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穎
【設(shè)計理念】
八年級學生在寫作方面有了一定的積累,大部分學生完成一篇合格的記敘文并不難,但要想寫出一篇立意深刻、較有文采的文章,則非易事。好文章要改。學會升格自己的文章,是提升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本節(jié)課圍繞“挖掘人物身上的閃光點”這一中心,通過例文評改的方式,讓學生明確文章需要呈現(xiàn)出某種“思想”或“觀點”;以《〈孟子〉三章》為例,指導學生遷移課內(nèi)知識,聯(lián)系時代和自身實際,深挖素材內(nèi)涵,升華文章情感。
【課堂實錄】
屏顯教學目標:1.明確考場命題作文中“文以載道”的作文觀;2.“點鐵成金”,在現(xiàn)有知識儲備和材料的基礎(chǔ)上,深挖所寫人、事的價值和意義,深化主題,升華情感。
(生齊讀。)
一、病文會診,集思廣益
師:上周我們寫的作文題是“想寫你的名字”,老師已經(jīng)批改完了。同學們視野開闊,既有寫自己身邊的凡人小事以表現(xiàn)親情、友情的,也有寫歷史名人、當代英雄的?!跋雽懩愕拿帧敝械摹跋搿?,是“寫”的原因,也應當是最令人感動,最能引發(fā)讀者共鳴的地方。要做到這一點,關(guān)鍵在于塑造一個生動飽滿的人物形象,挖掘出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但是能做到的同學卻不多。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這里有一篇文章比較典型,請同學們給它把把脈,說一說其中存在哪些問題。
原文:
想寫你的名字
看到黃文秀的種種事跡,我不禁油然而生一種欽佩之情。
黃文秀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原本能在一個大城市里選擇一份舒適的工作,過著幸福無憂的生活,但是,她卻選擇回到老家,在樂業(yè)縣百坭村擔任第一書記。當時我就產(chǎn)生一個疑惑:她為什么會這樣做?答案就是,讓更多的人走出大山,抬頭看見夢想的樣子。為此,她愿意將青春播撒在大山間。
黃文秀所在的村莊總共472戶人家,分布在11個自然屯,其中195戶是貧困戶,可想而知扶貧任務有多艱巨。為了盡快掌握各家各戶的詳細情況,黃文秀決定挨家挨戶上門走訪??墒菑V西多山路,有的地方眼瞅著就在對面,卻要上山下山走上幾十里。百坭村的山道上,從此深深印上了她的腳印。
黃文秀生活十分簡樸。這個愛美的姑娘換下時尚好看的衣服,選擇了一切從簡。然而村里如果誰家有困難了,她又總是第一時間出現(xiàn),匆匆遞上自己攢的錢,毫無保留地幫助他們。脫貧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她深知靠山吃山的道理,經(jīng)過仔細調(diào)研、集體討論,決定引進砂糖橘種植技術(shù)。她每日吃住在地頭,雙腳沾滿黃泥,把種植技術(shù)教給每一戶村民。為了打開銷路,她又幫著聯(lián)系電商,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將橘子送出大山。后來,她又帶領(lǐng)大家建起了沼氣池,讓家家戶戶通上了電。期間,她經(jīng)歷了風風雨雨,嘗遍了酸甜苦辣,但依然堅忍不拔,心系群眾,初心不改。
2019年6月16日晚,雨下個不停,天仿佛漏了。黃文秀在返回途中,突遇山洪。村民們的好書記永遠地離開了他們。
“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他人、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做出貢獻。”黃文秀曾這樣寫道。這個承諾,她做到了,并且比很多人做得更好。只是,她樂觀的笑容,永遠定格在了那個雨夜。
在全面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女性也是參與者、奮斗者、貢獻者,也可以大有作為。我雖然是個女孩子,但一點不比男孩子差。我也有遠大的志向。我要努力學習,將來考一所好大學,向黃文秀學習,心懷理想,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事業(yè)。
(生小組討論,師巡視點撥。)
生:這篇文章寫了黃文秀的一些事跡,選材充滿正能量,比起大部分寫爸爸媽媽、同學、老師的題材,讓人耳目一新。文章基本能夠做到文從字順,但是缺少精彩的描寫,文辭比較平淡。
生:我們小組也這樣認為。這篇文章的題材雖然選得不錯,但總感覺還差了一點什么,就只是在說別人的事情,和自己關(guān)系不大。作者沒有動情,太客觀了,有點像新聞報道。
生:老師,我們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從頭到尾寫的黃文秀的事跡和題目沒有關(guān)系,沒有扣題。
生:敘述人稱似乎也有問題。
師:同學們都有一雙慧眼。對比你們自己的文章,是否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呢?
(不少學生點頭。)
師:那么,該怎么解決呢?我們來討論一下。
(生小組討論。)
生:加一些扣題的語言,比如,“黃文秀,我想寫你的名字”,直接照應題目。
師:對的。語言也可以再優(yōu)美一些。
生:黃文秀的事跡我讀過,很令我感動,但是這篇文章中她的形象比較模糊。我認為可以增加刻畫人物外貌的語句。
(師點頭。)
生:還可以添加環(huán)境描寫。
生:黃文秀能夠回家鄉(xiāng)扶貧,真的了不起,但是我們還是不知道怎樣去表現(xiàn)她的精神品質(zhì)。雖然她是我們同時代的人,但除了表達崇敬之情之外,我們不知道還能怎么寫。
(生點頭。)
師:同學們談到的這幾點確實應該用心修改。你們的疑惑老師也明白了。這節(jié)課,我們就重點解決同學們的這些疑惑。現(xiàn)在,請大家結(jié)合咱們會診出來的問題,先自己動手修改這篇病文。
(生讀文,批注并修改。)
二、自主修改,積累經(jīng)驗
生:我修改了第四段?!懊刻欤藗兌寄芸匆娨晃灰轮啒愕那逍闩?,不知疲倦地行走在泥濘的道路上。你總是挨家挨戶,不厭其煩地慰問、幫助村民,了解他們的情況,為脫貧奔忙。風吹,日曬,你白皙的面龐染上了溫暖的黃土色。不用精致的妝容和華美的衣衫,你的善良與堅忍蕩漾在你的笑容中,那么美麗動人?!?/p>
(生鼓掌。)
師:這一部分改得好,黃文秀的形象更加清晰了。其實不難想象,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面對艱苦的工作,她的雙腳或許會因為走那么多路而磨出水泡,她的雙手或許會因為勞動而變得粗糙,她的聲音或許會因為過多的交流而變得沙啞。同學們可以沿著這一思路,再增加一些細節(jié)描寫,用文字描繪一個你心目中的黃文秀。
生:老師,我修改了結(jié)尾。“全面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需要每個人的努力。我們應該以黃文秀為榜樣,努力學習,為家鄉(xiāng)、為祖國做貢獻。我想寫你的名字——黃文秀。這名字就像燈塔,照亮了我的理想?!?/p>
師:請同桌來點評修改后的段落。
生:與病文的結(jié)尾相比,修改后的段落多了點題,升華了情感。但是,我感覺還是比較空洞,不走心。
(生笑。)
師:你有什么建議?
生:加一點名人名言——有志者事竟成。
師:引用的名人名言與所寫內(nèi)容結(jié)合緊密,能夠使文章增添文采。同學們平時要多積累。有修改開頭的嗎?
生:“你的名字是最芬芳的花朵——黃文秀。此刻,我想寫你的名字?!?/p>
師:你的修改用了開門見山的方式,既緊扣題目,又簡潔明了。那么,如何表現(xiàn)對黃文秀的崇敬之情呢?
生:我在結(jié)尾加了一段話,“你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你的名字,我永遠銘記”。
師:這樣修改,照應了題目,抒發(fā)了對黃文秀的崇敬之情。同學們,經(jīng)過剛才的修改,我們解決了病文中的部分問題,但在深化主題、升華情感方面,還需進一步提升。接下來,老師拋磚引玉。請同學們讀一讀老師修改后的文章,尤其注意紅色標注的地方,思考這樣改好不好,好在哪里;或者是否值得商榷,需要再次修改。(編者注:限于篇幅,以下僅呈現(xiàn)有調(diào)整處,其余部分略。)
教師升格文:
想寫你的名字
黃文秀,每當讀到你的名字,欽佩之情便油然而生。
……學有所成的你原本可以憑借這樣的學歷在城市中尋一份安穩(wěn)和富足,然而你卻選擇了回到家鄉(xiāng)……你為何要自找苦吃呢?當我讀完你那短暫卻璀璨的人生,我雖然懵懂,卻也似乎明白了什么……
……你不辭辛苦,事必躬親。所以,每次讀到你的名字,我的眼前都會浮現(xiàn)這樣的情景:清晨,你拄著一根木杖,撥開路邊掛著露水的雜草,抬頭看著山嵐間彌漫的晨霧,那里仿佛有說不清的困難在等著你。工作越久,你越覺得自己重任在肩,但心里有一個聲音在激勵著你要堅強、要忍耐。家鄉(xiāng)成就了你,你也要為家鄉(xiāng)盡力。
……
全面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那是我們共同守護的小康夢、中國夢?!吧倌陱妱t國強”,作為新時代的學子,從你的事跡中,我再次聽到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振聾發(fā)聵的聲音。你是無數(shù)正為這個夢想而奮斗的奮斗者的縮影,是我們青少年的好榜樣。
黃文秀,我想鄭重地寫下你的名字。你名字中的每一筆,都沉甸甸地濃縮著青春的赤誠與無悔的奉獻精神。你的名字,仿佛一縷曙光,溫暖了我們。
(生讀文章,批注并討論。)
三、授之以漁,凡文升格
生:老師的修改文,第一段引出黃文秀的名字加以點題,直接表達對黃文秀的欽佩之情;第二段中的“短暫卻璀璨的人生”,概括得特別準確;第三段從黃文秀的名字說起,寫眼前浮現(xiàn)的黃文秀工作的場景,人物形象躍然紙上,使我感受到黃文秀開展扶貧工作的艱苦以及她堅持不懈的毅力,讓我對她產(chǎn)生了欽佩之情。
師:飽滿的人物形象能夠喚起讀者的情感共鳴。在寫人記事類的文章中,我們應該在這方面多著筆墨,要將人物的事跡和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崇高精神聯(lián)系起來,去發(fā)掘人性的閃光點。這些閃光點,這些能夠引起我們共鳴的情感、思想,便匯集成“道”。文與“道”相輝映,才是一篇有深度、有嚼頭的文章。
(屏顯助讀資料:“文以載道?!本唧w內(nèi)容略。)
生:第三段的修改再次扣題;最后一段也照應了題目,抒發(fā)了對黃文秀的欽佩之情。開頭點題,中間扣題,結(jié)尾應題,文與題結(jié)合得更緊密,結(jié)構(gòu)也更緊湊。
師:你很善于總結(jié),點評也很中肯。點題、扣題、應題,大家學會了嗎?
(生點頭回應。)
生:原文最后一段說“我雖然是個女孩子,但一點不比男孩子差。我也有遠大的志向”,這樣的表述讓人覺得她對于女性的身份似乎有些……我不知道怎么說,就是覺得有些怪。但是改完以后,主題就變得明確了,立意也更顯深刻。之前我明白每個人都有這樣一份責任,應該向黃文秀學習,但是我說的都是大白話,不像老師寫得這么鏗鏘有力。
師:謝謝你的肯定。老師認同你的觀點。這樣有力的結(jié)尾,其實同學們也能做到。想要挖掘出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我們首先要做到理解人物,并從人物的事跡中去發(fā)現(xiàn)他的閃光點。我們可以這樣展開思考:原文強調(diào)“女孩子應當如何”這個表述讓人覺得不舒服,原因是什么?
生:男女平等。就像老師您在講《富貴不能淫》時說的,大丈夫、君子是對所有人的要求,不再是單指男子。原文的表述對女性有些歧視。
師:說“歧視”或許有些嚴重,但的確缺少了一點女性的自覺意識。我們無須刻意強調(diào)女性的身份,遠大的志向、社會的擔當是新時代對所有人提出的要求,是每一個人都應該身體力行的美德。其實,原文也聯(lián)系了自己要好好學習這樣一個道理,但是,同學們覺得原文在講黃文秀反哺故鄉(xiāng)、舍生忘死的時候,有沒有把她身上的可貴品格與精神充分挖掘出來呢?
(生搖頭。)
師:支撐著黃文秀這樣選擇并堅持的動力是什么?
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生:愛國主義情懷。
生:感恩的心。
師:瞧,我們用“為什么”來探尋人的行為動機,大家的思路就打開了。在反哺家鄉(xiāng)的過程中,黃文秀又表現(xiàn)出什么樣的品質(zhì)呢?
生:堅毅,不屈不撓。
生:百折不撓,吃苦耐勞,堅韌不拔。
生:樂觀積極。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每一個點都可以成就一個有力量的結(jié)尾。了解到這樣的黃文秀,被她崇高的精神品質(zhì)所打動,我們自然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F(xiàn)在,哪位同學能夠總結(jié)一下老師的分析思路?
(生思考。)
生:先了解人物事跡,探尋人物行為的動機,觀察事情發(fā)展過程中這個人表現(xiàn)出的一些精神品質(zhì),再擇取自己認同的部分加以吸收。
師:你的邏輯思維能力很強,相信你的作文一定可以寫得很好。每個人都受到某種人生觀、價值觀的支配,我們學習優(yōu)秀的人,就是以他們?yōu)榘駱?,去指導我們的人生。把?jīng)過自己理解的道理寫在文章中,就可以使文章言之有物,并自然地升華情感。那么,我們怎樣用分析黃文秀事跡的方法,舉一反三去審視我們所描述的人物呢?
生:觀察生活,讀課外書。
師:書籍浩如煙海,我們的精力有限。
生:可以從課本中學過的一些文章中去尋找。
師:這確實是我們的第一手材料。在剛剛學過的第六單元中,就有陶淵明、杜甫的詩,還有《〈孟子〉三章》,現(xiàn)在,我們就來舉一反三。請同學們在陶淵明、杜甫之前各加一個形容詞。
生:不失本心的陶淵明。
師:他的本心是什么?
生:不為五斗米折腰,不慕名利。
生:憂國憂民的杜甫。
師:黃文秀、陶淵明、杜甫,有沒有共同的特點?
(生思考。)
師:請大家嘗試用《〈孟子〉三章》中的道理來概括。
(生恍然大悟。)
生:《〈孟子〉三章》的課下注釋有一條——“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師:老師找的也是這一句。有了這樣的志向,并堅定地走下去,讓我想起屈原《離騷》中的“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這是非常寶貴的品質(zhì)。說到這里,我們找到了他們成為自己的深層原因。而這一切,又能夠帶給我們哪些啟示呢?
生:修改后的文章提到“少年強則國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聯(lián)系我們自身,既是對黃文秀的高度評價,也是當下的我們應當學習的寶貴精神。
師:說得很好。除了書中的道理,我們也不妨審視一下我們生活的時代,看看我們身邊發(fā)生的事情。
(屏顯長津湖戰(zhàn)役“冰雕連”圖片、南京大屠殺圖片、各個崗位上的奮斗者圖片等。)
師: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們要努力學習,不辜負先輩和社會的期望。
師:這樣做的原因是?
生:守護和平與安定。
師:所以,周恩來總理那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永遠都不過時,中國夢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盡力為之奮斗的大理想。人生在世,除了生存,還有“詩與遠方”?!霸娕c遠方”不僅僅是指悠閑歲月中的快意人生,更是一種崇高的社會責任感。
生:老師,我想起曾經(jīng)背過的《大學》里的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家國情懷,離我們并不遙遠。
師:同學們平時的積累不錯?!笆朗露疵鹘詫W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詩人黃庭堅有個“點鐵成金”的作詩法,就是將前人文章中的妙句良言點化在自己的文章中,從而使自己原先平淡的文章有了亮點。
(屏顯助讀資料:“點鐵成金?!本唧w內(nèi)容略。)
師:我們從課文中化出的“道”,對好文章中詞句、意象的借鑒、模仿,便是此法。但要提醒大家的是,借鑒不是抄襲,而是在此基礎(chǔ)上的領(lǐng)悟與創(chuàng)新。時間關(guān)系,對于這一點,后面老師還會給大家詳細說明。今天的課就到這里。課后,請同學們結(jié)合所學,繼續(xù)修改自己的作文。下課!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東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