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梓燁
王樹增所著的《長征》我已看了兩遍,初讀震撼之極,讀后時時想起,一切都歷歷在目。
1934年,由于各種原因,中國工農紅軍陷入了極大的困境。為了保存實力,堅持斗爭,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做出重大決策,帶領工農紅軍進行戰(zhàn)略轉移以牽制敵人,由此拉開了聞名于世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紅軍從瑞金出發(fā),跨越了中國15個省份,20多條巨大的山脈,其中還有雪山和草地,渡過了30多條河流,歷時3年,紅軍最終到達了陜甘寧蘇區(qū),建立了自己的革命根據地。
長征是宣傳隊。長征宣傳支持共產黨,宣傳反抗國民黨。因為長征,更多群眾擁護共產黨,支持共產黨,加入共產黨。群眾信黨,自然幫助黨。當中國共產黨人提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主張時,這種基礎讓中國共產黨受到了全國大多數民眾的信任和擁護,并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添上了多一份保障。長征,宣傳不畏艱險,不畏死亡,不畏一切困難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可以打動群眾,可以聚集民心,可以鞏固軍心。長征所宣傳的精神一直流傳至今,讓現在的共產黨人也像先輩們一樣,為黨,為國,為民,為和平所努力,甚至付出生命。所有在長征路上倒下的官兵,都值得被尊重,被銘記。他們心里無不向往美好,遠離苦難,這種向往令他們不畏艱險,前赴后繼,舍生忘死。只是,他們倒下的時候,都年輕得令人心痛不已。
長征是播種機,播下紅色的種子。紅色的種子傳了一代又一代,一直到我們。無數后來者繼承父輩的遺志和精神,為黨,為國,為民做貢獻,付出自己的青春,或是一生。他們?yōu)榱私ㄔO祖國,奮發(fā)圖強,建設中國;為了人民,潛心鉆研:從兩彈一星到現在的“天問一號”、“祝融號”,高產的雜交水稻,救命的新冠疫苗等等。祖輩、父輩教我們愛黨,向黨,繼承黨。先輩打下江山,祖輩建設江山,父輩改變江山。而我們,則要發(fā)展,強大,鞏固江山,繼承先輩的遺愿,讓我們的江山變得更強大,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之夢!
回首長征,我們始知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什么是不屈的意志,什么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支軍隊的英雄主義。長征是中國獻給世界的壯麗史詩,將永載人類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