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汾
摘要:本文以武漢某臨近售樓部基坑為例,結合Midas-GTX-NX軟件建立二維及三維模型模擬基坑開挖工序,分析開挖過程基坑周邊土體及臨近售樓部沉降變形規(guī)律。結果表明:(1)基坑開挖會使坑外地面發(fā)生沉降,最大沉降不在坑邊,而是距離坑邊約8m售樓部處。(2)基坑開挖引起地面沉降曲線呈現(xiàn)“漏斗狀”。(3)對比二維建模,三維建模得到的沉降值較小,即表明基坑開挖支護體系對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存在三維空間效應。
關鍵詞:深基坑;Midas-GTX-NX;數(shù)值模擬
近年來,由于受開發(fā)商的開發(fā)進度的影響,售樓部的建設往往先于基坑開挖,且售樓部距離基坑距離最近。故對售樓部進行的變形控制影響分析意義重大。
1 工程概況
該基坑開挖周長90m,長78m,寬28m,挖深11m。支護形式為支護樁+內支撐,樁長17m~24m。距離基坑北側約8m處為售樓部,平面尺寸長52m,寬5m~40m,高3m,天然基礎。場地內土層:2m厚雜填土,γ=19KN/m3,ES=3.0MPa,c=10KPa,φ=18.0,μ=0.38;7m厚粉質黏土,γ=18.4KN/m3,ES=4.5MPa,c=14KPa,φ=12.0,μ=0.35;13m厚粉質黏土夾粉土粉砂,γ=18.5KN/m3,ES=5.4MPa,c=15KPa,φ=7.8,μ=0.30;15m厚粉砂,γ=19KN/m3,ES=19.0MPa,c=0KPa,φ=34.5,μ=0.28。
2 模型建立
二維建模:土體及售樓部采用2D平面應變單元;三維建模:土體及售樓部采用三維實體單元。土體采用摩爾庫倫本構,售樓部采用彈性本構;支護樁采用植入式桁架;冠梁、支撐采用梁單元。
模擬基坑工序:施工支護和立柱樁,開挖第一層土施工冠梁和支撐,開挖至負一層和負二層。
3 結果分析
基坑開挖對售樓部影響隨挖深增加而增大,故取最后一步工序分析。
二維建模售樓部兩側位移為6.7mm、1.2mm,三維建模售樓部兩側位移為1.6mm、0.1mm,易知沉降差滿足規(guī)范要求。
從兩種建模提取結果可以看出:基坑外地表沉降的趨勢是一致的:遠離基坑方向,沉降位移先變大,后變小,均體現(xiàn)為“漏斗狀”的沉降曲線;相比二維模擬,三維模擬得到的沉降值較小。
4 結論
(1)基坑開挖會使坑外地面發(fā)生沉降,最大沉降不在坑邊,而是距離坑邊約8m售樓部處。
(2)基坑開挖引起地面沉降曲線呈現(xiàn)“漏斗狀”。基坑邊至售樓部處沉降一直增大,售樓部處達到最大值,然后遠離基坑方向一直減小。
(3)對比二維建模,三維建模得到的沉降值較小,即表明基坑開挖支護體系對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存在三維空間效應。
(4)結合數(shù)值模擬計算,對比現(xiàn)場實際監(jiān)測情況,數(shù)值模擬能有效反應各個施工階段的沉降變形規(guī)律,對施工有一定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