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鳳
母親告別三尺講臺整整10年了,退休后,她竟然成了“軍師”!
朗讀是我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想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有限時間,讓學生們得到鍛煉,可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還是拿捏不準。就在我心亂如麻的時候,校長打來電話,說明天學校領導班子成員要進班聽我的課,讓我做好準備。我把教學課件和環(huán)節(jié)反復修改,母親見我忙得連晚飯都沒吃,便小心翼翼地湊過來說:“小孩子都喜歡有個比勁兒,你不如安排‘比、學、趕、幫、超的模式,給他們確立自己能夠達到的目標,并不斷超越,從而增強自信心。”我覺得母親的話很有道理,決定按照這個方法試一試,果然很出彩。課后,校長讓我把晨讀的經(jīng)驗與全校老師共同分享。
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實踐,我教的班級晨讀效果顯著。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那天,母親又幫我成功舉辦了一場“詩歌朗誦會”。我激動地在母親臉上親了一口,說:“感謝‘軍師!”
女兒今年上小學4年級,每天見我忙著上課不便打擾,時常向母親發(fā)出求助。一天,女兒剛上完作文課,她一臉茫然,噘著小嘴巴嚷嚷:“‘軍師外婆,快救救寶寶吧,寶寶太難了!”母親樂呵呵地拿出彩色鉛筆和一張白紙,問我女兒:“寶寶,你回想一下咱們?nèi)ミ^哪里旅游啊?”女兒從椅子上一躍而起,大聲說:“天安門,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那你還記得天安門的周圍都有什么嗎?”母親又問。女兒眨著兩只大眼睛回想。孩子的記憶力就是好,女兒如數(shù)家珍般地把天安門周圍的建筑物說了一遍,方位一點兒不差。母親帶女兒在白紙上畫出天安門的平面圖,然后,又引導她畫思維導圖,作文內(nèi)容和寫作順序一目了然。女兒跟母親在邊畫邊聊中輕松自如地完成了作文,高興得露出了8顆小白牙,跑到我父親面前說:“外公,咱家的‘軍師真是名副其實啊!”
活到老,學到老。在幫我和女兒教與學的過程中,母親仿佛又站到了三尺講臺,每天都會把我們的優(yōu)缺點記錄下來,形成反思。這樣一來,她不僅幫助我們母女解決燃眉之急,還意外成了我們學校的校外“軍師”。
母親對教育事業(yè)無比熱愛,退休后,她訂了很多與教育相關的報刊,經(jīng)常關注教育信息,母親與時俱進的教育方法在實踐中進一步得到證實。母親自豪地說:“這個‘軍師我還要繼續(xù)當下去,人雖然退休了,但是對教育的愛要一直在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