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鑫
摘要:我出生于濱州市惠民縣辛店鎮(zhèn)福岳村,我所在村的人們都姓岳。說到我們家族的歷史,人們個個感到自豪,因為我們有一個聞名華夏的祖先——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岳氏家族發(fā)展至今,已有一套完善的家規(guī)祖訓。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孩子們健康成長,而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和睦、孝道的家庭里,從小聆聽著祖輩們對岳氏家族的家訓箴言,領(lǐng)會著岳氏家族一脈相承的家風慢慢長大。
關(guān)鍵詞:家風;家教;家訓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從孩提時,幼稚的心靈里,耳聞最多的是全村人夸贊父母如何熱心幫助他人,尤其是母親是如何孝敬我的奶奶爺爺。清末民國年間,我的奶奶是“童養(yǎng)媳”,嫁給爺爺時,爺爺才9歲。我的印象里奶奶心靈手巧,織布、刺繡等活做的那叫一個板正。奶奶非常勤勞,但是她的腳非常小,和我的巴掌那么大小,聽爺爺說那叫“三寸金蓮”,走路及不方便,我的母親就用小推車推著奶奶去趕集。后來我的奶奶因為腦血栓癱瘓在床,爺爺那時還在醫(yī)院上班,爸爸也在外地教書,對奶奶的照料的重擔就落在了在幼兒園上班的我母親身上。那時沒有洗衣機,我的奶奶有時大小便失禁,我的母親用手給奶奶洗衣服和尿布。夏天還好說,而冬天冰涼的水,把母親的手上凍得全是口子,至今仍有疤痕。而我的母親怕奶奶一人在家悶壞,用木推車左邊推著奶奶右邊推著我,一起去幼兒園,這在當時是我們村里的一大風景。奶奶和爺爺都是在我母親的細心照料下安詳離世的。在我們家婆媳、兄妹和睦相處,連臉都沒紅過,更不用說吵架了,所以我們家連續(xù)多年被縣里評為“五好模范家庭”,母親被縣政府、縣婦聯(lián)授為“全縣好媳婦”,村里人說這是“實至名歸”。從父母孝順老人的事跡中,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懂得感恩,慢慢根植于我的內(nèi)心。
我的爺爺對我們這些子孫輩的嚴厲教育,更是讓我記憶深刻。爺爺是從封建社會走出來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中醫(yī),他用培訓一名中醫(yī)的標準對我和弟弟進行啟蒙教育。每天早上天剛蒙蒙亮,爺爺就會叫起我和弟弟來,必背一遍岳氏族訓,選背《三字經(jīng)》或《弟子規(guī)》或《論語》,甚至讓我們記《黃帝內(nèi)經(jīng)》及一些中藥配伍,如果背不過,沒有飯吃還會品嘗戒尺感覺。爺爺還制定了許多嚴格的規(guī)矩,比如過年時要說吉祥的話,平時見人要打招呼,別人說話時不能插嘴,讀書寫字要挺胸收腹,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飯時不要掉在桌子上米粒,要細嚼慢咽等等……現(xiàn)在回想起來,爺爺?shù)囊?guī)矩就是我們家的“家規(guī)”、“家教”。這一連串的規(guī)矩,耳濡目染,深深的刻在我的記憶中,無形中伴隨了我一輩子。
這里我不得不說說我的父親,父親的口頭語是:“不管干什么,要干一行,愛一行,干就干好,干精?!笔聦嵣希赣H他一直在踐行他這句話。他一生坎坷,但他始終奮發(fā)圖強,積極向上。他在高中時因為文革,沒能參加高考。成績優(yōu)異的他被學校留下代課,他鉆研教學,所教班級高考成績名列前茅。后來鄉(xiāng)鎮(zhèn)醫(yī)院缺少會計,醫(yī)院的領(lǐng)導相中我的父親在數(shù)學上的造詣,于是把我父親要去在醫(yī)院當會計,父親一干就是八、九年,對工作的一絲不茍的,讓同事們佩服。后來趕上國家好政策,父親在醫(yī)院轉(zhuǎn)為正式人員。因為工作上的精益求精,再加上機緣巧合,父親又調(diào)入政府成了一名基層的干部,父親依然是兢兢業(yè)業(yè),把工作干好干精。但是父親一有時間就對我們姐弟倆進行教育。尤其是每每外出上學、工作,父親就會給我們寫信,還在我的日記本上寫下父訓:學習上要向高處看齊,生活上要向低處看齊,團結(jié)同學,在外和人相處要誠實,不要怕吃虧,聽老師話等,父親的諄諄告誡,字字珠璣,語重心長,對我和弟弟后來的職業(yè)發(fā)展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
后來,我離家上學,成家,立業(yè),生子,我家的家風好似無形的內(nèi)在力量,形成了我的人生觀,世界觀,影響著我走向社會,終身受益,其價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我現(xiàn)已為人之母,有了自己的家庭,我義無反顧地踐行我們家優(yōu)良的家風,使之延續(xù)下去,在子女身上體現(xiàn)。首先我率先垂范,用自己實際行動孝敬老人,營造和睦家庭的氛圍,無言的身教潛移默化的影響兒子,使他懂得感恩,學會感恩,做到感恩。結(jié)婚十幾年來,我始終把老人放在和孩子一樣的位置上,把老人的冷暖溫熱放在心上,時刻牽掛著他們。記得2005年春,我公公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而住院,當時因為沒有查清病因,公公的思想壓力很大,我跑前忙后,送飯洗衣。在積極治療的同時,在心理上給公公安慰,在我的悉心照料下,公公的病很快就康復了。記得當時接公公出院時,他和婆婆高興的只抹眼,他們逢人就說:“我們有個好兒媳!”父母在過去家庭經(jīng)濟拮據(jù)的情況下,讓我們讀書學習,現(xiàn)在的我更注重兒子的讀書教育。因此我教育兒子學無止境,自強不息,克勤克儉,勤奮立業(yè),盡職敬事,本分做人,誠信待人等的優(yōu)良家風傳承下去,因此現(xiàn)在他在自己的崗位上也很出色。
代代相傳的不僅是家產(chǎn),家業(yè),更應(yīng)該是家庭中的內(nèi)涵和精神。我感恩我的家庭,是家庭良好的氛圍,教會我誠信做事,本分做人,仁慈寬厚,勤儉節(jié)約,努力學習,敬業(yè)樂群。我要牢記先祖教誨,常懷感恩之心,忠于國家,友于兄弟,睦于家族,篤于分梓,踐行“孝”“儉”“勤”“誠”之家風。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責任,讓岳氏優(yōu)良傳統(tǒng)家風薪火相傳,發(fā)揚光大?。?!
參考文獻
[1]何生如.我家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J].兵團工運,2018,000(012):52.
[1]周祖惠.說說我家的家風家訓那些事[J].中國社會工作,2016(8):55-55.
濱州市惠民縣實驗中學 2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