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琛
摘要:為了進一步增強我國科技水平以及綜合競爭能力水平,確保經濟社會發(fā)展期間能夠得到有效的引領與支撐,我國應對科研項目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的強化與規(guī)范,以此來解決現階段科技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關鍵詞: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我市科技項目管理模式;強化策略
1、現階段科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科技管理工作不具備較好的公開性與透明性
為了進一步提高政務公開性,科學管理相關部門應加強科技宏觀管理的整體力度,同時積極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工作,嚴格按照相關管理要求提高整個管理工作的透明性。結合現階段科技計劃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看,其中依舊存在較多的缺陷與問題,例如:監(jiān)督體系的不完善、不健全等與當前發(fā)展相互矛盾的問題。
1.2咨詢專家?guī)旖ㄔO有待完善
為了確保整個專家管理、評審工作的公平性與公正性,相關管理部門需要對當前的專家?guī)旖ㄔO力度進行有效的強化與完善,同時應用咨詢專家遴選使用機制,以此來提高咨詢專家整體的水平與層次。
1.3信用管理和獎懲制度的約束力不夠強
由于當前科技項目管理工作缺少完善的約束機制以及獎懲機制,因此在當前實際的科研部門中依舊存在部分科研人員弄虛作假、片區(qū)國家資金等方面的問題。為了進提高科研誠信意識,相關管理部門需要建立完善的信用約束機制,以此來有效增強整個科研工作流程的約束效率。
1.4過程管理有待弱化
在開展原項目期間,由于整個實施過程以及內容過于繁瑣、復雜,因此在相關科技人員研究相關課題的過程中會收到來自多方面的影響。為了確??蒲袆?chuàng)新擁有一定的保障,管理部門需要給予科研機構以及相關科研人員一定的自主權,從而有效保證研究課題結果的精準性。
2、新形勢下改進科技管理工作模式的策略
2.1推進科技計劃信息公開管理
隨著我市市級科技計劃掛歷信息系統的構建,我市科技管理工作效率與水平逐漸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雖然在整個科技管理工作中該系統發(fā)揮了較大的作用,但要想在不同的時間段以及各個發(fā)展階段中發(fā)揮其真正的作用,相關管理部門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與問題進行不斷的改進與完善。具體來講,便是嚴格按照政務公開的相關要求,來對評審信息公開制度進行有效的完善,以此來提高科技計劃管理工作整體的公開性與透明性。另外,科技管理部門嚴格遵守自身相應的職責與義務,將項目評審的有關信息反饋給相關的申報單位與申報人員,從而幫助其明確掌握相關項目的不足之處,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相應的改進與完善,以此來促進項目的順利開展與落實。
2.2加強咨詢專家信息管理
結合我市目前專家信息庫的實際情況看,由于其中涉及多個領域內容,為了確保信息庫能夠對每一個專家將那些難過科學的分類以及定位,管理部門需要每年對通過多種舉薦方式以及各項增補要求的專家,采取采用多重分類體系和多樣化標簽系統進行明確的劃分。除此之外,為了有效強化重要廉政風險點的防控力度,掛歷部門還應實行痕跡管理模式以及信用管理模式,以此為科技計劃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撐,進而為人才發(fā)展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服務。
2.3強化科技信用記錄制度
當前我市對于以前資助項目以及后補助項目采取的管理方式主要是在明確科技計劃項目責任主體的基礎上,通過構建能夠全面覆蓋整個項目申請、評審、立項、執(zhí)行、驗收等全過程的科技信用記錄制度,來明確了解相關單位以及負責人的幸運能夠情況。在這一過程中,對于一些信用不良的項目承擔單位和項目負責人,管理部門采取將其納入市科技計劃項目信用不良記錄之中,并結合實際情況來對其參與的項目管理資格進行階段性或是永久取消的手段。
2.4全面推進科技計劃項目管理信息化
在當前社會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智能化管理模式逐漸得到廣泛的應用。相較以往的管理模式,利用科技項目管理平臺,實行全流程電子材料網上報送,將項目申報、評審、驗收、評價、科技報告、科研誠信等全過程進行信息化管理,不僅使得各個數據管理工作智能化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時還有有效保證了整個科技計劃項目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2.5減化過程管理,強化績效管理
減少繁瑣的檢查及審批手續(xù)對項目實施的干擾,賦予更大自主權給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是推進科研創(chuàng)新的重要保障。我市出臺的科技計劃管理辦法明確規(guī)定,減少報送相關檢查報表和相關項目材料,大幅減少管理過程檢查和不必要的過程材料。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明確“在研究方向不變、不降低績效指標的前提下,項目承擔單位可以自主調整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強化績效考核和結果運用,按照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規(guī)定要求,“用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實行績效分類評價制度。引導類項目在項目結束后2~3年內進行績效跟蹤綜合評價,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后續(xù)支持的重要依據。
2.6加強實施過程中的監(jiān)管和后期驗收
要進一步加強項目的監(jiān)督管理,強化項目的合同制,在項目立項時訂立科技項目合同書,合同中明確規(guī)定任務內容、目標、權利和義務等違約責任,以此來確立項目實施主管部門和實施主體責任人接受監(jiān)督的責任和義務,推行問效問責制度,對項目實施不好的管理者和責任人追究相應的責任。以績效評價為基礎,對項目實施較好的給予優(yōu)先立項同時加大科技經費投入力度;對由人為因素造成項目無法完成并造成不良后果的,3年內取消承擔項目的資格并退回全部財政資金。這樣各主體之間相互約束、相互促進,相互激勵可以有效促進科技項目高質量實施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項目管理水平直接關系著我市的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影響著我市總體科技水平和生產力水平。在知識生產模式發(fā)生轉變的背景和趨勢下,要想獲得在國際國內具有競爭力的科技成果,亟須對傳統的科研項目管理模式進行調整,建立與新模式相適應的科學的科研項目管理理念和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劉宇平,陳梁華,陳小清,張毅,江柯,李小龍.廣州市科技項目管理模式探究[J].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2020,4(01):7-10.
[2]朱海燕,羌丹丹.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形勢下我市科技項目管理模式強化探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9,16(29):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