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亞敏,秦鈺超,彭爾瑞,范春梅
(云南家業(yè)大學水利學院,云南昆明 650201)
山區(qū)、半山區(qū)在荒山禿嶺、山坡植被破壞地區(qū),暴雨以后徑流很快大量集中,造成山坡沖刷、水土流失,造成嚴重危害。治理山洪必須從分析形成山洪的原因著手,因地制宜進行整治,多年治理實踐證明,采取綜合治理措施,效果明顯。綜合治理措施是以植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結合的方法,即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植物措施主要是植樹造林和合理耕種以延緩徑流和分散徑流的集中,減少雨水對土壤的侵蝕;工程措施主要是進行溝頭防護,修筑谷坊、塘壩、跌水、排洪渠道和堤防等構筑物治理山洪溝,免除山洪對下游的災害[1]。目前對溶洞的發(fā)育、地質構造、裂隙地下水等研究較多,但對斷尾溝尾部落水洞的過流能力及防污措施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以丘北縣平坦“斷尾”山洪溝為例,重點分析研究“斷尾”山洪溝落水洞的攔污措施。
平坦山洪溝位于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東經103°34′-104°45′、北緯23°45′-24°28′之間。平坦河總長約19.8km,流域面積75.4 km2,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清水江一級支流鳳尾河的左岸支流,發(fā)源于丘北縣雙龍營鎮(zhèn)雄山村民委員會大麻塘村,流經丘北縣云龍、普格、栗松、戈衣、納塞、綠灣、瓦窯、平坦,在平坦進入落水洞群,經長馬山約3km后出露,匯入鳳尾河。由于水量進入落水洞群,平坦河在平坦壩子形成斷尾溝。
沿河灌溉面積5 200畝,保護人口2 115人。河床較平緩,淤積嚴重,水災頻繁。河床坡降29.9‰。
目前平坦山洪溝兩岸基本為土堤,起到了一定的防護作用,但河堤不同程度存在低矮、殘破、單薄等情況,特別是汛期經常漫堤、決堤,造成兩岸洪澇災害,主要問題有:
(1)多年失修,河道整治投入不足,未能完全形成有效、完善的防洪體系;
(2)落水洞沒有完全連通,是造成行洪不暢導致成災的重要原因;
(3)沿河兩岸堤防、堤身均不滿足行洪要求,河堤雖經多年沖刷拉槽擴寬,但部分河道行洪斷面仍不足,嚴重阻水;
(4)堤腳因河洪水沖刷導致淘腳嚴重;
(5)河道沿岸出現多處河岸滑坡,嚴重影響行洪時的堤防安全;
(6)兩岸村民防洪減災意識薄弱,部分居民在河堤上種地、建房侵占河道,沿河傾倒垃圾等,這些因素影響山洪溝的泄洪能力。
(1)落水洞的分布及特性
平坦山洪溝末端無天然泄洪通道,落水洞為平坦山洪溝主要泄洪通道。
平坦山洪溝工程區(qū)末端(K6+590-K7+981)喀斯特地貌發(fā)育,沿線有7個大小不同的落水洞,其中K7+981處是7號落水洞起點,K8+221是7號落水洞終點,7號大落洞存在不同程度塌陷和較大淤積阻塞;K7+445-K7+981處無天然溝道;現狀落洞及現有溝道淤積嚴重。各落水洞的位置分布、形狀大小、特性見表1。
表1 各落水洞特性表
(2)落水洞的特點
落水洞作為巖溶垂直發(fā)育階段的產物,是巖溶含水介質內主要的集水區(qū)域和過流通道[2-3]。其在形成的初始階段,侵蝕作用以沿垂直裂隙的溶蝕為主。當孔洞擴大以后,補給強度很大時,大量地表水流集中匯入落水洞,水流所攜帶的大量泥沙石礫不斷對洞壁四周進行磨蝕,同時還會伴隨著巖體的崩塌,使落水洞迅速擴大[4]。相比落水洞的擴大速度,巖溶裂隙和地下河因受地下水流的溶蝕所引起的尺寸改變可忽略。落水洞除起著匯水和輸水作用外,在補給強度很大的情況下,落水洞內很可能來不及消水,水位壅高[5],這時落水洞還起著儲水作用。丘北縣平坦“斷尾”山洪溝,由于末端落水洞排泄洪水有限、淤積物堵塞、里程7+445-7+981(536m)段,現狀無天然溝槽,所以導致平坦山洪溝經常出現洪澇災害。通過實地現場查勘及走訪,發(fā)現在汛期(2年一遇洪水),高程1 343.50以下的耕地均會被淹沒,淹沒范圍為271畝,水深在0.2-1.22m之間;歷史上(10年一遇洪水),最大淹沒范圍達到393畝,淹沒高程為1 345.50m,比瓦窯村最低居民房(1 344.05m)高出1.45m,淹沒水深在0.58-3.22m之間。
(1)落水洞的過流能力估算
結合實地調查,當設計斷面發(fā)生常遇洪水時,落洞泄洪正常,不會造成治理溝道末端的封閉區(qū)域發(fā)生淹水現象,根據推求的設計洪峰流量成果,當發(fā)生2年一遇洪水時,即常遇洪水,6+628.3斷面洪峰流量23.6m3/s,洪水經落洞完全排出,因此1-6號落水洞之間的落水能力為23.6m3/s。但6個落水洞的周長、平均直徑、平均水深、平均深度大小不等,因此其泄流能力也不可能相等。以1-6號落水洞的泄流能力為23.6m3/s為依據,運用熵權法分析各落水洞的泄洪能力流量Q見表2。
表2 各落水洞流量計算表(單位m3/s)
(2)年各斷面洪水洪峰流量
平坦山洪溝無實測水文資料,平坦山洪溝水文計算運用“地區(qū)綜合法”和“實地洪水調查法”推求不同頻率的洪峰流量。將以上兩種方法計算得到的各控制斷面P=10%設計洪水進行合理性分析。地區(qū)綜合法設計洪水與實地調查法設計洪水兩者相差1.89%-10.2%。
實地調查法根據對治理河道實地查勘測量結果,以常遇洪水計算作為基礎,結合歷史調查洪水,分析出治理溝段各控制斷面設計洪水成果,雖然存在一定的誤差,但比較符合實際,尤其針對無實測資料地區(qū),其成果更符合流域實際情況,因此,將實地調查法計算成果作為本階段設計洪水成果。
(3)治理后1-7號落水洞的相關參數
山洪溝治理后各落水洞的相關參數見表4。
表3 治理段設計洪峰流量成果表(實地調查法)
表4 山洪溝治理后各落水洞參數
(1)攔污柵設置位置
攔污柵設置在引水道進口處,主要用于攔阻水流夾帶的污物[2],如水草、樹枝、枯葉子、木塊、垃圾、死畜等進入河道,以保護下游的構筑和建筑物不受損害,正常運行。由于平坦山洪溝的攔污柵是落水洞前攔污,無規(guī)范和相關資料,參照水電站攔污柵設置。攔污柵通常是傾斜放置,其優(yōu)點是過水面積大,易于清污,而水電站壩式進水口的攔污柵多呈垂直布置[3]。平坦斷尾山洪溝的攔污柵采用垂直布置,設置在落水洞前,防止污物進入落水洞,影響落水洞行洪。
(2)攔污柵的構造
攔污柵的柵條寬度和厚度由強度計算確定[3]。攔污柵的構造是由直立的柵條連接而成的柵面,柵面四周鑲有角鋼或槽鋼,柵條的連接有螺栓聯接和焊接兩種,柵片無支承,長度不應超過厚度的70倍,柵條的間距一般75-200mm[4],每塊柵面寬度不超過2.5m,高度不超過4m[3]。平坦斷尾山洪溝的攔污柵柵條之間的間距為100mm;由于柵條截面形狀為圓形的攔污柵水頭損失最小,柵后形成的流速梯度較小,沿著水流流向水流過渡最平緩[5],因此,平坦山洪溝落水洞攔污柵柵條截面形狀為圓形,采用Φ25-32的鋼筋做柵條;柵條與四周角鋼框連接采用焊接,角鋼尺寸80mm×80mm×10mm,平坦斷尾山洪溝攔污柵高度小于5m,采用人工清污。構造見圖1。
圖1 攔污柵構造圖
(3)各落水洞攔污柵柵面尺度的確定
根據實際情況及攔污柵結構計算確定各落水洞攔污柵柵面尺寸,相關參數見表5;當過柵流速為1.0m/s時,各落水洞攔污柵凈過水斷面面積見表5。
從表4、表5可看出,攔污柵總寬與落水洞平均直徑的比值分別為:0.400-0.591,因此落水洞設置攔污柵時,其設計寬度應小于0.6倍落水洞平均直徑。
表5 攔污柵特性表
(1)攔污柵的結構荷載
攔污柵柵條的上下兩端支承在橫梁上,柵條可視為簡支梁,設計荷載決定后不難算出所需要的柵條面積,柵條的荷載傳給橫梁,橫梁受均布荷載。根據橫梁、支柱、壩體等構件的相互支承關系,選擇合理的方法計算內力,進行結構計算[6];結構計算時,攔污柵上的荷載,除自重外,還應包括堵塞情況下的柵前柵后的水位差,一般可取2-4m的均勻水壓力[7],此次計算取4m。
(2)攔污柵柵條穩(wěn)定計算
對于長方形的截面的柵條,當驗算其整體穩(wěn)定性時,其臨界荷載分別按照(1)-(2)計算[6],計算結果見表6。
表6 攔污柵柵條穩(wěn)定計算表
式中PL--柵條整體穩(wěn)定的臨界荷載
PL≥kql(2)
q--柵條單位長度上的荷載,N/mm;
l--柵條的跨度,mm;
E--鋼材的彈性模量N/mm2;
G--鋼材的剪切模量N/mm2;
Iy--柵條截面y軸慣性矩,mm4,;
Id--柵條截面的抗扭慣性矩,mm4,;
h--柵條截面高度,mm;
t--柵條截面厚度,mm;
k--整體穩(wěn)定安全系數,取值為2.0。
從表6可以看出,各落水洞的攔污柵柵條的穩(wěn)定安全系數k值為2.07-3.03之間,均大于整體穩(wěn)定安全系數k=2.0,攔污柵柵條是穩(wěn)定的;另外柵條的承載力值為2 352.53-5 612.22N,均小于柵條臨界荷載PL值7 868.53-11 589.54N,因此攔污柵柵條滿足穩(wěn)定要求。
攔污柵的水頭損失計算
攔污柵的水頭損失[3]按下式進行計算
式中:S--柵條厚度,取25-32mm;
b--柵條凈距,取100mm;
α--攔污柵傾角,取900;
β--與柵條斷面形狀有關的水頭損失系數,取1.79;
Vz--允許過柵流速,取1m/s;
經計算,水頭損失為0.019-0.027m。
(2)攔污柵的養(yǎng)護與清污
攔污柵柵條(鋼筋)應做防銹處理,運行幾年后(最多3年),需要做一次防銹處理。因為攔污柵柵條經多年運行銹蝕變粗[8],局部水頭損失會增大,將影響落水洞的行洪;攔污柵堵塞后,其對水流的阻力要比本身銹蝕對水流的阻力大得多,局部水頭損失隨堵塞率的增加而急劇加大[8],攔污柵應定期清污,特別是汛期應及時清污,確保滿足落水洞的行洪要求。
(3)采用多孔有坎寬頂堰計算攔污柵過流能力
把攔污柵看成多孔堰,則側收縮系數及過流量[6]按(4)和(5)進行計算,結果見表7。
表7 各落水洞攔污柵過流能力復核
式中:ε1--側收縮系數;
Ka--邊墩形狀系數,取0.10;
Kp--中墩形狀系數(H0/Hd=0.99),取0.012;
H0--堰頂全水頭(m);
n--堰孔數;
b'--堰寬(m);
m--流量系數,取0.34。
從表7可看出,1-7號落水洞攔污柵的過流能力為3.63-32.78m3/s,P=10%時各落水洞的下泄流量值為2.92-28.2m3/s,經復核,1-7號落水洞攔污柵的過流能力均大于P=10%時各落水洞的下泄流量,滿足行洪要求。
(1)落水洞攔污柵的寬度小于0.6倍落水洞平均直徑;
(2)經過攔污柵柵條穩(wěn)定計算,落水洞攔污柵柵條穩(wěn)定安全系數在2.07-3.03之間,均大于攔污柵整體穩(wěn)定安全系數2.0;
(3)落水洞攔污柵的過流能力參照多孔有坎寬頂堰進行計算,各落水洞均滿足P=10%時的行洪要求。
(4)攔污柵柵條(鋼筋)應做防銹處理,運行幾年后(最多3年),需要做一次防銹處理,否則將影響落水洞的行洪能力;攔污柵堵塞后,其對水流的阻力要比本身銹蝕對水流的阻力大得多,局部水頭損失隨堵塞率的增加而急劇加大[8],攔污柵應定期清污,特別是汛期應及時清污,確保滿足落水洞的行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