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瓊
自古有相聚就有別離,有別離就有送別。悠悠長歌,風輕云淡,這世間再多的離別愁緒,也敵不過歲月的煎熬。許多年后,再次聽《城南舊事》中的《送別》,與當年相比,就多了幾分憂慮,也略微懂得了影片中的深情厚意。
當年看《城南舊事》我還年少,是學校組織去看電影。我們只覺得滿目凄涼,年少的心性是活脫跳躍的,當那首《送別》響起,只感覺到莫名的憂愁。憂傷的音樂,緩緩傳送的類似詩詞的長短歌詞,有一種觸動,優(yōu)雅中透著沉穩(wěn)。雖然當時年少,卻也記住了歌詞的美,一種至今無法有歌曲比擬的柔美。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灑盡余歡,令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备枨暵暼攵?,字字追心。長亭,送別,古道,青草。晚風笛聲幽怨,那夕陽在山外山之處。拿起酒壺一飲而盡,今宵離別之后恐怕再無相聚之日。人生苦短,何不看破,瀟灑愜意地自取所喜?
至今無法考證李叔同當年所送何人,更有人理解為,是他將告別凡塵,棄世出家。這也能夠理解詩詞中所透露的落寞和感嘆。無論如何,至今依舊經久不衰地傳唱,可見《送別》的魅力非同一般。
有人說,沒有經過離別,不會懂離別之苦,沒有離別之苦,不會體驗相聚的溫情。在中國古詩詞中,也不乏送別詩,也可以說是重要的詩詞主題之一,表達著人們的依依惜別之情。
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蓖蹙S的:“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边€有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边@些送別的詩句,是當年看了電影之后,班主任特別用了一節(jié)課的時間為我們講解古詩詞中的送別,讓我們意猶未盡。
最朗朗上口的是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碑斈耆啾痴b最快的一首送別詩,在老師生動的講解下,我們甚至腦補了汪倫和李白當年惜別的場景。
三年前去武漢,看到了聞名的黃鶴樓,腦海中不禁閃現出李白那首千古絕唱:“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蹦菤馀桑且煌麩o際的洪流,沖淡了離別的憂愁。李白早已化為塵土,但一首《送孟浩然之廣陵》,就有了那千古流芳的美名。居高臨下眺望那滾滾長江,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花開花落,每天的花事繁華都是同樣的場景,但看花人卻是每年都變樣。人生海海,多少相聚和離別都是緣分。何不珍惜現在,讓相聚多一點歡樂,讓送別也多一分坦然。歲歲年年,年年歲歲中,各自品味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