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吉平
上了高三后,學習時間越來越緊張。因此,部分學生選擇在學校附近租房,家長也搬過來陪讀。如果是寄宿高中,也會有不少學生選擇搬出宿舍在校外租房,爭取更好的休息環(huán)境。家長陪讀,當然是希望給孩子的高考帶來更好的助力,是想要幫忙,而不是添亂。因此,在陪讀之前,家長需要考慮是否陪讀,怎么陪讀。
一、是否陪讀
家長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
1.孩子的需求情況
如果是在學校寄宿的學生,一般來說最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是與室友相處。有的學生會融入不進宿舍團體,有的會起沖突,有的會休息不好,這些會占用學生大量的心思,并造成情緒低落。從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來看,家長可以考慮讓孩子走讀、在外租房或者陪讀。如果家長提出了租房或陪讀,孩子明確表示不是因為經濟原因而反對,那說明他在學校適應得很好,那家長可以尊重孩子的意見,讓孩子繼續(xù)在學校寄宿。其他的情況,家長和孩子商量著,是否需要在外租房或者陪讀。
2.關系的和諧程度
家長陪讀,是希望給孩子更好的助力,是幫忙,而不是添亂。如果父母與孩子相見兩生厭,那還不如不見。因此,根據親子關系的和諧程度,選擇陪讀或不陪讀,以及陪讀的方式。
如果親子關系不好,孩子有一些要好的同學,家長可以詢問孩子的意見,選擇讓孩子和要好的同學合租,家長定期去探望,送些食品和生活用品。如果親子關系很好, 家長可以全天候陪讀,也可以定期探望。
3.家庭的正常運轉
絕大部分家庭,家里除了要高考的孩子還會有其他需要照顧的人。如果家長陪讀,是否會影響照顧老人?如果有二胎、三胎,是否會影響照顧更小的小孩?是否會影響夫妻關系?所以家長不要一味地堅持陪讀,考慮陪讀對家庭的影響再做決定,免得影響家庭和諧,最后影響高考。
4.家庭的經濟條件
經濟條件既重要,也不重要。畢竟,家長把孩子從小培養(yǎng)到高三,已經花了很多錢。孩子之后上大學,也需要花錢。高三,家長即使陪讀,也多不了多少錢。很多家長可能考慮的是工作問題。如果家庭條件一般,孩子也不堅持租房或者陪讀,那么家長也不需要不管不顧地花錢,尤其是不需要放棄那種辭職后不容易再次找到的工作。
二、陪讀也可能是負擔
家長在學校附近租房陪讀,是希望孩子休息得好一些、吃得好一些,幫孩子做好后勤服務,以及更加及時地了解孩子的情況。這是表面的目的,根本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因此能夠學得好一些,成績好一些。有些家長會認為,我的付出,需要孩子用好成績來回報。
然而,有些孩子會很敏感,當發(fā)現(xiàn)自己用成績回報不了,或者不確定自己能否能用好成績回報時,他就不想要得到那么多。孩子學習的時候患得患失,反而影響了成績的提升。家長的付出,反而成了孩子的負擔。
即使有家長對孩子說,只要盡力就好,成績怎么樣都沒有關系。孩子還是會覺得,只有取得好成績,才能回報家長的付出。家長的付出,還是成了孩子的負擔。
如果你的孩子在平日里就屬于心思縝密型,對待事物較為敏感,容易感動,那你就要謹慎考慮是否需要陪讀。也有的孩子會因為覺得陪讀是個負擔,直接拒絕家長的陪讀,所以家長也不用一味地堅持。
三、陪讀家長的自我定位
如果家長覺得自己的努力付出是為了孩子,需要成績來回報,那么可能會出現(xiàn)兩種不好的結果:要么孩子覺得有負擔,受不了;要么家長覺得有失落感,受不了。這時,家長需要重新定位陪讀時自身的角色。
1.提升自己
家長不需要用自己的付出來感動自己、要求孩子。陪讀期間,整個家庭處于高壓環(huán)境下,肯定會有不少煩瑣的小事,家長如果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可以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家長變著花樣給孩子做好吃的,可以提高自己的廚藝。家長設身處地為孩子考慮,從孩子需要的角度給出愛,既可以提高自己愛的能力,又可以提高自己理解他人的能力。
家長的付出,都是促使成為更好的自己的途徑。因此,家長可以轉換角度,不要只考慮從孩子身上獲得回報。因為孩子,家長有了更多的動力和途徑成為更好的自己。
2.珍惜親子的緣分
高中很可能是孩子長期待在家長身邊的最后一段時光。孩子在外讀大學,假期回家時,可能會忙著跟老同學聚會或者實習。孩子在外工作,回家的時間也會越來越少。
所以,陪讀期間,不管是順心順意,還是吵吵鬧鬧,家長只要陪在孩子身邊,就是陪讀最重要的意義。
3.見證孩子的成長
高考是孩子在全力以赴追夢的過程中,從青澀到成熟的蛻變,是孩子的成人禮。陪讀,不只是家長幫助孩子提高了多少分數,還是見證孩子的成人時刻,孩子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時刻。
這就如孩子的新生、滿月、周歲,就如孩子第一次說話,第一次背著書包上學。孩子成長途中的每一個重要時刻,家長都希望能夠參與和見證。
4.為孩子提供支援
有家長說,學習是孩子的事情,家長只能做好后勤服務。然而,高考就如新時期的戰(zhàn)場,不分前線后方。比如解放軍的后勤部隊,調整為戰(zhàn)略支援部隊,成為一支獨立的新型作戰(zhàn)力量。
家長需要找到自己的作戰(zhàn)目標,為孩子提供支援: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家庭氛圍,幫助孩子緩解心理壓力;合理有效引導,增強孩子心理資本;了解大學、專業(yè)信息,幫助孩子生涯規(guī)劃。
最后,在陪讀的過程中,家長可能比孩子還焦慮,家長需要多多學習、尋找支持,做更好的自己,不將自己的壞情緒影響孩子,以更好的自己來支持孩子。只幫忙,不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