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林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重要階段,注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提升,已經上升成為國家的重要戰(zhàn)略發(fā)展目標,培養(yǎng)小學生的全面能力,包括文化教育以及體育教育兩個方面。本文針對小學生體育參加不足的問題進行分析,基于“引導生成”理念,探索小學體育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在現(xiàn)代小學教育體系中,體育教學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對于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為學生打造良好的體育環(huán)境。小學生的體育素質培養(yǎng)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
1 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我國長期以來受到應試教育影響,很多學生以及教師對于體育課程關注度不夠,因此也缺乏現(xiàn)代化的教學創(chuàng)新,尤其在小學期間,往往設置了一般性的體育項目和選修課程,只要超過標準線即為合格,既沒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習慣,也沒能讓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另外當前很多小學體育設施簡陋,體育空間不足,學生們對體育運動也持有懷疑態(tài)度,甚至對體育學習產生了倦怠感,能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師必須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基于學生的興趣點進行課程開發(fā),注重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健康運動有重新的認識,同時將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貫徹整個小學期間,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習慣,促進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
2 基于“引導生成”的小學體育發(fā)展方向
首先,在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教育模式中,很多教師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而基于“引導生成”的教學方式能夠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較為貼合,對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積極意義,同時體育鍛煉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增強體質而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以健康為指導方向,讓體育融入學生生活。其次,貼近生活的體育教學可以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對于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具有促進作用,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下,學生也更愿意與教師進行體育互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進行教學方案調整,對于優(yōu)化教學策略,促進體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3 基于“引導生成”的小學體育創(chuàng)新策略
3.1 凸顯人性化的教學理念
當前小學體育教學需要更加注重人性化的教學理念推行,樹立好健康的體育鍛煉方針,并將人性化教學方針與文化相結合,凸顯生命的重要性,讓體育重歸生活本身。傳統(tǒng)教學當中,教師往往以自身的思想意識為轉移,將一些體育理論與體育技巧強加給學生,忽略了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同時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身體素質和體育能力,教師繼續(xù)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樹立新的認知,杜絕絕對服從的管理模式,將“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轉變?yōu)椤皩W生們想學什么,教師就教什么”的新認知。建議教師從學生的生活日常進行課程開發(fā),讓體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3.2 強調體育教學內容生活化
首先,小學體育教師編寫體育教學方案時,要注重終生鍛煉終身受用的原則,教學內容要與當前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匹配,盡量選用較為簡單的器械或場地,同時也可以結合當前社區(qū)中的體育器材進行體育內容拓展。其次,體育教學內容要與學生自身相銜接,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可以降低難度,讓學生進行自我適應,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這對學生今后的生活也有較大幫助。最后,教師也應該注重特色體育課程的開發(fā)。
3.3 注重教學評價的多元化發(fā)展
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教學形式當中,教師更加注重學生能夠完成所設定的達標標準,但是卻忽略了學生的體育動機,因此建議相關教師注重教學評價的多元化發(fā)展,切實收集相關學生的運動信息以及數(shù)據,杜絕一刀切式的評判標準,而是以客觀的數(shù)據對學生的進步進行打分。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運動基礎以及運動能力,為學生建立基礎性檔案,每個檔案中都記錄學生的成長過程,并不一味強調必須突破運動標準線,而是要讓學生不斷的突破自我。其次,在生活化的體育鍛煉中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未來的社會發(fā)展必定需求更加多元化的人才,因此構建科學合理的團隊,體育精神對于學生未來具有更大幫助,讓學生感受到團隊協(xié)作的力量。
3.4 構建全面化的體育教育體系
要想提高小學的體質,并且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必須為學生構建健康且完善的體育文化氛圍,激發(fā)小學的體育熱情,并改變之前的教育路徑,通過學校、家庭及社會三方面的支持,以達到教學環(huán)境重構目的。首先政府層面應該制定相關的教育制度及教學標準,強化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并防止其他課程侵占體育課時,注重體育教學在學校中的地位。其次,教育工作者要通過多方面角度對家長進行提交學重要性宣講,改變家長的傳統(tǒng)認知,要讓家庭教育輔助學校教育,提高學生的體育參與熱情。最后要在社會層面進行正確的教育輿論導向,同時發(fā)揮體育宣傳作用,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的體育氛圍。
4 結語
綜上所述,要注重小學生的體質及體能教育提升,相關部門應該有針對性的分析小學生體育參與不足的問題源頭,強化“引導生成”的教育理念,讓體育教學重回正軌,也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體育學習環(huán)境。
(作者單位:南京市南化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