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平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2021年5月10日,媒體報道稱,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雅博士后陳龍曾為完成博士論文,在2018年做了5個半月的外賣騎手,最終撰寫出了《“數字控制”下的勞動秩序——外賣騎手的勞動控制研究》一文,并發(fā)表在期刊《社會學研究》2020年第6期上。
以上事件具有啟示意義。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時刻,身處時代浪潮中的你,對上述材料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就此寫一篇文章。
寫作指導
材料講述的是博士后陳龍做外賣騎手最終撰寫出相應論文的事跡,并置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時刻的大背景下,讓考生就此談談自己的感悟和思考。這實際上就是要考生回答在這種時代大背景下我們青年學生該怎么做的問題。但又不能泛泛而談為“有為”“奮斗”“立志”“擔當”甚至“數字控制”等話題,而只能局限于其中陳龍的做法與精神,那就是——“腳踏實地”“求真務實”“實踐出真知”“能把握時代脈搏”等精神。
在寫作時,還要注意采用辯證思維,比如對“個人與時代”“小與大”“行與知”等關系的處理。在擬題上一定要緊扣住“實踐”與“時代”這兩個關鍵信息,將陳龍所體現出來的精神與時代背景辯證統一起來。
在具體寫作時,可以將陳龍事跡中體現出的一些突出精神設置為分論點,來回應“時代浪潮中的你”該怎么做的問題。還可以回望歷史、觀瞻當下、展望未來,由家國前賢的不騖于虛聲,到當下青年該如何不馳于空想。可采用典型的事例有屠呦呦的親身試藥、袁隆平的躬耕田間、鐘南山的身臨一線、張桂梅的躬身教育、黃旭華的親力深潛等。
例文
做時代青年,助偉大復興
□一考生
泱泱中華,歷經上下五千年瑰麗文化。堅船利炮,震開了清朝緊鎖的大門;嘉興紅船,指明了中國前進方向;五星紅旗,揚起獨立自主的風帆;改革開放,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飛躍的馬達……如今,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交匯點,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呢?
北大博士后陳龍給我們提供了巨大的借鑒意義。
做時代青年,應樹立追隨時代的精神,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外賣經濟盛行的當下,陳龍結合所在的社會學系,選取生活中常見小人物——外賣騎手來研究。他深刻地認知到互聯網時代的發(fā)展對外賣行業(yè)的重要性。陳龍站在時代潮流中,緊貼時代脈搏選擇研究對象,做到了與時代同頻共振。新青年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強大助推力,理應追隨時代浪潮,勇做時代“弄潮兒”,避免刻舟求劍,故步自封。
做時代青年,應樹立求真務實的精神,做時代的“扎根人”。陳龍為寫成博士論文,做了5個月的外賣騎手,親身體驗外賣服務在互聯網控制下的流程。正是這樣,他的論文才是真實有效的,“實踐出真知”即是這個道理。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在發(fā)明青蒿素的過程中就曾在自己身上實驗,雖風險巨大,但最終獲得了豐厚的成果,她用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將理論化為實踐。
青少年也應如此,不做理論知識的空想家,要做求真務實的實踐家。
做時代青年,應樹立艱苦奮斗的精神,做時代的“老黃?!薄FD苦奮斗,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精神。從神話里的“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到中國共產黨探索的“井岡山精神”到新中國的“塞罕壩精神”“鐵人精神”,都是艱苦奮斗品格的具體展現。
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時刻,青年人都要如陳龍一般做時代的“弄潮兒”,樹立求真務實的精神,發(fā)揚艱苦奮斗的品質,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中國精神在神州大地上擲地有聲!
評點:文章立意精準,對材料的分析始終緊扣青年實踐和兩個百年交匯點的時代大背景展開,做到了個人與時代的“小大之辯”。結構嚴謹,三個分論點——緊貼時代、求真務實、艱苦奮斗,順次展開,條理分明。援引屠呦呦、井岡山精神、塞罕壩精神、鐵人精神等一系列典型事例,內容翔實,說服力強。
(編輯: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