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10月1日(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10月2日(1949年) 國際和平和民主自由斗爭日。每年這天,全世界多數(shù)國家都舉行和平示威,用和平力量來制止戰(zhàn)爭行為。
10月3日(2011年) 英國諾丁漢大學利用離子束蝕刻機在頭發(fā)上“雕刻”了世界上最小的元素周期表。
10月4日(1931年) 許多生態(tài)學家在意大利佛羅倫薩召開會議,正式提議設立“世界動物日”。他們的最初目的是希望借此喚起世人關注瀕危生物,慢慢才發(fā)展為關懷所有動物。
10月5日(1900年) 中國現(xiàn)代女作家冰心誕生,冰心原名謝婉瑩,著有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讀者》《櫻花贊》等。
10月6日(1887年) 20世紀著名建筑大師、城市規(guī)劃家勒·柯布西耶出生。他被稱為“現(xiàn)代建筑的旗手”“功能主義之父”。
10月7日(1993年) 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開幕。
10月8日(1955年) 科學家錢學森從美國歸來,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fā)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他是“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10月9日(1604年) 開普勒超新星首次被人發(fā)現(xiàn),編號SN1604。
10月10日(1985年) 古代印第安日晷遺跡被發(fā)現(xiàn)。據考證,公元900—1100年間居住在這一帶的克赫克雅印第安人就是用它來確定克赫克雅紀年中的重要日期。
10月11日(1957年) 世界上最大的無線電望遠鏡在英國約德雷爾河岸建成,用來跟蹤第一顆蘇聯(lián)衛(wèi)星。
10月12日(1952年) 中國人民志愿軍戰(zhàn)士邱少云為奪取敵占上甘嶺一線391高地,被敵燃燒彈引起的烈火燒身,壯烈犧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10月13日(1949年) 中國共產黨締造的、全國統(tǒng)一的少年兒童組織——中國少年兒童隊成立。1953年6月,中國少年兒童隊改名為中國少年先鋒隊,簡稱少先隊。
10月14日(1952年) 朝鮮戰(zhàn)場上甘嶺戰(zhàn)役開始。
10月15日(2021年) 第38個國際盲人節(jié)。國際盲人節(jié)又叫白手杖節(jié),是1984年世界盲人組織在利雅得會議上確定下來的。
10月16日(1964年) 中國自行制造的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
10月17日(2014年) 國務院設立首個“扶貧日”。 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了全面勝利!
10月18日(1910年) 由上海基督教青年會發(fā)起的首屆全國運動會,在南京南洋勸業(yè)場開幕。
10月19日(1996年) 我國第一艘熱氣飛艇“中華1號”在北京首飛成功。
10月20日(1992年) 甘肅建成世界上最長的引水隧道。
10月21日(1833年) 瑞典化學家諾貝爾誕生。他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fā)明,1895年,立囑將遺產的大部分(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將每年所得利息分為5份,設立諾貝爾獎,分為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文學獎及和平獎5種獎金(1969年瑞典中央銀行增設經濟學獎)。為了紀念諾貝爾做出的貢獻,人造元素锘(Nobelium)以諾貝爾命名。
10月22日(1936年) 紅軍長征勝利紀念日。
10月23日(1995年) 英國移植世界首例電動心臟。
10月24日(2018年)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大橋全長55公里,集橋、島、隧于一體,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10月25日(1971年) 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性勝利通過了23國提出的要求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lián)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的提案。這是我國在外交戰(zhàn)線上取得的一個重大勝利。
10月26日(1979年) 聯(lián)合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內羅畢宣布,全世界已經消滅了天花病。
10月27日(1966年) 中國首次發(fā)射導彈核武器試驗獲得成功。
10月28日(1902年) 《新民叢報》第18號發(fā)表了梁啟超的《進化論革命者頡德之學說》,文中首次提到馬克思及其學說。
10月29日(1889年) 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李大釗出生。
10月30日(1910年) 國際紅十字會創(chuàng)始人、首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杜南去世。
10月31日(1986年) 我國第一艘“極地”號科考船開始環(huán)球航行,在青島港拔錨啟航。整個航程二萬六千七百海里,穿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供稿:王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