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群
清代醫(yī)家李漁曾指出:“養(yǎng)生之訣,當以睡眠居先。睡能還精,睡能養(yǎng)氣,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健骨強筋?!彼呤巧顒又械囊环N生理現(xiàn)象,充足高效的睡眠,對中老年人的健康更為重要。中老年人每天至少應該睡上6小時,在睡眠的準備、姿勢和習慣方面還要注意以下禁忌。
1.忌睡前飽餐:《彭祖攝生養(yǎng)性論》說:“飽食愜臥則氣傷”;《抱樸子·極言》曰:“飽食則臥,傷也”;《陶真人衛(wèi)生歌》說:“晚食常宜申酉前,何夜徒勞滯胸膈?!边@些都說明了飽食即臥,則脾胃不運,食滯胸脘,化濕成疾,大傷陽氣。睡前吃得過飽,胃腸要加緊消化,裝滿食物的胃會不斷刺激大腦。大腦有興奮點,人便不會安然入睡,正如中醫(yī)所說“胃不和,則臥不安”。當然饑餓狀態(tài)入睡則饑腸轆轆,也難以入眠。如睡前感覺饑餓,飲食后宜稍休息一段時間再睡。
2.忌睡前用腦過度:晚上如有工作和學習的習慣,要把較傷腦筋的事先做完,臨睡前則做些較輕松的事,使腦子放松,這樣便容易入睡。否則,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即使躺在床上也難以入睡,時間長了,還容易失眠。
3.忌睡前情緒激動:古有“先睡心后睡眼”之說,人的喜怒哀樂都容易引起神經(jīng)中樞的興奮或紊亂,使人難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因此,睡前要盡量避免大喜大怒或憂思惱怒,使情緒平穩(wěn)。
4.忌睡臥言語:孔子曰“食不言,寢不語”,入睡貴在神靜,多言語則神動而躁。過多的言談歡笑,容易使大腦興奮,思想活躍,從而使人難以入睡。
5.忌睡前大量飲水。睡前不可大量飲水,飲水損脾,水濕內(nèi)停,夜尿增多,甚則傷腎。睡前更不宜飲興奮飲料,如茶、咖啡之類的東西,煙酒亦在其內(nèi),以免造成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難以入睡。
6.忌枕頭過低或過高:從生理角度上講,枕頭以8至12厘米為宜。太低,容易造成“落枕”,或因流入頭腦的血液過多,造成次日頭腦發(fā)脹、眼皮浮腫;過高,會影響呼吸道暢通,易打呼嚕,而且長期高枕,易導致頸部不適或駝背。
7.忌枕著手睡:睡時兩手枕于頭下,除影響血液循環(huán)、引起上肢麻木酸痛外,還易使腹內(nèi)壓力升高,久而久之還會產(chǎn)生“返流性食道炎”。所以,睡時不宜以兩手為枕。
8.忌俯身而臥:俯臥位,上下肢體處于伸直的緊張狀態(tài),肌肉得不到放松,呼吸不暢,不易放松身體。
9.忌仰面而睡:睡的姿勢,以向右側(cè)身而臥為最好,這樣全身骨骼、肌肉都處于自然放松狀態(tài),容易入睡,也容易消除疲勞。仰臥則使全身骨骼、肌肉仍處于緊張狀態(tài),不利于消除疲勞,而且還容易造成因手搭胸部而產(chǎn)生噩夢,影響睡眠質(zhì)量。
10.忌張口而睡:孫思邈說:“夜臥常習閉口”,是保持元氣的最好方法。睡覺張口,??墒共粷嵖諝饣蚧覊m吸入肺部,病毒和細菌容易乘虛而入,造成“病從口入”,而且也容易使肺部和胃部受到冷空氣和灰塵的刺激,引起疾病??諝獠唤?jīng)鼻部過濾,也常使口腔咽部干燥,醒后不通。
11.忌蒙頭而睡:古人有“臥不蓋頭”的明訓。“三叟歌”中寫道:“夜臥不覆首”。睡覺蒙頭掩面這種習慣不衛(wèi)生,因為蒙頭被窩內(nèi)空氣不暢通,人體代謝的氣體、汗味等有害物質(zhì)會被吸收,而又缺乏必要的氧氣補充,對身體極為不利。有些老人怕冷,尤其是冬天,喜歡蒙頭而睡,這種習慣應該改一改。
12.忌久臥不起:中醫(yī)認為“久臥傷氣”,睡眠太多會頭昏無力,精神萎靡,食欲減退。
13.忌當風而睡:《瑣碎錄》說,“臥處不可當風,恐患頭風,背受風嗽,肩受風則臂疼,善調(diào)攝者,雖盛暑不當風及坐臥露下”。房間要保持空氣流通,但不要讓風直接吹到身上。因為人睡熟后,身體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降低,最易受風邪的侵襲,如果當風而睡,時間長了,冷空氣就會從毛細血管侵入,引起感冒風寒等疾病。
14.忌眼對燈光而睡:入睡時切不可明燈高燭,寢臥以熄燈靜睡為宜。人睡著時,眼睛雖然閉著,但仍能感覺光亮。對著光亮而睡,容易使人心神不定,難以入睡,而且即使睡著也是睡不實,容易驚醒。
15.忌臥時頭對火爐、暖氣:《瑣碎錄》說:“臥處不可以首近火,恐傷腦?!迸P時頭對爐火、暖氣,易使火攻上焦頭面,造成咽干目赤鼻衄,甚則頭痛,人體過熱還容易引起癤瘡等熱癥。且由于溫度過高,容易在入睡后將被子撩開,從而著涼。另外,夜間因大小便起床時,離開溫暖的環(huán)境也容易受涼感冒。
16.忌依賴安眠藥:安眠藥所帶來的睡眠并不能代替真正的自然睡眠。這是因為95%以上的催眠藥會縮短深睡眠。專家指出,迄今為止尚未找到無毒副作用的外源性安眠藥,服用安眠藥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
17.忌睡前劇烈運動:適宜的體育鍛煉有助于睡眠,體育鍛煉能作為失眠患者的輔助治療,但是不要睡前劇烈運動,否則,大腦容易興奮而導致失眠。
18.忌睡前服止咳藥:有些咳嗽病患者,喜歡在睡前服用止咳藥,認為這樣可以防止夜間咳嗽而不影響睡眠,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止咳藥主要作用于咳嗽中樞、呼吸道感受器和感覺神經(jīng)末梢,抑制咳嗽反射。雖然止咳藥止住了咳嗽,但它造成了呼吸道中痰液的滯留,容易阻塞呼吸道。入睡后副交感神經(jīng)的興奮性增高,導致支氣管平滑肌的收縮,使支氣管腔變形縮小。在越發(fā)狹窄的管腔里,加上痰液的阻塞,會導致肺通氣的嚴重不足,易造成人體缺氧,出現(xiàn)心胸憋悶、呼吸困難等現(xiàn)象,加重不適。因此,咳嗽病人切忌盲目使用止咳藥,痰濃稠者宜用化痰類止咳藥。那些有中樞抑制的病人,服止咳藥時更宜謹慎。如果咳嗽嚴重,明顯影響睡眠而需服止咳藥時,應在呼吸專科醫(yī)生指導下服用。
19.忌睡前吃糖漿類補品:補品并不是隨時都可服用的。人至老年,血液黏度增加,因此并不適宜服含大量葡萄糖之類的補品,更不可在入睡前服用,睡眠本身已經(jīng)使人的心率減慢,而有些補品中的糖漿類物質(zhì)會使血液的黏度進一步增強,導致局部血液動力異常,引發(fā)腦血栓。尤其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和腦缺血的病人,睡前少服和不服糖漿類補品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