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影
“打折啦!同學們快來看一看??!”
小曼和好朋友萌萌手拉著手,一起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她們聽見街邊一家文具店傳來叫賣聲,好奇地走過去看。
文具店的貨架上放著所有今日降價打折的商品。有一本厚厚的字典,原價是50元,現(xiàn)在只需要40元;有一把折疊尺子,原價是20元,現(xiàn)在只需要18元;有一本筆記本,原價是10元,現(xiàn)在只需要6元;還有一個美羊羊卷筆刀,原價是3.5元,現(xiàn)在只需要3元。
萌萌拿不定主意,抓耳撓腮地站在架子前:“哎呀,我想買尺子,也想買卷筆刀,到底該挑哪一個好呢?”
小曼建議道:“買尺子吧!原價是20元,現(xiàn)在只需要18元,一下子便宜了2元呢。卷筆刀只降了0.5元!”
萌萌想了想,搖頭說:“不要了,我還是買字典吧?!?/p>
“咦?”小曼撓了撓頭,實在捉摸不透好朋友的心思。
明明這字典更昂貴,打折力度也遠遠不如尺子和卷筆刀,她為什么突然就改主意了呢?
“買”這個行為需要考慮很多因素,比如買家的需求,花費的成本,貨物本身的價值,等等。只有當這些因素都在可接受的范圍內,人們才會掏錢買東西。這時候就引出了一個概念:需求價格彈性。
彈性我知道,丸子就有彈性,可以彈來彈去的!
你呀,就知道吃!價格彈性是經(jīng)濟學中的一個概念,用來描述商品的購買需求。
聽起來好厲害的樣子!那么價格彈性到底是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