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玉潔
摘要: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有效渠道。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已經(jīng)成為初中階段的重要內(nèi)容。設計有效活動,讓道德與法治課堂更加有效,是每位教師的理想。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活動環(huán)境,讓學生自主參與活動,從而提升其思想道德品質(zhì)。
關鍵詞:活動教學;初中道德與法治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新課程改革視閾下的初中教育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能力,旨在于提高他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進而使之建立終身學習意識。基于此,教師應把課堂構(gòu)建為學生發(fā)散思維、溝通交流、實踐體驗的場所,要充分挖掘提煉各門學科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在教學過程中大膽創(chuàng)新,不斷靈活教育方式,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教育技術設備優(yōu)勢,用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形式把知識講得通俗易懂,使學生入腦入心,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傳導主流意識形態(tài),引導學生的人生航向,培植學生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價值追求。教師則以引導者的身份,啟發(fā)學生產(chǎn)生質(zhì)疑并通過探究分析解決問題,促使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形成探究精神、端正學習態(tài)度、掌握學習方法,進而提高學習的實效性。教學活動內(nèi)容多元多樣,形式靈活多變,且其所具備的實踐性特點能夠培養(yǎng)學生提取、處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將其運用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他們在增強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學習效率與質(zhì)量,更好地完成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目標。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現(xiàn)狀
1、教學觀念落后
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后,師生關系仍處于不和諧的氛圍中。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仍然持有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認為教師的地位應當高于學生,這就使得學生害怕老師,不敢向老師請教,也不敢表達想法和解題思路,不利于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最終影響自身的學業(yè)。
2、教學方式落后
教師缺乏先進的教學方式,仍然把黑板和粉筆作為教學的主體,而不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時,只是一味地唱獨角戲,無法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jié)合,呈現(xiàn)的是老師認真講課、學生收獲甚少的結(jié)果。
二、活動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應用
1、篩選活動主題,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首先,教師要深度發(fā)掘教材內(nèi)容,找到生本思維接軌點,以此展開實踐活動設計考量。其次,教師要深入學生之中,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向等有到位了解,在掌握學情的基礎上展開教學布設,提升實踐活動的可行性。第三,教師在設計教學實踐活動時,還需要考慮活動實施的客觀條件,以便確定活動主題。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做更好的自己》時,教師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實際,為學生布設了“主動改正自己的缺點”主題活動: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每一個成員都要進行自我解剖,亮出自己的缺點,并展示改正計劃,征詢大家的意見,最終形成行動方案。學生聽說要主動介紹自己的缺點,大多有些難為情。教師給出具體提示:小組組長帶頭解剖自我,給大家做出榜樣。在設計改正計劃時,可以從這幾個角度展開考量:從最容易改正的地方做起、肯定自我改正的表現(xiàn)、請他人監(jiān)督、在公共場合做出承諾、運用成功經(jīng)驗激勵自己。學生根據(jù)教師引導展開行動,各個小組都能夠有條不紊地展開操作?;顒咏Y(jié)束后,教師讓小組組長具體介紹成員的表現(xiàn),并對活動進行綜合評價。教師為學生準備了自我揭短的活動,深深觸動了學生的心靈。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留下了深刻記憶,為自我矯正奠定了堅實基礎。從學生在活動中的具體表現(xiàn)可以看出,學生都有主動糾正自我的決心和意志。
2、分組討論活動主題,提升活動的實效性
初中生處于青春期,較為叛逆,因而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想法,避免強制要求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每次活動都應有明確的主題和目標,教師可以設計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對活動主題進行思考,討論活動的意義和價值,從而更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當學生在討論中表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時,教師要尊重學生,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創(chuàng)新;而當學生出現(xiàn)不良的價值觀念時,教師要及時糾正,避免學生因為一些負面情緒而產(chǎn)生錯誤觀點。例如,在教學“服務社會”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通過交流選定活動主題,明確開展活動的意義和價值。在活動開始前,教師可以以問題的形式向?qū)W生滲透活動理念:“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走出校園,服務社會。我想問大家,怎樣服務社會呢?你覺得服務社會有什么意義和價值呢?我們有必要這么做嗎?”學生開始討論起來,通過交流,明確了服務社會的思想核心,也懂得了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責任,更加明白了服務社會需要做哪些具體的事情。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帶著明確的目標和積極的情感參與活動。分組討論問題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常用的教學方式之一。在組織活動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研究活動主題的意義和價值,探究活動的本質(zhì),從而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養(yǎng)。
3、積極感悟活動意義,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品質(zhì)
每次活動結(jié)束后,教師都要組織學生總結(jié)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獲,從而使學生升華自身情感,培養(yǎng)優(yōu)秀品質(zhì)。初中生對實踐活動已經(jīng)形成了有個性的解讀和深入的評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情感滲透。反思的作用十分重要,因而教師應引導學生重新審視自己參與活動的過程,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想品質(zhì)。例如,在教學“誠實守信”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今天,我們要進行講故事比賽,大家分組,講一講自己了解的關于誠信的故事,看哪個小組講得多。”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誠信的價值。通過閱讀各種資料,學生懂得了高尚品質(zhì)對人的影響。在活動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悟:“大家來反思一下,在剛才的活動中,自己有哪些不足之處,你學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以后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在反思后,每一個人都要寫出自己的人生格言?!边@樣一來,活動便有了新的意義和價值。感悟和反思的過程是學生思想升華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重新構(gòu)建活動,從自己的行動和語言表達中切實體會情感的變化,以獲得內(nèi)心的豐盈。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促使學生建立正確人生價值觀的主要途徑,在素質(zhì)教育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切實需要教師更新教學理念,運用更能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教學方式展開高效教學?;顒咏虒W法的應用打破了原有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讓學生真正的融入到了教學中,并且對教學效果起到了提升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郭然.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道德與法治》活動型學科課程實施研究[D].揚州大學,2018.
[2]丁紫俊.初中《道德與法治》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整合研究[D].揚州大學,2018.
[3]董甜甜.活動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鞍山師范學院,2018.
云南省富寧縣新華機車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