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偉
讀過一位著名作家寫的《目送》,作者把千回百轉(zhuǎn)的感情寫得深情動人、蕩氣回腸,把中年人對孩子和父輩的感情寫得細膩傳神,極富感染力,同時表達出了種種復雜的人生況味。
目送,是個飽含感情的字眼。我以為,目送是世界上最深情的語言,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千言萬語都無須再說,只需要把目光投遞到一個背影上,心中萬千情感便有所寄托。那樣一個普通的背影,混入人群中便被淹沒,但永遠是目送者目光的聚焦點,是一腔深情的傾瀉口。離愁太濃,濃得化不開,只有靠那樣一個背影一點點稀釋,方能讓自己心安一些;留戀太深,深得不可測,只能靠那樣一個背影一點點淡化,方能讓自己平復一些。深情的目送,是我們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我覺得目送是一種身不由己的反應,甚至是無意識的行為。你牽掛的人離開了,但心中的牽掛依舊在,于是便本能地佇立在原地,目送一個熟悉的背影遠去。目送者用自己的目光,一寸一寸丈量背影遠去的距離,讓心中澎湃著的感情慢慢平息,讓涌動的離愁埋在心底。有時候,你一邊目送,還會一邊身不由己地追趕上去。明知是徒勞,可心指引著你多追趕幾步,莫要與背影的距離越來越遠。背影越來越遠,思念就會越拉越長。最終,那個讓你牽掛的背影,消失在人海,消失在路盡頭。背影不見了蹤跡,你還會呆呆地原地佇立,仿佛立成了一尊塑像。
送別真的是一首真摯婉轉(zhuǎn)的抒情詩,所以古詩中的送別詩才成為了一個永恒的主題。這個主題,就像愛情、思鄉(xiāng)之類的主題一樣,亙古流傳,綿延不絕。試想一下,背影遠去,如果送別者立即決絕漠然地轉(zhuǎn)身離開,一寸送別的目光都不肯付出,兩個人之間根本談不上感情。把目送寫到極致的,是唐代的李白:“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惫嗜嗣虾迫粺熁ㄈ孪?lián)P州,李白目送友人的船離開,他無比專注,心無旁騖,視線里只剩下友人的船,直到船消失不見,他還在江邊佇立??粗L江水滾滾滔滔東流而去,他心中的深情比長江水還浩蕩。故人遠去,他依舊依依不舍,留戀悵惘。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經(jīng)歷無數(shù)次送別。無數(shù)次目送別人,無數(shù)次被別人目送,人世間的情感因此綿綿長長。目送者與背影之間,不管離得多遠,都是有心靈感應的。我相信,任何背影都是有一雙心靈之眼的,即使背對著送別者,也會感受到那份深深的情誼。
目送是世界上最深情的語言,每一場深情的目送,都是一場盛大的情感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