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摘要】目的:分析心電圖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療效果及預后評估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 2018年9月 ~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72?例,分為對照組 36?例基礎藥物治療,觀察組 36?例為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心電圖治療,對比患者治療效果和預后評 估價值。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 0.05);觀察組患者病死率低于對照組,差異較大(X2=4.206, P?< 0.05)。結(jié)論: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電圖輔助藥物治療時不僅可提升患者治療效果,也可改善預后狀況。
【關鍵詞】心電圖;慢性心力衰竭;預后評估
【中圖分類號】R541.6;R540.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230
慢性心力衰竭為心臟結(jié)構(gòu)、功能改變所引發(fā)的心室充盈、泵血能力受損綜合征,不僅可使得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也會出現(xiàn)體液潴留,隨著病情持續(xù)惡化,甚至會引發(fā)死亡。盡早選擇有效治療方式便十分重要,臨床常用藥物為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利尿劑或者 β?受體阻滯劑,有學者提出,患者疾病治療過程中輔助以心電圖監(jiān)測時可有效評估患者心臟功能,進而調(diào)整用藥劑量,提升治療效果,評估患者預后狀況 [1]?,F(xiàn)選取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對比不同治療方式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8?年 9?月 ~2020?年 1?月我院收治的 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對照組 36?例,男 20?例,女 16?例,年齡 54~78?歲,平均年齡(62.34±1.54)歲,心功能分級:Ⅰ 級 6?例、Ⅱ 級 8?例、Ⅲ 級 12?例、Ⅳ級 10?例;觀察組 36?例,男 19?例,女 17?例,年齡 55~79?歲,平均年齡(62.45±1.67)歲,心功能分級:Ⅰ級 5?例、Ⅱ級 9?例、Ⅲ級 13?例、Ⅳ級?9?例,基礎信息差異小 P > 0.05。
1.2 方法
對照組為常規(guī)治療。針對患者具體癥狀,為患者進行吸氧治療,同時也采用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片(北京萬生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74021)1?片 /?次,1?次 /d?;依那普利(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江蘇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32026567)10mg/?次,1?次 /d?;阿托伐他汀鈣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51407)10mg/?次,1?次 /d。治療時間 6?個月,叮囑患者治療時多休息,嚴格限制鹽分攝入。治療時間為 6 個月。
觀察組為對照組基礎上輔助以心電圖治療。患者入院之后即需進行心電檢查,主要為日本光電生產(chǎn)的 ECG-1150,檢測患者心率和心律失常發(fā)作頻率,認真記錄患者 ST-T?段改變用藥劑量,每個 1?個月為患者進行心電檢查一次。治療時間為 6?個月。
1.3 觀察指標
(1)對比患者治療效果。顯效:患者治療后呼吸困難和乏力癥狀消失, 患者內(nèi)皮依賴收縮因子水平改善 80% 之上;有效:患者治療后乏力和呼吸困有明顯建琴,且內(nèi)皮依賴收縮因子水平改善 50%~80% ;無效:患者癥狀并無顯著改善。(2)患者預后效果。主要對比患者治療后 1?年后病死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2?結(jié)果
2.1?患者治療總有效率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 0.05)。
2.2?對比病死率
對照組:7?例 19.44%、觀察組:1?例 2.78%。
觀察組患者病死率低于對照組,差異較大(x2=4.206,P?< 0.05)。
3?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為心臟結(jié)構(gòu)、功能變化所引發(fā)的疾病,可直接降低患者心室射血分數(shù),也為心血管疾病發(fā)展至最后階段的狀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依據(jù)心衰位置不同劃分為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患者臨床主要病理改變?yōu)榉嗡[和肺循環(huán)淤血;臨床癥狀為,呼吸困難和乏力等問題,現(xiàn)階段以藥物治療為主 [2]。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片以及阿托伐他汀鈣片等藥物,均可有效緩解患者心衰,幫助患者恢復心功能。為確保用藥劑量符合患者病癥,聯(lián)合心電圖進行治療 [3]。采用心電圖檢查時 ST-T 段和 QRS?波檢測可有效確定患者心肌損害、左心室肥厚和心律失常, 同時也可檢測患者心臟同步性 [4-5]。當監(jiān)測患者心臟功能時可通過控制用藥劑量調(diào)節(jié)血管內(nèi)皮收縮因子,進而起到舒張和收縮血管。對比本次研究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主要原因為采用心電圖監(jiān)測時可有效計算患者心功能指標變化,同時評定患者心衰治療效果,進而為用藥劑量提供重要依據(jù)。對于疾病惡化患者可及時調(diào)整用藥劑量或更改治療方式,因此可幫助患者更好恢復心功能, 緩解心衰惡化趨勢,提升治療總有效率。對比患者預后效果時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治療后 1?年死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0.05。此種情況主要原因為,多數(shù)患者死亡原因為突發(fā)房顫、頻發(fā)房早等各種問題,出現(xiàn)問題后用藥劑量并未及時調(diào)整,因此引發(fā)死亡。但觀察組患者各種問題均得到控制,因此死亡率更低。
綜上所述,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心電圖基礎上用藥治療時可有效提升患者總有效率,降低死亡率。
參考文獻:
[1]?李陽. 心電圖 QRS?波時限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及預后的相關性分析 [J].?中國醫(yī)師雜志 , 2020, 22(11):1749-1752.
[2]?楊珩欽 . 24h?動態(tài)心電圖和超聲特征對慢性左心衰治療療效評價及預后預測價值研究 [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 2018, 015(001):14-17.
[3]?顧明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電圖 QRS?波時限與預后的關系 [J]. 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 , 2020, 026(003):47-49.
[4]?許曉華 , 季春影 , 劉鳳岐 , 等 . 心電圖對慢性心力衰竭治療的療效及預后的評估 [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 , 2018,10(10):1266-1268.
[5]?屈晨 . 心電圖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療效果及預后評估中的應用價值 [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 , 2019,25(20):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