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會 李曉青 薛延剛
摘 要:隨著天氣的轉熱,很多家庭普遍使用掛壁式空調來保證家里空氣的清新和新鮮,而空調的性能好壞是由其送風量和送風角度決定的,因此設計一種控制電路來調節(jié)風量和角度很有必要。采用STC89C52RC單片機作為中央處理器,通過WDD35D4角位移傳感器采集導風板的傾斜角度,經模數轉換后,單片機對檢測角度與設定角度進行比較,并應用比例-積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 PID)算法進行處理,再以運算結果調整脈寬調制(Pulse-Width Modulation, PWM)信號,作用于直流風扇來調節(jié)風扇的風力。實驗表明,在5 s內可以將導風板穩(wěn)定停留在預置位置,誤差范圍不超過5°,且擺動的周期不大于5 s。該系統(tǒng)可以有效調整導風板的角度,減小誤差,確保空調的送風范圍和家居環(huán)境的舒適性。
關鍵詞:單片機;導風板;PID算法;PWM
1系統(tǒng)總體方案
本系統(tǒng)主要有單片機最小系統(tǒng)、供電電路、角度檢測電路、風機驅動電路、顯示電路等。該系統(tǒng)采用STC89C52RC單片機作為控制核心[1-2],通過WDD35D4角位移傳感器實時采集導風板的傾斜角度[3],采集到的電信號經A/D轉換送入單片機,單片機對其進行數據處理,并調整輸出PWM波形,以控制風機的轉動[4]。系統(tǒng)總體方案如圖1所示。
2 系統(tǒng)硬件設計
2.1? 供電電路
變壓器、橋式整流電路及電容組成了該系統(tǒng)的供電電路,其工作原理是變壓器對220 V的電壓首先進行降壓,然后經4個二極管組成的橋式整流電路將交流電轉變?yōu)橹绷麟?,再經電容濾波后,把它轉換為5 V電壓,確保電路的正常穩(wěn)定工作[5]。供電電路如圖2所示。
2.2? 角度檢測電路
為檢測導風板角度變化,選用高精度角位移傳感器WDD35D4芯片作為檢測角度傳感器,使用單片機進行數據采集和處理[6]。角度檢測電流如圖3所示。
2.3? 風機驅動電路
風機驅動電路采用L298N芯片,工作時單片機的定時器產生PWM波,通過調整PWM的占空比,調節(jié)輸出電壓,進而可以控制風機轉速的快慢[7]。風機驅動電路如圖4所示。
2.4? 顯示電路
顯示電路采用LCD12864芯片,該芯片是一種圖形點陣的液晶顯示器,主要由行或列的驅動器以及128*64的全點陣液晶顯示器組成,可以相對完成更多的顯示內容,包括文字、數據、圖形等。顯示電路如圖5所示。
3 系統(tǒng)軟件設計
在直流電源US穩(wěn)定的情況下,PWM通過控制開關器件的通斷,得到一系列幅度相同而寬度不同的脈沖,通過調節(jié)占空比可以達到調節(jié)直流電機電樞電壓的目的。PWM調制公式如下:
其中,Ud是直流電機的平均電源,T是開關周期,ton是導通時間,ρ是占空比。
該系統(tǒng)采用增量式PID算法來實現(xiàn)角度的控制[8]。根據采集的數據與設定值比較得出偏差,對偏差進行PID運算,最終利用運算結果控制PWM脈沖的占空比來實現(xiàn)對直流電機電樞電壓的控制,實現(xiàn)電機轉速的調節(jié)[9]。增量式PID算法公式如下:
其中,Kp是比例系數,Ki是積分系數,Kd是微分系數。
在上述理論的基礎上,對系統(tǒng)的軟件部分進行了設計,主程序流程圖如圖6所示。
4 實驗結果
測試一:首先將導風板的角度進行預置,設置在45°~135°之間,由起點開始,10 s內到達第一個預置角度,穩(wěn)定停留5 s,然后回到終點。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測試二:首先從終點開始,10 s內到達第一個預置角度,然后到達第二個預置角度,之后再到達第一個預置角度,到達第二個,導風板往返3次。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
5 結語
該系統(tǒng)在任務一中導風板的過渡時間不大于10 s,控制的角度的誤差不大于5°,同時在預置角度上停留的時間大于或等于5 s,誤差范圍在2 s以內。在任務二中,10 s內導風板到達第一個預置的角度,然后到達第二個預置角度,在它們中間做3次擺動,擺動的周期不大于5 s,擺動時候的幅角不大于5°,動作完成后導風板還是回到起始位置上。仿真測試結果顯示,該系統(tǒng)可以完成設定的動作,有效調整導風板的角度,減小誤差,進而可以調整空調系統(tǒng)風量,確保了空調的送風范圍和家居環(huán)境的舒適性。
[參考文獻]
[1]胡漢才.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第3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劉麗華.基于STC89C52設備風扇控制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7(6):5-6.
[3]李芳芳,彭琳茹,程航.基于單片機的風板控制裝置的設計與實現(xiàn)[J].機械研究與應用,2016(4):184-186.
[4]丁鎮(zhèn)生.電子電路設計與應用手冊[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3.
[5]黃智偉.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常用電路模塊制作[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1.
[6]馮笑,牛小偉.基于STC125A60S2的風板自動控制裝置設計[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5):78-81.
[7]郭凱,黃建清,任英杰,等.基于51單片機的帆板系統(tǒng)的控制設計[J].農業(yè)網絡信息,2017(257):107-112.
[8]郭俊葳,周磊.基于增量PID算法的智能帆板系統(tǒng)[J].電子世界,2018(10):121-123.
[9]馮笑,江興盟.一種風板自動控制裝置設計及測試[J].石家莊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4):75-79.
(編輯 何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