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梅 于永峰 彭程
【摘要】目的 ?了解2016-2019年山東省淄川區(qū)居民惡性腫瘤死亡特征和變化情況,探索其對居民健康的影響,并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 ?按ICD-10的標準,對淄川區(qū)死因監(jiān)測系統(tǒng)2016-2019年惡性腫瘤死因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結果 ?2016~2019年山東省淄川區(qū)惡性腫瘤死亡共計4643例,年均死亡率為181.29/10萬,肺癌、胃癌、肝癌是居民前3位惡性腫瘤死因,隨著年齡增長惡性腫瘤死亡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因主要惡性腫瘤死亡占比逐漸增高。結論 ?肺癌、胃癌、肝癌是居民前3位惡性腫瘤死因,不同年齡組惡性腫瘤死因構成有明顯區(qū)別。
【關鍵詞】惡性腫瘤,肺癌,死亡率
隨著社會城鎮(zhèn)化、工業(yè)化的推進及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環(huán)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和遺傳學因素的影響,惡性腫瘤已成為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我國惡性腫瘤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趨勢。為了解山東省淄川區(qū)居民惡性腫瘤死亡特征和變化情況,探索其對居民健康的影響,并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學依據(jù)。作者對2016~2019年山東省淄川區(qū)居民惡性腫瘤死因資料進行了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死因資料來源于山東省淄川區(qū)死因監(jiān)測系統(tǒng)2016~2019年居民死因監(jiān)測資料,死亡時間段為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人口資料由區(qū)統(tǒng)計局提供。
1.2 統(tǒng)計分析方法
監(jiān)測資料使用ICD-10進行分類編碼,應用Excel2019和SPSS18.0計算各種統(tǒng)計指標。
2結果
2.1惡性腫瘤死亡的一般情況
2016~2019年惡性腫瘤合計死亡4643人,同期累計人口2561119人,年均死亡率為181.29/10萬。惡性腫瘤死亡居前9位的分別為肺癌(35.26%)、胃癌(14.52%)、肝癌(12.75%)、腸癌(7.02%)、食管癌(5.84%)、胰腺癌(3.68%)、乳腺癌(2.13%)、白血?。?.02%)、膀胱癌(1.23%)。其中,肺癌為人群惡性腫瘤死亡的第一位死因,死亡率為63.92/10萬;胃癌、肝癌分別占人群惡性腫瘤死亡的第二、三位,前三位占惡性腫瘤死亡總數(shù)的62.53%。(表1)
2.2惡性腫瘤死亡的性別分布
2016~2019年山東省淄川區(qū)男性惡性腫瘤死亡3065人,同期累計人口1275527人,年均死亡率為240.29/10萬;女性死亡1578人,同期累計人口1285592人,年均死亡率為122.75/10萬。男性高于女性。(表2)
2.3惡性腫瘤死亡年齡分布
山東省淄川區(qū)居民按年齡組劃分為5組,0~14歲組惡性腫瘤死亡率為2.63/10萬,其中主要惡性腫瘤占比為22.22%;15~34組歲惡性腫瘤死亡率為7.28/10萬,其中主要惡性腫瘤占比為56.10%;35~54歲組惡性腫瘤死亡率為75.35/10萬,其中主要惡性腫瘤占比為78.03%;55~74歲組惡性腫瘤死亡率為331.42/10萬,其中主要惡性腫瘤占比為85.39%;75歲~組惡性腫瘤死亡率為997.28/10萬,其中主要惡性腫瘤占比為86.69%。隨著年齡增長惡性腫瘤死亡率呈明顯上升趨勢,主要惡性腫瘤占比逐漸增高。
15歲以前惡性腫瘤死亡率較低;15~34歲惡性腫瘤死亡以白血病、肺癌為主;35歲以后,各種主要的惡性腫瘤死亡率明顯上升,其中35~54歲肺癌、肝癌在惡性腫瘤死亡中占比較高,達28.12%;55~74歲肺癌死亡率居首位,為117.98/10萬,胃癌、肝癌列二、三位,分別為50.17/10萬、47.59/10萬;75歲~肺癌、膀胱癌死亡率明顯升高。(表3)
3討論
資料分析結果顯示,2016~2019年山東省淄川區(qū)居民惡性腫瘤年均死亡率為181.29/10萬,呈逐年上升趨勢。惡性腫瘤死亡率前5位依次為肺癌、胃癌、肝癌、腸癌、食道癌,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shù)的75.39%。男性高于女性,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率性別比為1.98:1。35歲以后惡性腫瘤死亡率明顯上升,不同年齡組惡性腫瘤的死因構成有所不同,35歲以上肺癌位居惡性腫瘤死亡的首位,75歲后上升更為明顯。提示中老年人群為惡性腫瘤的高危人群,而隨著我國人口結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更應加大惡性腫瘤的早期篩查工作的覆蓋和普及,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從而提高治愈率,延長期望壽命。
惡性腫瘤成為威脅全球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腫瘤防治也成為健康中國戰(zhàn)略規(guī)劃實施的重中之重,因此應全面加強相關危險因素的健康教育和人群干預措施。一是加強健康教育,通過改變不良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以達到減少致癌危險因素的目的,提高全民預防惡性腫瘤的意識和全社會對惡性腫瘤防治工作的認識;二是控制環(huán)境污染、加強職業(yè)致癌因素的控制與消除。做好對汽車尾氣排放、室內(nèi)裝修污染的環(huán)境監(jiān)測,消除或減少已經(jīng)明確的致癌物質(zhì);三是加強惡性腫瘤的早期監(jiān)測,及早發(fā)現(xiàn)患者,建立完善登記、報告和隨訪系統(tǒng),降低惡性腫瘤的發(fā)病率、死亡率,有效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薄立超.天津市西青區(qū)2010-2015年居民惡性腫瘤流行病學監(jiān)測分析[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9.
[2]林永添.福建省部分腫瘤登記地區(qū)主要消化道腫瘤空間流行病學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6.
[3]孫曉凱,劉付東,梁季,等.江蘇省鹽城市2008—2018年消化道腫瘤死亡情況及其變化趨勢分析[J].實用腫瘤學雜志,2020,34(06):495-499.
[4]孫可欣,鄭榮壽,張思維,等.2015年中國分地區(qū)惡性腫瘤發(fā)病和死亡分析[J].中國腫瘤,2019,28(01):1-11.
[5]赫捷.2018中國腫瘤登記年報[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20.
[6]付振濤,徐愛強,趙瀅,等.2013年山東省惡性腫瘤發(fā)病和死亡水平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7,24(18):1261-1267.
[7]韓仁強,武鳴,繆偉剛,等.2016年江蘇省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J].實用腫瘤學雜志,2020,34(4) : 291-297.
[8]文洪梅,陳楊,石青萍,等.2016年云南省腫瘤登記地區(qū)惡性腫瘤的發(fā)病和死亡分析[J].實用腫瘤學雜志,2020,34(06):485-490.
[9]周澤宸,余紅平,陳大方.健康中國行動與腫瘤精準健康管理[J].中國癌癥防治雜志,2020,12(05):495-500.
[10]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jiān)測報告2013[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6.
[11]丁賢彬,呂曉燕,焦艷,等.2010-2018年重慶市惡性腫瘤發(fā)病死亡趨勢分析[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20,28(24):4351-4358.
[12]李寧,李亮,陳作森,等.2012-2017年濰坊市惡性腫瘤發(fā)病與死亡流行病特征及變化趨勢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9,26(12):821-826.
作者簡介:高玉梅(1977~),女,本科,副主任技師,研究方向:疾病預防控制監(jiān)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