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靜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涌現(xiàn)出了許多優(yōu)秀的鋼琴家,他們憑借優(yōu)秀的演奏,深受海內外人士的贊許?,F(xiàn)如今,中國有超4000萬的孩子正在學習鋼琴,占全球總數(shù)的80%。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發(fā)展,社會上已不知不覺形成了一股強大的“鋼琴熱”,中國的鋼琴教育歷史只有100年左右,實際上是從1985年才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學習鋼琴的黃金時代,當時很多家長千方百計地買來鋼琴給孩子學習,那些優(yōu)秀的鋼琴大師就是當時孩子們的學習偶像。讓孩子未來成為一個鋼琴家被視為一件非常有前途的事情,也是大多數(shù)家長們的夢想。
眾所周知,鋼琴彈奏的第—線工作是由手指來完成的。根據(jù)手的生理形態(tài)和樂器的鍵盤結構形態(tài),必然產生出適應彈奏需要的手指觸鍵的態(tài)勢,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手型”。手型是鋼琴演奏的基本形態(tài),保持良好的手型,能夠幫助你順利完成鋼琴中的各種技巧,提高演奏效率,避免由于不良習慣所造成的演奏困難,特別是到了高難度技巧,更體現(xiàn)出它的重要性,但是手型絕對不是單純模仿出來的。遇到過很多家長在一起交流:老師,我的孩子手型掌關節(jié)凹陷,第一關節(jié)折指,彈琴塌腕,這些問題怎么去解決呢?手型是不是非常重要,還是說這個手型會影響我們的彈奏,在演奏過程中會造成一定的局限性,作品的完成度不高,真的和手型有直接關系嗎?同時伴隨著“鋼琴熱”的風潮,越來越多的低年齡段的兒童加入其中,這些兒童生理條件和心理條件均還不成熟,我們又該如何給他們強調手型?我認為,歸根結底,教師的心里必須要有一個標準,所有的手型標準都是建立在你的演奏過程當中,是來為演奏服務的,而不是說為了擺拍,為了做手型而做。
我所講究的手型,首先是在最自然的狀態(tài)下能進行演奏,尤其是低年齡段兒童。幼兒(初學者)手指大都很軟,力量較弱,手型容易塌陷。彈琴時手型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過分強調手指的標準化,不但傷害到孩子學琴的興趣,嚴重時還會損傷手指,所以,一定要循序漸進,孩子必須通過生長發(fā)育及適當訓練,手指獨立達到一定強度,自然就會形成一個較好的手型。
演奏其實也是形成手型最直接的一個方式。初學鋼琴的孩子,正處在學習的基礎階段,我們強調培養(yǎng)正確的基本手型,是因為為了適應鋼琴鍵盤的排列結構和彈奏技巧,需要人的手和手指具有—種有利于彈奏動作和彈奏力的運用與傳送的正確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要最符合人手的生理條件和手指動作的生理機能。我們很多老師在入門和基礎階段強調的所謂正確手型,比如說手里握一個蘋果、握一個雞蛋等等,這些都是對的,但是這些只是基于孩子在上前五節(jié)課的時候,給他一個簡單大致的學習方向,這些引導更多的是讓孩子認知鋼琴,對鋼琴的彈奏方式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不可視為絕對的、—成不變的東西,把手型的好壞定為彈琴的好壞標準,這是絕對不可取的。明確了這一點,我們再來具體地講解正確手型的基本要求,就不至于讓學生產生誤解,甚至走入極端。
我們在教學中,其實可以換一種思維方式,就是讓演奏者在最自然的狀態(tài)下彈琴,在接觸曲子接觸鋼琴的過程中,慢慢地去成型。將手型和“放松”結合在一起,在彈的過程中,能否發(fā)出真正的好的聲音在于你手指的支撐力、你的掌關節(jié)的支撐、第一關節(jié)的支撐、指尖的支撐等等。所有的鋼琴基礎練習,比如《哈農》《車爾尼》等練習,肯定是對手指的高抬指、掌關節(jié)的支撐點有幫助的,它就是在練習中提升手指本身的機能,而有的老師一直在糾結,把手型當成一個話題去說,一節(jié)鋼琴課甚至講成了醫(yī)學解剖、醫(yī)學定型,還類似于健身教練一般,必須矯正你的姿態(tài)過來。手型要怎么做到,把手型做好,那么曲子才能彈好,一直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手指凹陷、折指這些方面,難道那些沒有折指,沒有關節(jié)凹陷的學生就彈得非常好嗎?我想也未必。過分強調手型,很可能使學生變得更加僵硬,最終結果就是彈琴很不自然,彈不出很美的音樂,忽略了音樂本身,忽略了孩子的初心,沒有真正地去彈琴。
不是我們做好了所有的手型,就可以把鋼琴彈好的。你給孩子提一個很高標準的時候,比如我們彈一首曲子,那么這首曲子的線條要怎么處理,音色怎么處理,如何去通過自身技巧找到音色感,這個跳音我們是彈跳音還是頓音?是應該用反彈法還是沉下去彈呢?讓孩子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把教師自身的標準提高,把孩子自身曲子的演奏能力提高,在完成高標準的演奏過程中,慢慢他的手型、支撐點就會更好。
手型不是不重要,而是說手型問題不是我們彈琴的最終目的,手型是在我們訓練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如果只是將手型“死磕”到底的話,就不是在彈鋼琴了。初步學習階段,手型必不可少,但是它不是唯一標準,我們需要更多地帶著手指技巧走,逐步形成有個人鮮明特色的手型。
音樂之路不易,鋼琴作為樂器之王,能夠很好地駕馭它更是要經過長期、專業(yè)的訓練。我們期待有更多的人能夠喜愛鋼琴,用心和它進行心靈對話。訓練之路不易,愿我們在這條路上能夠所向披靡,終獲佳績!
(咸陽市群眾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