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
人物名片
曾祥有,退役軍人。祖父曾少甫是金剛臺便衣隊隊長,受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祖母張敏為“金剛臺婦女排”的紅軍女戰(zhàn)士,父親曾凡清為金剛臺“小團長”。三代革命人,滿腔熱血報國家。
“我們兄弟三個都當過兵,3個姐妹也都嫁給了軍人。如此算來,我們這一輩就有6個人當兵。孩子里也有5個當兵的,而且大多是黨員?!边@樣一個軍人之家、黨員之家里,既有當年從硝煙戰(zhàn)火里走來的老革命,也有如今駐守邊遠地區(qū)的戰(zhàn)士。
曾祥有的祖父曾少甫帶領全家八口人舉家參加革命,其中有5人犧牲。曾祥有的姑姑剛出生6天,敵人趁大雪來搜山,為了不暴露戰(zhàn)友和傷員,奶奶張敏把女兒緊緊地捂在懷里。等敵人撤退后,她才發(fā)現(xiàn)孩子已經(jīng)沒有了呼吸。
這樣一個勛章幾乎可以掛滿墻的家庭,始終保持著艱苦奮斗、謙虛樸素的作風。從領導崗位退休后,曾少甫被組織安排去干休所休養(yǎng),他卻提出要回農村生活。
“1976年我去當兵,臨走時爺爺只說了三句話:‘尊重領導,團結同志,爭取早日入黨。后來我回家探親給爺爺買了一條煙,他看都沒看一眼。我把黨員證拿出來時,他才點了點頭,晚上還開心地多喝了兩杯酒?!?/p>
從曾祥有開始,孩子們才有了上學讀書的機會。但曾家兄妹從小個個就上山能砍柴、下田能干活兒。在糧食物資按勞分配的大集體年代,曾家兄妹邊上學邊勞動,居然還能超額完成工分指標。學雜費、書本費都是他們砍柴換來的。每逢日短夜長的冬季,母親點著昏暗的煤油燈紡棉線,他們兄妹幾個就圍坐在煤油燈下艱難地看書習字。
爺爺曾少甫沒有給子女晚輩安排過工作,向組織開口提要求是他絕對做不出來的事。孩子們也曾有過怨言,心疼老人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卻在老家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吃糠咽菜。但他們看到老人坦然自若的模樣漸漸明白:因為有堅定的信仰,因為無愧于心,他才安于清貧。
曾祥有的妻子朱云麗說:“當年我對他家不太了解,但看中他就是因為他家教好、人正直、有素質。后來才慢慢知道家里一代代傳下來的革命精神和優(yōu)良家風?,F(xiàn)在每個周末,我們從鎮(zhèn)里回村看望婆婆,她還會要求我們下地鋤草、翻土,讓我們接接地氣。祖輩們都清貧,艱苦奮斗、謙虛樸素就是我們的傳家寶。”
艱苦奮斗、謙虛樸素、不驕不躁、磨煉意志,多為黨和為人民做貢獻,這是曾祥友夫妻對孩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也是他們從祖輩身上傳承的紅色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