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欣
歲月倏忽,春秋代序。不經(jīng)意間,拙著《神話與歷史》已付梓十二載,初經(jīng)世間歷練,如今迎來修訂、增補和再版之機,入選葉舒憲先生主編的《神話學文庫》,納入國家重點圖書規(guī)劃項目,我深感榮幸。
自《神話與歷史》成書以來,我的興趣點發(fā)生些許轉移,逐漸走出希臘史前青銅時代的考古廢墟,轉向歷史記載漸趨豐富的古風、古典時代,對希羅多德的著述關注尤多。在我看來,“歷史之父”娓娓道來的故事和人物,尤其是那些東方人物,依然未能全然擺脫傳統(tǒng)的神話窠臼,充斥著民間文學約定俗成的母題套路。他們的事跡主要源自口傳史料,在民間口耳相傳,鋪陳加工,自東方流布希臘,被古典史家采集記述,按希臘人的理解模式加以重塑,被賦予新的象征意義與社會功能。我此次應葉舒憲教授要求,乘拙著再版之機,在原書12章基礎上,新增三章,內容皆與古典文獻中的東方傳奇人物有關,自成一體。其中第13章“居魯士的傳奇與口述歷史”,原載《古代文明》2014年第1期;我在原文基礎上稍加修訂;第14章“彌達斯神話與弗里吉亞歷史”,回顧弗里吉亞研究百年學術史,追溯和闡釋彌達斯神話的起源和演變。我鑒于國內相關研究尚屬空白,曾將此文投遞《歷史研究》,被要求修改,故而擱置。此次修訂后收入《神話與歷史》增訂版,欣慰之至。第15章“亞述女王塞米拉米斯考”,原載《婦女與性別史研究》第一輯,探討傳說的亞述女王塞米拉米斯的歷史原型、神話起源和流變。鑒于新增三章涉及大量古地名,我新增三幅地圖附于書后。
此外,我也對原書訛誤進行訂正,個別內容做了補充。書后附錄部分,除增添三幅地圖,還對“古典作家書目”“西文參考書目”和“譯名解釋”等部分進行了重新整理和增補。盡管如此,文中可能仍有諸多訛誤和不統(tǒng)一之處,還請讀者批評指正。
當年成書之際,我已過不惑之年,華發(fā)暗生,每有盛年將逝之感,而今兩鬢青霜殘雪,更感心力不足,徒增遲暮之嗟嘆。人生寄世,剎那生滅,忽如過客。荷馬曾借神王宙斯之口感嘆凡人之苦,人生不過是苦中求樂而已,虛名浮利皆屬過眼煙云。我所幸涉足于古典史,與希臘神話結下三世之緣,徜徉于美的幻影,在茫茫古海中鉤沉悠悠往事,追尋先賢質樸而睿智的精神世界,忘卻世間種種煩惱,故而填詞《念奴嬌·鉤沉古史》,聊慰平生,詞云:
浮生如夢,夢里流年換,壯心遲暮。世事哪堪多眷顧,唯問悠悠千古。鐵馬金戈,英雄時代,歌者弦邊訴。愛琴遼闊,望穿千里歸路。
浩瀚書海行舟,鉤沉索隱,癡念依如故。古廟靈山幽水畔,魅影精靈無數(shù)。月下窗前,孤燈竹影,野史銷魂處。云譎波詭,真虛終是難悟。
(作者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世界古代史、古希臘史、世界古代宗教和神話學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