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昕睿,李璐璐,穆英麗,王子璇,郭曉玉,解 佳,王學靜,2★,陳立功★
(河北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 071001;2.河北省畜牧獸醫(yī)研究所 071000)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俗稱“豬藍耳病”,以懷孕母豬的繁殖障礙(流產、產死胎、產木乃伊胎、產弱仔)和仔豬的呼吸困難為主要臨床特征。目前我國流行的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以美洲型為主,歐洲型毒株檢出較少;豬病臨床上形成了經典毒株、高致病性毒株、類NADC30毒株及歐洲型毒株等并存的局面。PRRSV已成為對我國養(yǎng)豬業(yè)危害較大的病原之一。副豬嗜血桿菌病是由副豬嗜血桿菌引起的以發(fā)熱、呼吸困難、運動障礙等為特征的傳染病,是豬場中較為常見的、危害日漸嚴重的疾病。2020年11月,河北某養(yǎng)殖場保育豬發(fā)病,主要表現為發(fā)熱、皮膚發(fā)紺、咳嗽、腹式呼吸、消瘦、零星死亡等。為了精準防控豬病,對病豬進行了臨診癥狀觀察、剖檢病理變化觀察、病毒分子生物學診斷及細菌學診斷,初步判定該場的保育豬發(fā)生了PRRSV與副豬嗜血桿菌的混合感染,現將診斷情況總結如下。
據豬場管理人員介紹,發(fā)病豬為該場保育仔豬,于2020年11月底開始表現發(fā)燒、咳嗽、皮膚發(fā)紫;發(fā)病后使用氟苯尼考等藥物治療,但病豬病情未見明顯改善。發(fā)病后1周時發(fā)病率達到35%,死亡率為5%。
初期病豬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部分病豬耳部、臀部皮膚發(fā)紫,伴有咳嗽癥狀;病豬體溫達40.1℃~41.5℃左右。發(fā)病1周后部分病豬可見前肢或后肢關節(jié)不同程度腫脹,起立困難,并開始出現腹式呼吸、被毛粗亂、體重下降,偶見神經癥狀,有的病豬開始死亡。
對3頭發(fā)病、死亡仔豬進行常規(guī)病理剖檢,病變總結如下:仔豬消瘦(1/3);耳部或臀部皮膚發(fā)紫(2/3)。淺表淋巴結腫大,切面為灰白色(1/3),或淺表淋巴結見出血(2/3)。心包腔輕度積液(1/3),心外膜與心包之間見灰白色、絲狀纖維素樣分泌物(1/3);肺臟局部見灰白色膜狀纖維素樣分泌物(1/3),或尖葉和心葉顏色呈紫紅色、質地堅實(2/3),局部有灶狀肺氣腫(1/3)。腹膜下、肝臟、脾臟表面見絮狀黃白色纖維素樣分泌物(1/3)。肝臟局部呈土黃色(1/3)。腎臟呈土黃色,散在針尖大出血點(1/3)。左后肢腫脹關節(jié)腔打開后流出黏稠分泌物(1/3)。其他器官未見肉眼可見病變。
取剖檢豬肺臟、脾臟等組織,及時送實驗室;按常規(guī)方法進行病料的研磨與離心。按病毒RNA/DNA抽提試劑盒說明書提取離心后上清液中病毒RNA和DNA。提取RNA經反轉錄得到cDNA。取cDNA和DNA分別進行PRRSV和豬圓環(huán)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type 2,PCV 2)的PCR擴增。PCR產物經 2%瓊脂糖凝膠電泳,結果表明本次采集的豬病料呈PRRSV陽性(圖1),呈PCV 2陰性(電泳圖略)。
圖1 PRRSV PCR產物電泳結果
取病豬心包液、關節(jié)腔分泌物等分別接種于TSA平板、麥康凱瓊脂平板和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銨瓊脂平板,37℃培養(yǎng)48h,麥康凱平板和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銨瓊脂平板均未見細菌生長;TSA平板厭氧培養(yǎng)后可見邊緣整齊、稍突起、表面光滑濕潤、針尖大小、圓形菌落。代表性純化單菌落經革蘭氏染色、鏡檢,結果可見分離菌為革蘭氏陰性、無芽孢、具有多形性(單個球桿狀、長的及絲狀)菌體。根據細菌培養(yǎng)和染色鏡檢結果,可初步判斷該細菌為副豬嗜血桿菌。用紙片擴散(K-B)法檢測該副豬嗜血桿菌對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林可霉素、慶大霉素、新霉素、恩諾沙星、多西環(huán)素和紅霉素等8種抗菌藥物的敏感性。藥敏試驗結果表明,副豬嗜血桿菌對慶大霉素、新霉素和多西環(huán)素均高敏;對氟苯尼考低敏;對其余4種藥物均耐藥。
據了解,該豬場發(fā)病保育豬群接種過豬瘟疫苗和偽狂犬疫苗。根據以上臨床診斷和實驗室診斷結果,初步判定該豬場保育發(fā)生了PRRSV與副豬嗜血桿菌的混合感染。
目前對PRRS沒有特效藥物可以治療。因此,在控制PRRS方面,應做好以下工作:
及時清除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嚴格執(zhí)行引種前檢疫和新引進的PRRSV陰性種豬的隔離制度;建議徹底實行全進全出,至少要做到產房和保育兩個階段的全進全出。淘汰發(fā)病豬;隔離飼養(yǎng)感染PRRSV后康復仔豬;育肥出欄后圈舍及用具及時徹底消毒再使用。應做好冬季的通風與保溫工作,經常消毒,防止PRRSV的空氣傳播。加強PRRS血清學和病原學方面監(jiān)測,及時做好PRRS預警。有條件情況下,在對PRRSV序列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決定是否接種PRRS疫苗。在疫苗毒株與流行毒株序列高度匹配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接種疫苗來預防PRRS,否則不予考慮接種PRRS疫苗。
平時豬場應重視消毒與豬舍衛(wèi)生工作。加強仔豬飼養(yǎng)管理,冬季寒冷季節(jié)要注意增強豬只得抵抗力,減少應激反應。因副豬嗜血桿菌血清型較多,目前尚無一種滅活疫苗同時對豬所有的致病菌株產生交叉免疫力。常發(fā)病豬場可以考慮使用副豬嗜血桿菌多價滅活苗,或用自家苗接種健康仔豬。為控制本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耐藥菌株出現,應進行藥敏試驗,科學使用抗菌藥物,以免貽誤治療該病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