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梓程
“黛玉葬花”是《紅樓夢》里流傳最廣泛,幾乎人人皆知的故事。眾人認為黛玉多愁善感,有些癡情,可我卻認為這里反映了黛玉高潔的品格。她自喻“落花”,表示了她住所不定,沒有親人的孤獨。
讀到“一年三百六十一,風刀霜劍嚴相逼”我眉頭緊蹙,感受到黛玉寄身貫府,無依無靠,受人壓迫的那種自卑之情,被作者寫得入木三分。我在讀“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時,窗外吹過一陣和風,一片落葉飄了過來,勾起我的思緒,引得我深深地被感染了,不由得落下淚來,這可能是身為少女的我感同身受的表現(xiàn)吧!回首如今,我們不用借物就可以表達自己自傷自憐之意??蛇^往,林黛玉只可以借“花”抒情,心事無處訴說,也不能求“家人”為她做主,難道我們不應該為黛玉悲嘆嗎?我忽然對黛玉的同情又加深了一分。
我從“你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從“收”可見黛玉十分憐惜桃花,也自嘆自己命運凄苦,充分反映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與悲慘的身世,也表現(xiàn)了黛玉孤傲的品格。
讀完這篇文章,我掩卷沉思,輕輕合上書本,苦思良久,眠角泛起了淚花,難怪黛玉被一代又一代人稱為“一代傾城逐浪花,”確實動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