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
6歲的兒子近來有些叛逆,吃飯總是很慢,提醒他吃快點他就犟嘴:“老師都說要細嚼慢咽!”刷牙時他總是胡亂刷幾下,給他做示范他看都不看,還很不耐煩:“媽媽,你能不能不啰唆!”
早上,老公清理廚房的垃圾時,意外發(fā)現(xiàn)兒子頭天晚上把沒吃完的粥和菜偷偷倒進了垃圾桶。兒子正在刷牙,老公生氣地質(zhì)問他:“你不是說把飯菜都吃完了嗎?這垃圾桶里是啥?”
兒子狠狠刷了幾下門牙,沒說話。老公不依不饒:“這么小就對大人撒謊,以后上學了誰管得住你!”兒子聽了,把漱口杯往洗手臺上一扔,轉身跑進自己房間關上了門。
“看!這么大一點兒,咋這么叛逆?!”老公對我搖頭嘆息。
我去敲兒子的房門,發(fā)現(xiàn)門已反鎖,叫門他也不開。老公氣得嚷嚷:“不開門就別吃早飯了!”兒子仍躲在屋里沒動靜。
正如老公所說,兒子近來確實有些叛逆,愛犟嘴,愛懟人,常懟得我們無言以對。
想起不久前看過的一篇育兒文章,說有的孩子六七歲時會進入第二叛逆期,也稱兒童叛逆期,喜歡跟家長對著干。但這是孩子成長中的正常現(xiàn)象,只要正確應對,就不會出問題。我頓時意識到,兒子進入了兒童叛逆期。于是我勸老公,別再責怪兒子,等他情緒穩(wěn)定后我們再跟他交流。
我和老公剛吃完早飯,聽見兒子的房門輕輕開了一下又關上了。我過去一看,門沒再反鎖,于是敲門進去,對兒子說:“來吃飯吧,有你喜歡的蒸雞蛋羹?!彼@然餓了,徑直跑到餐桌旁吃了起來。見他已經(jīng)消氣了,我問他:“昨晚你說你把飯吃完了,卻偷偷倒進了垃圾桶,是肚子不舒服嗎?”他搖了搖頭。
“那為什么把飯菜倒掉呢?”
他來了句:“我討厭吃茄子,還有豆腐?!?/p>
我立即說:“媽媽喜歡你這樣對我說真話。其實你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直接告訴我們,比如這兩樣菜你都不愛吃,我做飯的時候一定不會只做這兩樣菜讓你吃不下飯,至少會做一個你喜歡吃的菜。你這樣不跟我們說,又偷偷把飯菜倒掉,不但浪費糧食,還會餓肚子?!?/p>
兒子終于承認:“我知道不該這樣做,但我怕你和爸爸批評我剩飯,就偷偷倒掉了。”
我摸了摸兒子的腦袋以商量的口吻跟他說:“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直接說出你的意見,可以嗎?”他點了點頭。
自那以后,我經(jīng)常鼓勵兒子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帶他出去玩時,看到有的小朋友當眾懟家長或哭鬧,我就現(xiàn)場教學,跟兒子討論小朋友哪里做得不對,應該怎么做,并讓他明白:有話應該好好說、好好商量。與此同時,我也提醒老公,兒子進入了兒童叛逆期,要盡可能地理解他,不要隨便給他貼“不聽話”的標簽。
漸漸地,兒子有了改變,不再動不動就犟嘴,而是有了什么想法主動跟我們溝通。
一天傍晚,兒子和小伙伴嘟嘟比賽騎自行車,嘟嘟的自行車突然掉鏈子了。嘟嘟讓奶奶給他修,可奶奶修了半天也沒修好。嘟嘟生氣了,沖奶奶發(fā)脾氣,還說奶奶笨。兒子居然勸他:“有話好好說嘛,又不是奶奶把你的車弄壞的!”那副小大人的模樣讓人忍俊不禁。
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必經(jīng)階段,需要家長順應其心理發(fā)展并給予支持,比如傾聽孩子的心聲,鼓勵孩子好好說話,引導孩子正確行事,這樣孩子才會順利度過這一特殊時期。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