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之后,雖然天氣依然悶熱不已,但已開(kāi)始逐漸變得干燥。若不及時(shí)滋陰潤(rùn)燥的話,身體就易被燥邪侵襲,出現(xiàn)口干咽燥、咳嗽少痰、大便干結(jié)、小便短少、皮膚干燥等癥狀。此時(shí),吃一些滋陰潤(rùn)燥的食物,如百合、山藥等,可適當(dāng)緩解秋燥癥狀。下面推薦幾款潤(rùn)燥藥膳,既營(yíng)養(yǎng)美味,又有養(yǎng)生保健、輔助治療疾病的功效,適合在秋季食用。
百合蓮棗粥
材料:鮮百合40克(干品減半)、蓮子30克(含蓮子心)、大棗10枚、炙甘草5克、粳米60克。
做法:蓮子、大棗用溫水浸軟,將甘草用紗布包好,一同入鍋煮。煮至蓮子半熟,取出紗布包。再加大棗、粳米大火煮沸,沸后加百合轉(zhuǎn)小火煮爛即成(如使用干百合,需用溫水浸軟后再煮)。粥成可酌加白糖調(diào)味。早晚分服,溫?zé)崾持?/p>
杏仁蘋果豆腐羹
材料:豆腐3塊、杏仁20粒、蘋果1個(gè)、鮮冬菇4朵。熟植物油、鹽、白糖、水淀粉適量。
做法:豆腐洗凈,切塊;鮮冬菇洗凈,切碎;杏仁洗凈;蘋果洗凈,去皮、核,切粒。鍋中放入冬菇碎、杏仁、蘋果粒、豆腐塊和適量水煮沸,調(diào)入熟植物油、鹽、白糖、水淀粉,制成豆腐羹即可。
山藥枸杞粥
材料:生山藥200克、白米30克、酸棗仁5克、枸杞30克。
做法:將生山藥洗干凈去皮并切成塊狀,將白米淘洗干凈;將酸棗仁洗干凈稍微搗裂后用棉布袋裝好。先下白米、山藥以及酸棗仁布袋熬粥,待粥煮至七分熟的時(shí)候,加入枸杞,再燜透即可食用。
西芹南瓜炒百合
材料:南瓜500克,百合2個(gè),西芹1根,大蒜1個(gè),食用油、食鹽適量。
做法:將西芹洗凈,斜刀切片后備用,大蒜切片,南瓜去瓤去皮后切片,百合洗凈掰開(kāi)備用。鍋中燒少量水,水沸后將百合倒入沸水中焯燙后撈出,沸水倒掉,另取清水煮沸,下入南瓜片焯燙,燙熟后撈出控干水備用。炒鍋中下油,油至五成熱后下入蒜片炒香,再倒入西芹片大火翻炒,翻炒約1分鐘后倒入南瓜片繼續(xù)翻炒,將南瓜西芹炒熟以后再倒入百合翻炒,加入少量食鹽調(diào)味即可盛盤食用。
鴛鴦山藥泥
原料:鮮山藥500克、桂花鹵35克、白糖20克、熟豬油50克、莧菜汁30克。
制法:山藥洗凈,削去外皮,裝入盤內(nèi),上籠用旺火蒸至酥爛,取出放在砧板上,用刀拍成泥。取鍋置中火上,用植物油滑鍋后加入少量豬油,燒熱后倒入山藥泥煸炒,邊炒邊將豬油沿鍋邊淋入,至山藥水分收干時(shí),放入桂花鹵、白糖繼續(xù)推炒,使山藥泥、白糖、豬油混合均勻,起鍋將一半的山藥泥裝入盤內(nèi)一邊,擺成魚(yú)形。再將鍋內(nèi)剩下的一半山藥泥和莧菜汁炒勻,裝入盤子的另一邊即成。
(本刊編輯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