孩子一樣小心而耐心地對待她、密切留意她的一舉一動。我們兩個倒換了角色:前三十年,我是她的孩子?,F(xiàn)在,她是我的孩子?!盵23]母親從拯救者(青年)成為被拯救者(中年)?!拔摇蓖蝗槐閷げ恢е悄赣H,猛然意識到即將失去她的時候,“我感到心臟重新在我的胸腔中平穩(wěn)地跳動了?,F(xiàn)在她再也飛不走了,我抓住了她,抓得很結(jié)實、很緊。我和她又連在了一起,無論是身體還是命運……這比什么都好。”[24]“飛鳥”和“池魚”可被視作兩部文本的共有意象。為母后,女性由“飛鳥”變成了“池魚”;自我重塑中,女性實為“飛鳥”和“池魚”同體;衰老年邁時,女性又被棄置于“池魚”模式。

      張惠雯作品的敘事節(jié)奏是在給予和制止間抓住人的本質(zhì)?!叭毺比后w,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中國當代文學(xué)的稀缺題材。需要明確的是,中西方價值觀和文化觀的不同,導(dǎo)致對“全職太太”的界定及接受都有所差異。但張惠雯沒有采取俯視和窺視兩種態(tài)度,僅視其為一項個人選擇,女性的生命要求和自我管理,依然是十分清晰的。母親將所有感情只投注于孩子時,實際是在強烈自控的前提下,折返于自我損耗和自我捍衛(wèi)的兩極心境。《沉默的母親》集中近期“新移民”故事里人物的情緒共性。

      “她”需要克制壓抑感。“除了丈夫和孩子,她幾乎沒有什么人交流。她也會帶孩子們?nèi)ジ浇膬和螒驁龅?,她在那里遇到其他媽媽,有些是她的鄰居。那些媽咪或者看起來挺摩登,或者有主見、很強悍的樣子,她覺得自己和她們差得很遠。而她們在嘗試把她納入鄰里媽咪圈的最初努力后,也不怎么積極和她交往了,因為她看起來那么被動、怯懦,像一只容易受驚嚇的麻雀,連她的發(fā)型、衣著都給人一種垂頭喪氣的感覺?!盵25]“新移民”沃克太太因缺失經(jīng)濟權(quán)而依附、因依附而暫時弱勢、因暫時弱勢而決定蟄伏。

      “她”需要修煉隱忍感?!吧钔耆兞?!這是我們早已預(yù)料到并且自以為有足夠心理準備來應(yīng)對的,但實際上它比我們預(yù)料得又復(fù)雜很多?!揖拖癫Aд肿雍竺娴暮qR,困在小小的天地里,游來游去、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仍然還在那里。”“我所能做的,只是繼續(xù)愛、忍耐,以及等待?!盵26]“我”無法逃離,又無處借力,只能以全盤忍受的方法求助時間的憐憫。

      “她”需要解除抑郁感。“她對他說她感到生活一下子變化太大,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她還沒有完全適應(yīng)。他明白她的意思,但他覺得這是每個女人必須接受的轉(zhuǎn)變過程,以前她生活得像個無憂的少女, 現(xiàn)在她需要當個無所不能的母親?!盵27]在脆弱、迷茫和恐懼無法釋懷的情況下,她決定關(guān)閉心門。三種情況都縱容痛苦的攀緣,只能由女性自主調(diào)適?!抖耸澜纭防?,“她”徹底認同了新的“母親”身份?!八挥浀脧哪膫€時候起,她開始愛上這孩子了。有可能她一直愛他,不愛自己的孩子是不可能的,只是以前她仿佛是被動的、出于本能的去愛,而現(xiàn)在她明白了這愛意味著什么。”[28]張惠雯小說一直潛行著一條邏輯線:為人母的原初狂喜,制造著后續(xù)的焦躁,理清混亂后,完成自我正向肯定。厘定成熟,需要女性理性接受身份、處境和四面襲來的明槍暗箭。

      3. 時空翻轉(zhuǎn):抗拒和接受

      今昔對比建構(gòu)出故事原始模型,揭曉普遍性生命體驗,張惠雯在由主觀和客觀構(gòu)造的時間關(guān)系里,經(jīng)常設(shè)計預(yù)敘、倒敘和時間倒錯,從差異中探察心靈的各異性。她擅長將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結(jié)合,妥當安排倒錯的跨度/幅度,進而觀審精神世界。盧卡奇說短篇小說其實專門表現(xiàn)偶然和巧合在人類生活中的真實地位。時間和空間是一組辯證,時間從空間中找到它存在的痕跡。在一面鏡子、一間住所、一方故土面前,對青春的彼時回憶,轉(zhuǎn)身垂落為現(xiàn)實境遇的鏡像,它同時撥動心理接受層面的正負指數(shù),對遭遇的各種不幸與心緒的各種不平,以強化和淡化的方式去應(yīng)變。張惠雯的寫作能力顯現(xiàn)為引領(lǐng)讀者在時間中穿行,后者竟不留意時光的消逝。需要指出的是,她也經(jīng)常于故事的中間開篇,因為“既可以概述之前發(fā)生的事情,又可以暗示之后會發(fā)生什么,從而吸引讀者,產(chǎn)生出敘事的動感。”[29]“居中式”為“回望”提供了敘事便利,《兩次相遇》《夢中的夏天》就在追索記憶中,慨嘆美的黯然失色。這里的美,既有美的人物,也有美的事物。作者立足當下,從回憶(自述/他述)中切入,以過去與現(xiàn)實的交錯,轉(zhuǎn)折不同取舍背后隱藏的難言之隱,以及選擇后的難平之意。而她的新作,堅認母親只是一個身份,女性強大的扎實證據(jù)是心智成熟,而非年齡的增長和角色的增多。

      張惠雯揭示出人物可能出現(xiàn)的三種通識性心緒。第一,倦怠。它恰如精神的鈍化,正因為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人物都被外力推著行動,所以不得自主的挫敗感已然助推其性格塑形,并培育奮斗倦意。在《雙份兒》里,“他”與“我”對談了二十年前的一件往事,通過記憶管理,誤會逐次澄清,“哀”的緣由被漸次廓清。壓抑時時反噬精神,他陷入“零余”心態(tài),急切地從彼時尋找存在意義的證據(jù),繼而確立此在價值,但最悲哀的莫過于撥開往日迷霧后,發(fā)覺其內(nèi)核依舊是一片混沌。

      第二,顧慮。我以一場相聚為例?!八氲侥贻p時候的激情,想到自己那時的美貌,有時忍不住傷心。她很害怕,害怕她在他眼里變得蒼老、干癟、可憐,變成了另外一個女人?!盵30]她實則同時披露更深一層的女性心理:在心儀的對象面前,女性“唯恐任何不恰當?shù)难孕袝屪约猴@得輕浮”[31]。遲疑是基于個人立場考量的較為表層的傷感,最深切的感傷還是來源于比較,當她面對年輕花朵的時候,感受到結(jié)結(jié)實實的痛苦?!八滩蛔吡艘谎埯惿膫?cè)影,可她太年輕,根本不懂得其中悲傷的含義,不懂得時光的殘酷,有多少東西都被它帶走了?美麗、歡樂、活力和愛的權(quán)利……淚水在她眼睛里匯聚起來?!盵32]隨顧慮伴生的恨意,使得人物即時立體起來。

      第三,釋然。小說不僅展現(xiàn)“釋然”的結(jié)果,而且跟蹤“釋然”的過程。如果說在《兩次相遇》里,“我”是出于本能,對畫中人經(jīng)璀璨滑落為頹敗而懊惱不已,夯實了被時間認定的今不如昔的結(jié)論。那么“我”在明晰自己悵然若失的心態(tài)后,依然畏葸不前,證明了“我”仍舊徘徊于追念和認可之間?!拔摇痹凇秹糁械南奶臁防?,不再回頭,放棄在某種程度上暴露出“我”的自私?!拔摇睂⑺Χㄓ谥粴w屬“我”個人的夢里,沒有顧忌“不再”可能施加于她,接續(xù)性的情緒施壓?!拔摇睙o法坦然在今昔之間置換她,繼而確定只記住夢中的她。有意味的是,張惠雯似乎為后續(xù)創(chuàng)作埋設(shè)伏筆。“在我眼里,她曾經(jīng)是個看不透的女人,但我慢慢了解到并沒有什么看不透的人,只要你真的去看。我想,無論多老,或者變成什么樣子,她身上那股孩子氣至少沒有完全消失。對我來說,這就像是一種永遠不會變質(zhì)的純真,是某種歲月無法奪走的東西?!盵33]故而在《昨天》里,“我”想通了。歌曲Yesterday引領(lǐng)“我”走進、目睹、體驗“她”有序的日常之后,“懷念她”的情結(jié)已解,小說給予新方案:“不必要苛求在‘她’的今昔之間建立密切關(guān)聯(lián),沉淀于心的美好不會因任何形式的干擾而發(fā)生改變?!盵34]

      對“對比”的處理,張惠雯運用“歸來”的路徑去實現(xiàn)。法國社會學(xué)家埃里蓬反思異類性個體與家族、社會、文化、政治之間矛盾的《回歸故里》,可為張惠雯筆下的“回歸”提供注解。

      “我可以重新找回這片‘自我的空間’,這個我曾極力逃離的地方:一片我曾刻意疏離的社會空間、一片在我成長過程中充當反面教材的精神空間,也是無論我如何反抗,依然構(gòu)成我精神內(nèi)核的家鄉(xiāng)。我回到家,看望母親。我開始與母親和解?;蚋鼫蚀_地說,與自己和解,與從前一直拒絕、抵制、否認的那部分自己和解?!盵35]

      此般精神修復(fù),在張惠雯的小說里,由愛情滑向親情,同時也完成“他國故事”向“中國故事”的自然過渡,“回歸”內(nèi)涵更為復(fù)雜和充實。清晰的“回歸”目的及結(jié)果為海外華文文學(xué)創(chuàng)作提供新經(jīng)驗,表達了“新移民”對離去/歸來的兩向適應(yīng)——他們對身份認同不再糾結(jié)。

      《暮色溫柔》《歡樂》《昨天》著陸于“我為什么來”的問題,主人公無一例外地皆有私人原因,歸來后的認同與接受佐證著埃里蓬的論點。以《暮色溫柔》為例?!拔摇笔鍤q時決然離家是因為“我不喜歡那種生活,但那只是原因之一。你不可能想想那樣枯悶的生活,因為你從小就生活在香港,你是個都市人,那種生活本身可能把你變成只會悶頭吃草的牛。家庭是另一個方面,問題是我的父親……到后來,他和我都無法再忍受對方,他要我們成為他那樣的男人。但我早就知道我不會是那樣的男人?!盵36]“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做好充分準備,意識到“我”可以釋懷、應(yīng)該諒解、能夠接受。麥克尤恩認為只有小說能呈現(xiàn)給我們流動在自我的隱秘內(nèi)心中的思維與情感,那種通過他人看世界的感覺?!拔摇睒O力擺脫的家鄉(xiāng),否定的血緣,始終潛伏于“我”心底,它就是隱身在暮色里的一種極安靜、溫柔的東西。

      “小說家是這樣一個人:在一個炎熱的夏日,在一節(jié)二等列車車廂內(nèi),他能夠信口說出一則故事,迷住所有的乘客?!盵37]小說家需要在限定時空內(nèi),展現(xiàn)優(yōu)秀的寫作能力,并對閱讀接受進行預(yù)判,這確實是很大的考驗。短篇寫作就有類似難度。張惠雯從不費心刻意經(jīng)營一則張揚矛盾性故事,卻用綿密的細節(jié)及節(jié)制的情感織就故事肌理。從容自然的語言表現(xiàn)力從小說開篇就奠定詩意,即刻集聚的情景感孵化沉浸式閱讀。

      張惠雯的所有短篇寫作,最核心的關(guān)注點是人的心靈。她探測人心的底線,由即時的、疏忽間的念頭與感受,生發(fā)出合情合理的選擇。我們無須將其作品細分出中國故事和他國故事,小說共性是重視人類精神世界的體積與心理世界的容量?!皠?chuàng)造中的心靈猶如行將燃盡的炭火,某股力量無形中升起,猶如一陣風,倏忽吹過,吹起短暫的點點星火。這股力量源于內(nèi)心,就猶如花開花落,色濃色褪。它何時光臨?何時又離去?本性中清醒的部分無可奉告?!盵38]如何去查實清醒的那部分呢?張惠雯建議創(chuàng)作者和閱讀者同樣懷有敏感、善意和溫柔的心靈,去關(guān)注與之息息相關(guān)的生活,智慧就有機會從真摯的體恤里瞬間綻放。

      [注釋]

      [1]張惠雯:《月圓之夜》,選自《一瞬的光線、色彩和陰影》,上海文藝出版社2015年版,第173頁。

      [2][38][英]彼得·巴里:《理論入門:文學(xué)與文化理論導(dǎo)論》,楊建國譯,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4年版,第20頁、第23頁。

      [3][37][美]喬治·斯坦納:《語言與沉默:論語言、文學(xué)與非人道》,李小均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23-324頁、第309頁。

      [4][13][15]張惠雯:《漣漪》,《野草》,2020年第5期。

      [5][34]戴瑤琴:《相比較于故事性經(jīng)營,〈昨天〉更在意抒情性表達》,《小說月報》公眾號,2020年5月18日。

      [6]張惠雯:《古柳官河》,選自《兩次相遇》,上海文藝出版社2013年版,第296頁。

      [7]張惠雯:《雪從南方來》,《人民文學(xué)》,2019年第4期。

      [8]張惠雯:《兩次相遇》,選自《兩次相遇》,上海文藝出版社2013年版,第268頁。

      [9]張惠雯:《良夜》,《湖南文學(xué)》,2020年第7期。

      [10]張惠雯:《我們埋葬了它》,選自《兩次相遇》,上海文藝出版社2013年版,第21頁。

      [11]張惠雯:《醉意》,選自《一瞬的光線、色彩和陰影》,上海文藝出版社2015年版,第177頁。

      [12] 張惠雯:《昨天》,《芙蓉》,2020年第3期。

      [14][美]威廉·??思{:《八月之光》,霍彥京譯,北方文藝出版社2016年版,第18-19頁。

      [16][29][法]熱拉爾·熱奈特:《敘事話語 新敘事話語》,王文融譯,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0年版,第227頁、第228頁。所謂“外述型敘事者并不參與到他所敘說的故事中去,內(nèi)述型敘事者則參與到所敘說的故事中,是其中的一個人物。第一人稱敘事者既可以是外述型,也可以是內(nèi)述型,因為他們也可以說別人的故事,而不是自己的?!?/p>

      [17][20][22][28]張惠雯:《二人世界》,《收獲》,2019年第2期。

      [18][25][26][27]張惠雯:《沉默的母親》,《江南》,2018年第5期。

      [19]張惠雯:《感情生活》,《香港文學(xué)》,2018年第10期。

      [21][美]羅杰·伊伯特:《偉大的電影1》,殷宴、周博群譯,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2年版,第417頁。

      [23][24]張惠雯:《飛鳥和池魚》,《江南》,2020年第2期。

      [30][31][32]張惠雯:《歲暮》,選自《一瞬的光線、色彩和陰影》,上海文藝出版社2015年版,第227頁、第226頁、第244頁。

      [33]張惠雯:《夢中的夏天》,選自《在南方》,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8年版,第236頁。

      [35][法]迪迪?!ぐ@锱睿骸痘貧w故里》,王獻譯,上海文化出版社2020年版,第2頁。

      [36]張惠雯:《暮色溫柔》,選自《在南方》,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8年版,第163頁。

      本文為遼寧省社科基金“臺港暨海外‘70后’華人作家小說中‘中國故事’書寫研究”(L17BZW010)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大連理工大學(xué)中文系

      猜你喜歡
      感官小說心理
      看見具體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shè)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感受
      娃娃畫報(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感官訓(xùn)練紙模
      感官并用,形象飽滿
      感官訓(xùn)練紙膜
      讓心理描寫點亮全篇
      鸡西市| 通化市| 宁波市| 清河县| 蓬安县| 苏尼特右旗| 万州区| 察哈| 虹口区| 措美县| 兴宁市| 平潭县| 澄城县| 屏南县| 阜平县| 庆阳市| 长沙市| 吉林省| 江城| 孟州市| 察雅县| 抚顺市| 广东省| 永宁县| 进贤县| 新宁县| 冕宁县| 徐水县| 惠水县| 西宁市| 深泽县| 阿尔山市| 桐柏县| 永兴县| 古蔺县| 浦县| 阳山县| 武穴市| 阳江市| 五指山市| 陆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