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杰
【摘要】目的:探討血脈通飲聯(lián)合血脈止痛洗劑在老年2型糖尿病遠端多發(fā)性神經病變患者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醫(yī)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遠端多發(fā)性神經病變患者96例作為對象,根據(jù)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n=48例)和觀察組(n=48例)。兩組均給予基礎治療,對照組采用α-硫辛酸靜點、依帕司他片治療,觀察組采用血脈通飲口服聯(lián)合血脈止痛洗劑熏洗治療,兩組均治療3個療程,治療完畢后對患者效果進行評估。結果:觀察組血脈通飲聯(lián)合血脈止痛洗劑治療后3個療程療效率為97.92%與對照組89.58%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MNCV及SNCV傳導速度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MNCV和SNCV正中神經、腓總神經傳導速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將血脈通飲聯(lián)合血脈止痛洗劑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遠端多發(fā)性神經病變患者有助于提高臨床療效,能改善神經傳導速度,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血脈通飲;血脈止痛洗劑;老年2型糖尿病遠端多發(fā)性神經病變;臨床療效;神經傳導速度
[中圖分類號]R25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9-0018-02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最為常見的慢性并發(fā)癥,病變可累及中樞神經及周圍神經,多以遠端感覺神經病變最為常見,占所有糖尿病變50.0%以上[1]。老年2型糖尿病遠端多發(fā)性神經病變發(fā)病機制尚復雜,普遍認為[2-3]與遺傳因素、缺血及缺氧因素、氧化應激、神經營養(yǎng)因子缺乏有關,表現(xiàn)為肢體遠端及軀干部分麻木、疼痛、異樣感、手套樣或襪子樣感覺損害、運動無力甚則肌肉萎縮等,影響患者健康及生活[4]。目前,臨床上對于老年2型糖尿病遠端多發(fā)性神經病變多以單純控制血糖、改善循環(huán)、營養(yǎng)神經為主,能延緩病情發(fā)展,改善癥狀,但是遠期預后較差,難以從根本上實現(xiàn)疾病治療[5]。研究表明[6-9]:將血脈通飲聯(lián)合血脈止痛洗劑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遠端多發(fā)性神經病變患者中能獲得較高療效,能改善神經傳導速度,因此,本研究以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醫(yī)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遠端多發(fā)性神經病變患者96例作為對象,探討血脈通飲聯(lián)合血脈止痛洗劑在老年2型糖尿病遠端多發(fā)性神經病變患者中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醫(yī)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遠端多發(fā)性神經病變患者96例作為對象,根據(jù)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8例,男29例、女19例。觀察組48例,男26例、女22例。兩組臨床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WHO制定的老年2型糖尿病遠端多發(fā)性神經病變臨床診斷標準[7-8]:尼龍絲檢查, 足部感覺減退或消失振動覺異常;總癥狀積分( TSS)≥7. 5分;下肢神經損害評分(NIS- LL)≥2分;②符合血脈通飲聯(lián)合血脈止痛洗劑治療適應證;③對患者的檢查、治療均在醫(yī)囑下完成。
1.3方法 兩組均給予基礎治療,包括:控制飲食、適量運動或口服降糖藥和(或) 肌注胰島素控制血糖,控制目標FPG<7.0 mmoL /L,2 hPG <11.0 mmoL /L,HbA1c<7.0%。對照組采用α-硫辛酸、依帕司他片治療。取α-硫辛酸600 mg混合250 mL生理鹽水,靜滴,1次/d;每次口服依帕司他片50 mg,1次/d,每15 d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觀察組采用血脈通飲口服聯(lián)合血脈止痛洗劑熏洗治療。①血脈通飲:口服血脈通飲,20 mL/次,3次/d;②血脈止痛洗劑:方藥:艾葉20 g、伸筋草35 g、生川烏10 g、透骨草35 g、木瓜25 g、蘇木20 g、花椒15 g、劉寄奴15 g、白術10 g、冰片5 g,將上述藥物放入2500 mL水中,煮沸,待藥溫降低到45℃以下時讓雙足浸泡、輕輕揉搓,20 min/d,2次/d,每15 d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治療完畢后對患者效果進行評估。
1.4觀察指標 ①療效率:兩組均完成3個療程治療,治療完畢后分別從顯效、有效、無效角度對患者近期療效率進行評估;②神經傳導速度:采用神經肌電圖儀測定兩組治療前、治療后3個療程正中神經、腓總神經傳導速度;③足部壓力覺異常點數(shù)級MNSI評分。
1.5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采用“例(%)”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x±s表示,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療效率比較 觀察組血脈通飲聯(lián)合血脈止痛洗劑治療后3個療程療效率為97.92%與對照組89.58%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神經傳導速度比較 兩組治療前MNCV及SNCV傳導速度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MNCV和SNCV正中神經、腓總神經傳導速度,均高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治療后MNCV和SNCV正中神經、腓總神經傳導速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2.3兩組足部壓力覺異常點數(shù)及MNSI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足部壓力覺異常點數(shù)及MNSI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足部壓力覺異常點數(shù)、MNSI中癥狀問卷、足部檢查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3 討論
糖尿病屬于中醫(yī)“痹證”、“消渴”、“麻木”等范疇,而中醫(yī)對于糖尿病遠端多發(fā)性神經病變的治療方法單一,是中醫(yī)研究治療的空白。近年來,血脈通飲聯(lián)合血脈止痛洗劑在老年2型糖尿病遠端多發(fā)性神經病變患者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9]。血脈通飲是老年2型糖尿病遠端多發(fā)性神經病變患者中常用的治療藥物,方藥由:雞眼睛、丹參、川芎、葛根、梔子、澤瀉、桂枝組成,方中雞眼睛、丹參、川芎、葛根具涼血清熱,通絡止痛,祛風濕;梔子、澤瀉、桂枝具有利水消腫,祛風濕,溫經通脈功效。血脈止痛洗劑方藥由:艾葉、伸筋草、生川烏、透骨草、木瓜、蘇木、花椒、劉寄奴、白術、冰片組成。方中伸筋草、艾葉、透骨草具舒筋活血,止痛,祛風散寒,除濕消腫;花椒、木瓜、蘇木、生川烏具消腫,活血通經,去瘀止痛;冰片具通諸竅,消腫止痛等功效;上述中藥材均粉碎粗粉末狀煎藥袋包裝,各放2個熱水瓶中浸泡30 min,血脈通飲原液口服,血脈止痛洗劑加水適量水熏洗,盡量延長熏洗時間, 以增加作用效果,由此看出:將血脈通飲聯(lián)合血脈止痛洗劑用于于老年2型糖尿病遠端多發(fā)性神經病變患者中效果理想,能發(fā)揮兩種不同治療方法優(yōu)勢,能充分發(fā)揮中醫(yī)辨證施治作用,有助于控制疾病發(fā)展,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早期恢復。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足部壓力覺異常點數(shù)、MNSI中癥狀問卷、足部檢查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但是,老年2型糖尿病遠端多發(fā)性神經病變患者采用血脈通飲聯(lián)合血脈止痛洗劑治療時應加強其生命體征監(jiān)測,善于根據(jù)患者恢復情況調整方藥,使得患者的治療更具科學性。
綜上所述,將血脈通飲聯(lián)合血脈止痛洗劑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遠端多發(fā)性神經病變患者有助于提高臨床療效,能改善神經傳導速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敬仁芝, 曹曉紅. 磷酸西格列汀聯(lián)合阿卡波糖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GLUT4水平的影響[J]. 中國藥房, 2017, 28(9): 1204-1207.
[2] 趙菁, 耿文靜, 翟博智, 等. 銀丹心腦通軟膠囊聯(lián)合瑞舒伐他汀鈣和硫酸氫氯吡格雷對伴有2型糖尿病急性腦梗死患者血脂、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及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J]. 中草藥, 2016, 47(15): 2707-2712.
[3] Ministeri C M, Maccora S, Modica A A, et al. 45. Diabetic distal sensorimotor and autonomic polyneuropathy in adults with type 1 and 2 diabetes[J].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2016, 127(4): e143.
[4] 謝麗華. 二甲雙胍聯(lián)合羅格列酮治療初發(fā)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 中國藥房, 2016, 27(12): 1629-1631.
[5] 李亞巍, 昌盛, 王黎明, 等. 藍莓花色苷對2型糖尿病小鼠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J].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16, 37(8): 5-8.
[6] 張坤, 任巧華, 吳韜, 等. 西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代謝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 中國藥房, 2016, 27(17): 2364-2366.
[7] 李秀芹, 高勇. 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尤瑞克林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療效及內皮素水平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 2016, 36(9): 2146-2148.
[8] 尹茂山, 許淑紅, 王燕, 等. 2型糖尿病大鼠主動脈Wnt/β-catenin信號通路的變化及SIRT1的調節(jié)作用[J]. 中國藥理學通報, 2016, 32(3): 337-342.
[9] 劉麗仙, 梁曉美, 吳明東, 等. 貝前列素聯(lián)合高壓氧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研究[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6, 32(18): 1657-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