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古典園林設(shè)計的造景手法探究

      2021-09-24 08:01梁唐樂然
      藝術(shù)科技 2021年15期
      關(guān)鍵詞:中國古典園林蘇州園林

      摘要:中國古典園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中,蘇州園林更是一顆璀璨明珠。中國古典園林的造景手法是將分散的園林細部串聯(lián)、呼應(yīng)與互動,是應(yīng)運而生的、和諧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本文以蘇州園林為例,探究中國古典園林的造景手法,分析其令人驚嘆的造園四技“抑”“借”“漏”“框”和意蘊豐富的造園特點,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追求廣袤無垠的自然原貌,傳達主人的精神圖景與審美情趣,蘊含著深刻的文化意境與價值內(nèi)涵,也為建設(shè)更具有中國特色的現(xiàn)代園林提供了借鑒。

      關(guān)鍵詞:中國古典園林;造景設(shè)計手法;蘇州園林

      中圖分類號:TU98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5-00-03

      1 基本情況

      蘇州園林是中國古典園林的代表之一,江南文化賦予其婉轉(zhuǎn)清麗的文化氣質(zhì),天然淡雅的素麗之美。“抑”

      “借”“漏”“框”[1]等中國古典園林造園手法巧妙地將一些獨立的元素如建筑、山石、理水、花木等串聯(lián)起來,使拓撲精妙的空間結(jié)構(gòu)與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融合呼應(yīng),在一花一木中展現(xiàn)師法自然的空間關(guān)系和富有節(jié)奏的空間序列,展現(xiàn)了目標一致、意境豐富的整體之美,以達成使觀者感到“天地自然與我”[2]合一的效果。從動靜、虛實、曲直與文化意蘊等多方面構(gòu)建豐富的層理空間,賦予人歸屬感與視覺趣味性,營造出“小橋流水人家”的空靈詩境,展現(xiàn)前人澄懷觀道、靜照忘求的淡泊與本真;咫尺木林間蘊含著厚重深刻的人文價值與文化內(nèi)涵,在審美主客體的交融中得以升華,最終進入更高的審美境界。

      2 蘇州園林設(shè)計的造景手法類別

      蘇州園林作為中國古典園林的典范,其造景手法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與研究價值[3]。蘇州園林設(shè)計的造景手法主要分為障景、借景、漏景和框景。

      2.1 障景

      障景又稱抑景,采用實障與虛障劃分、隔離園景[4],抑制游客視線,實現(xiàn)空間轉(zhuǎn)換,增強景物的感染力。實障隔斷山石障、土丘障等,虛障隔斷脈運,雖斷,但有潛氣內(nèi)轉(zhuǎn),氣韻綿延流動,如花木障、綠籬障等。障景是一個過渡與一種引領(lǐng),通過先藏后漏、欲揚先抑,以障丑顯園美,以斷求活,達到北宋歐陽修詞作《蝶戀花》中“庭院深深深幾許”[5]的美學效果。位于蘇州園林拙政園西南角的小滄浪采用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黃石假山作為入口障景分隔遠香堂,形成相互滲透而又獨立的庭院;園東南隅的枇杷園和海棠春塢分別取自園內(nèi)遍植的枇杷和海棠,實障云墻隔斷前者,虛障花墻使后者既隔又透、似斷非斷[6]。

      2.2 借景

      《園治》有言:“園林巧于因借,精在體宜。”借景分為鄰借和遠借等。鄰借,即借用鄰近之景;遠借,即借用距離較遠的景物。借他景進行園林景觀要素組合,組織空間序列,收無限于有限之中,達到強化景深的藝術(shù)效果。留園中冠云樓(見圖1)遠借虎丘塔,舒嘯亭遠借天平與靈巖勝境[6]。拙政園中滄浪亭(見圖2)外水內(nèi)借,借靜水迎滄浪,使滄浪亭與靜水遙相呼應(yīng),形成“荒灣野水氣象古,高林翠阜相回環(huán)”的迷人風貌,長廊院壁的漏窗連接園內(nèi)外的風景,布局借用一部分外景,通過復廊組織滄浪和與靜水之間的空間層次,連接墻外之水與墻內(nèi)之山[7]。

      2.3 漏景

      漏在于通,通透而活絡(luò),起泄景、引景之能[8]。漏景(見圖3、圖4)即透過花窗、枝干等攝取湖光山色,猶如霧里看花,若實若虛,若隱若現(xiàn),“妙在含糊”,富有中國古典美學的含蓄美。植物的鮮亮與靈動彌補建筑的呆板與笨重,增添勃勃生氣。高低交錯,曠奧融合,形成虛幻景深[9]。漏景是將無限的景與境融于有限的范圍之中,使山石流水、亭臺樓榭可無孔不入地滲透到空間聯(lián)系中,時時有景,處處得景,突破空間地域的束縛,蘊含了更多超脫于實景之外的精神撫觸和文化印記。漏景使得花窗等不再是孤立、無語的園林元素。除過渡空間之外,花窗、墻面與漏景形成有機整體,“結(jié)成全幅流動的虛靈的節(jié)奏”。角角虛臨中,保持園林的視覺完整性,將視覺空間效果由內(nèi)及外,滿園春色皆可通游。

      2.4 框景

      利用構(gòu)筑物或者植物有選擇性地框嵌一隅之景,以墻為紙,以景為繪,平淡間合成飄逸空靈的山水畫。門是中國古典園林空間結(jié)構(gòu)中不可取代的元素之一。框如容器,云煙林竹、奇卉異草、往來游者,一切皆可收于框中,融合成一幅嶄新的畫卷。鏤空的門在形式上就具有隱性的美。“于無景處求景,無聲處求聲,動中求動,不如靜中求動。景中之景,園林之大鏡、大池也,皆于無景中得之”[10],廣袤無垠的世界就蘊含在這一枝枯木、一拳頑石之中,向外延展“象外之象”,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空白美的美學精髓。蘇州園林的洞門在外形上頗有特點,如滄浪亭寶瓶形洞門、葫蘆形洞門等。芹蘆小院院墻三面門洞,兩面可用,一面門洞賞景觀物,但無法進入?;镜孽r綠,墻體的潔白,兩種顏色于虛處映襯交融,如清風拂面,朗潤明澤,在光與影中獲得更強的視覺刺激與色彩體驗[11]。

      3 蘇州園林設(shè)計的造景手法特征

      蘇州園林通過運用“抑”“借”“漏”“框”等中國古典園林造園手法將園林空間的結(jié)構(gòu)元素融于一體,悄無聲息地表現(xiàn)出中國古典園林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生、以曲為美、以景言志、以小見大、護妙叢生的藝術(shù)特征。由有限推及無限[12],江河的浩瀚與山川的逶迤在這一方小小的天地中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13]。

      3.1 動靜結(jié)合

      水動則園動。水作為拙政園的核心載體和重要紐帶,其縱橫交錯,與水面上的亭臺橋廊等建筑相互呼應(yīng),水光淼淼,在一片靜景之中尋得長橋臥波,宛若蛟龍的動態(tài)之感。蘇州拙政園中的松風閣通過聽覺來傳達自然的魅力[14]。世間萬物皆有靈,“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的鳥鳴聲,“水何澹澹”的江海濤浪之聲,“劍起星奔萬里誅”的狂風驟雨之聲,聲景[15]活潑而富有韻致,乃通幽中的熱烈,在靜態(tài)之中創(chuàng)造一個笙鼓齊作的世界。此外,游人觀景亦分動靜兩種,長廊、橋梁、路徑等精妙連接相對獨立的靜觀賞點,如遠香堂、倚玉軒等[16],使景觀得以拉伸,大大增強園林景致的縱深感,構(gòu)成動態(tài)與靜態(tài)相交的觀景方式,形成和諧完整的景觀體系,生動體現(xiàn)園林的內(nèi)在景觀價值。動靜賞景模式結(jié)合得越頻繁,景觀層次就越多樣,富有流動感和飄逸感。

      3.2 虛實相生

      虛從實出,實自虛來,一實一虛,虛實相生,至虛之處亦有至實之感。獅子林的暗香疏影樓與問梅閣遙相呼應(yīng)[17],憑欄登高,林逋筆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絕妙美景躍入眼簾。月色之中,梅花稀疏的枝影橫斜于清淺的水面,一泓碧水,錯落枝葉,無形而香,隨風而至。在一虛一實中,為觀賞者留下淵深而豐富的遐想,展現(xiàn)了建造者別具一格的審美情趣,令人回味無窮。拙政園中的滄浪池邊楊柳依依[18],亭閣廊橋漫衍縹緲,倒映池中的云林孤峰空茫迷遠?!翱~緲營丘水墨仙,浮云出沒有無間”,景物儼然天然的幕簾,給人一種“隔水看花,隔簾看月”的美感。景皆實,意皆虛,實景虛意,精澄悠然[19]。

      3.3 以曲為美

      錢梅熹《履園叢話》:“造園如作詩文,必使曲折有致。”曲勝過直。人們通過迂回曲徑等精妙的空間形態(tài)以達婉曲,重新呈現(xiàn)自然之貌,增添豐富的空間層次,無形中形成層疊交錯的形態(tài)對比,舊空間層層消逝,新空間疊疊鋪展,賦予游客“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趣味體驗,獲得花木虧避、曠奧交替的空間感官效果[20]。蘇州園林的路徑在曲折中串聯(lián)貫通,首尾相環(huán)。正所謂“因景設(shè)路,因路得景”,要素與引導相互依存、相輔相成,路徑的變化曲折往往使游園體驗趣味叢生、回味無窮。從留園園門進入后,視覺停滯于一幽深的曲廊小院。直抵枝木交柯一處,體驗范圍略為擴大。遠處的山石花木、亭榭樓臺在漏窗的間隙間影影綽綽。復行數(shù)十步,來到鎖綠軒林叢山池處,格外開闊明亮,從視線到心理皆豁然開朗[21]?!凹偕酵鯂豹{子林雄渾起伏,布滿奇峰怪石,忽而相向而上,忽而背道而下,移步易景,峰回路轉(zhuǎn),回味無窮。江南古典園林的水景通常采用以曲鋪方、似方若曲的理水方法,在略顯呆板的方形中滋生出曲意之趣[22]。

      3.4 以景言志,以小見大

      中國古典園林造景中的一景一物猶如縮影,投射出深刻的人文底蘊與文化內(nèi)涵,隱喻著主人的精神圖景和審美意境。蘇州園林面積有限,想要囊括天地,需將園中之貌賦予植物要素。四時之景,皆有不同[23]。植物色澤相近,熨帖而平和,差異顯著則熱鬧而鮮活。除此以外,植物的配置選擇更是展現(xiàn)了返璞歸真的道家思想和倡導仁義禮智信的儒家思想[24]。拙政園中聽雨軒內(nèi)荷花漣漣(見圖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婉轉(zhuǎn)清麗,淡然高雅,映襯了主人堅持操守、絕不同奸人沆瀣一氣、同流合污的高潔品質(zhì)。倚玉軒、湘筠塢中的竹林“未出土時先有節(jié),便凌云去也無心”,“居必有竹”[25]展現(xiàn)主人“清華其外,淡泊其中、遁世脫俗”的精神境界。通過一花一木描繪出一幅幅個人精神圖景,表達超脫于世俗的人生追求,心無涯則境無垠,意境之韻園中橫生。拙政園借用晉代潘岳《閑居賦》中“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一句,取名“拙政”[26]。滄浪亭以滄浪為意,融滄浪之意于園中,呈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景觀風貌,據(jù)屈原之典,追求遇治則仕,遇亂則隱的人生態(tài)度。滄浪,一個獨特的文化符號,蘊含著“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的深刻人生哲理。“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園林主人在山水之間縱情遣懷,“安于沖曠,不與眾驅(qū)”,終可“笑閔萬古”[27],使拙政園水木清華、聞名天下。

      3.5 護妙叢生

      山之妙在擁樓,樓之妙在納山[28]。映成氣求,此“護妙”之所以得名也,乾隆如是說。護妙即為一種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而產(chǎn)生映襯之美的共生雙方,它們不可孤立分隔,而是形成一個完整協(xié)調(diào)的系統(tǒng)整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中國園林造景設(shè)計將自然之景與人文底蘊通過迥異的手法進行巧妙融合,山石花木與亭臺樓閣交織相襯,梅竹菊蘭等文化元素點綴組接,操守品質(zhì)與審美層次無聲融于一花一木,處處相異卻又和諧共生,容納須彌,煥發(fā)出和諧統(tǒng)一的整體之風。人與自然的協(xié)調(diào)與共、相輔相成也展現(xiàn)了“天人合一”[29]的中國古典美學思想,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有限的個體與生命不息的宇宙緊密結(jié)合,富有獨特的精神魅力。

      4 結(jié)語

      一卷代山,一勺帶水,能否以小見大,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表現(xiàn)無垠的自然原貌與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是對設(shè)計者的核心考驗。在微縮景觀中,通過對中國古典園林造園手法的運用,結(jié)合審美理論與美學思想,使天地自然與我形成一個生命共同體,以達山嵌水的最佳成景態(tài)勢傳達古人的精神內(nèi)涵與中華民族的文化意蘊,假山水之貌,得生命真趣,抒人生共鳴。中國古典園林的造景手法也為現(xiàn)代園林設(shè)計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意義,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結(jié)合,將人文精神價值融入設(shè)計理念,促進自然的回歸與生態(tài)文明的和諧發(fā)展,增添人們的幸福感與歸屬感。

      參考文獻:

      [1] 劉明珠,祝遵凌,孔德金.枯山水在南京牛首山景觀設(shè)計中的應(yīng)用[J].大眾文藝,2019(14):58-59.

      [2] 黃淇麟,祝遵凌.文化要素在城市街道景觀設(shè)計中的運用研究[J].設(shè)計,2019(04):54-55.

      [3] 何融,祝遵凌.淺析生產(chǎn)性景觀及其在城市公共空間的應(yīng)用[J].大眾文藝,2019(23):69-70.

      [4] 李金頤,王小檸,祝遵凌.從止園看常州園林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J].大眾文藝,2019(23):265-266.

      [5] 井潔,汪凡琦,祝遵崚.城市街道柔性空間景觀提升研究[J].美術(shù)教育研究,2019(06):50-51.

      [6] 陳晨,祝遵凌.青銅文化在城市雕塑景觀中應(yīng)用研究——以安徽銅陵城市雕塑景觀為例[J].設(shè)計,2019,32(15):152-154.

      [7] 圣倩倩,高順,顧舒文,等. CO2濃度升高對植物生理生化影響的研究進展[J].西部林業(yè)科學,2021,50(3):171-176.

      [8] 圣倩倩,戴安琪,宋敏,等. NO2脅迫下兩種鵝耳櫪的光合生理特性變化[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5(2):10-16.

      [9] 圣倩倩,何文研,劉宇陽,等.植物生理信息監(jiān)測技術(shù)的研究進展[J].西部林業(yè)科學,2020,49(6):8-15.

      [10] 圣倩倩,徐晶圓,宋敏,等. NO2脅迫下38種園林植物的形態(tài)傷害指數(shù)分析[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20,40(12):151-158.

      [11] 圣倩倩.風景園林植物學沉浸式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藝術(shù)科技,2020,33(23):15-16.

      [12] 圣倩倩.“園林植物應(yīng)用”課程“五位一體”科教融合教學模式的探索[J].中國林業(yè)教育,2021,39(1):62-64.

      [13] 張慧會,曾瑩,圣倩倩,等.不同三角梅品種苞片色素成分分析[J/OL].分子植物育種,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6.1068.S.20210518.1739.022.html,2021-08-23.

      [14] 徐晶園,圣倩倩,王偉希,等.南京典型城市道路植物多樣性與土壤因子的耦合關(guān)系[J/OL].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2.1161.S.20210607.1659.003.html,2021-08-23.

      [15] 陳晨,祝遵凌.聲景在中國傳統(tǒng)園林景觀中的應(yīng)用研究[J].美術(shù)教育研究,2019(13):91-92,95.

      [16] 張丹,圣倩倩.中國古典美學思想在現(xiàn)代園林設(shè)計中的運用——以泰州梅園為例[J].設(shè)計,2018(22):96-97.

      [17] 圣倩倩,祝遵凌.南京市7種適生彩葉植物抗NO2能力研究及其應(yīng)用[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8,38(8):81-88,

      [18] ??孜酰ベ毁?舟山新木姜子幼苗在室內(nèi)外生長節(jié)律的對比分析[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8,37(05):69-72.

      [19] 汪凡琦,井潔,祝遵凌.隱藏式儲蓄空間在室內(nèi)設(shè)計中的應(yīng)用研究[J].家具與室內(nèi)裝飾,2019(03):26-27.

      [20] 劉聰,祝遵崚,馬朋.古典園林的空間思維意識——大觀園景象構(gòu)成解析[J].美術(shù)教育研究,2019(22):78-79.

      [21] 李豐旭,祝遵凌,蘇燕萍.多齡互動——基于親子樂園的游憩空間設(shè)計[J].大眾文藝,2019(14):81-82.

      [22] 王奕,祝遵凌,朱仙美.地域振興:從浦口火車站到筑波科學城[J].藝海,2020(4):156-157.

      [23] 鐘巧紅,祝遵崚.南京瞻園植物配置分析[J].美術(shù)教育研究,2019(22):76-77.

      [24] 丁聰,唐睿,祝遵凌.地域文化特色城市街道景觀設(shè)計研究——以南京長江路為例[J].美術(shù)教育研究,2019(15):92-93.

      [25] 李豐旭,祝遵凌.紀念性景觀空間與場所精神研究[J].大眾文藝,2019(23):93-94.

      [26] 劉映遙,祝遵崚.商業(yè)空間設(shè)計中的色彩個性化表現(xiàn)[J].美術(shù)教育研究,2019(20):60-61

      [27] 史欣冉,祝遵凌.南北山水畫地域性研究[J].美術(shù)教育研究,2020(2):54-55.

      [28] 李豐旭,祝遵凌.社會學視角下的19世紀法國印象主義繪畫[J].美術(shù)教育研究,2020(10):22-23.

      [29] 李豐旭,祝遵崚.“嬗變”——古典園林意境影響下現(xiàn)代景觀的繼承與發(fā)展[J].美術(shù)教育研究,2019(14):66-67,70.

      作者簡介:梁唐樂然(2001—),女,江蘇南京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中國古典園林文化。

      猜你喜歡
      中國古典園林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景致與情思”課程設(shè)計
      蘇州園林修復面貌之謎
      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咫尺之內(nèi)再造乾坤
      淺析蘇州園林的留白藝術(shù)
      蘇州園林對城市景觀設(shè)計的啟示
      中國古典園林漏窗的藝術(shù)應(yīng)用
      行唐县| 廉江市| 林口县| 中江县| 万盛区| 隆尧县| 邓州市| 兰溪市| 盖州市| 安国市| 武穴市| 三都| 蓝田县| 翁源县| 乳源| 颍上县| 东方市| 崇明县| 定襄县| 西乌珠穆沁旗| 疏附县| 乡宁县| 雷波县| 平罗县| 德惠市| 桐庐县| 平阴县| 中阳县| 广汉市| 博野县| 科技| 兴国县| 邳州市| 栖霞市| 全南县| 忻州市| 班戈县| 萨嘎县| 建宁县| 漳平市| 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