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慧
一面國旗,承載歷史。一支國歌,匯聚希望。180年的風(fēng)雨征程,180年的砥礪前行,上溯至1840年的封建社會,下追至和平美好的今天,無數(shù)英雄的奮不顧身,才造就了我們今天在燦爛陽光下享受的幸福生活。在天安門廣場正中央,矗立著重達百噸的花崗巖砌成的宏偉碑塔,這正是匯聚了中國革命幾十年信念之火的革命豐碑——人民英雄紀念碑。
去年9·30烈士紀念日,我有幸在莊嚴雄偉的碑塔下參加了紀念日的獻花活動,站在紀念碑前,仔細觀摩了這座高大的建筑。紀念碑具有中國獨特的民族風(fēng)格,呈四方形,上層座的塔碑前鐫刻毛主席的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兩側(cè)裝飾著由五星、松柏和旗幟組成的浮雕花環(huán),象征著人民英雄的偉大精神萬古長存。背面由七塊石材構(gòu)成,是周總理書寫的碑文,三句話,百余字,短短數(shù)語,譜寫出無數(shù)先輩英烈用生命與熱血傳頌的永恒信仰。我站在壯觀莊嚴的紀念碑下細細品讀碑文,那一行行通俗易懂的文字,帶給我驚心動魄的豪邁之感。
再往下是直插地心的基座,四周鐫刻著八幅浮雕,每一幅都講述著一件革命史上震天動地的大事。浮雕畫面惟妙惟肖,大到整體勻稱的布局,小到每一個人物臉上細微的表情,雖是冰冷的石雕,可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卻像活生生的存在。真是“別有梓人傳,精藝奪天工”?。?/p>
我站在“虎門銷煙”這幅雕塑前獻花,透過潔白的石壁,仿佛來到了1840年,親身經(jīng)歷了這項壯舉,看著堅守正義的林則徐站在高高的木架上,一聲令下,幾百箱鴉片被投入池水中銷毀殆盡,向全世界宣告了中華民族絕不屈服于侵略的決心,表現(xiàn)了中華兒女不屈的氣節(jié)。伴著回蕩在天安門前深沉而又激昂的樂曲聲,我將手中明媚的菊花輕輕放在石臺上,以此寄托對革命先烈的哀思。流淌著熱血的指尖觸及冰冷的花崗巖,我仿佛撫摩到了溫?zé)崤c柔情。
參觀人民紀念碑,我見證了英雄們對祖國深沉的愛,也見證了中國革命時代的腥風(fēng)血雨。紅色精神在我心中氤氳彌漫,如同激烈昂揚的進行曲,久久回蕩在心間。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更應(yīng)勿忘國恥,不負韶華,應(yīng)當懂得肩負的歷史責(zé)任與傳承的歷史使命,帶著對國家的愛發(fā)憤圖強。
人民英雄紀念碑迎著飄揚的五星紅旗,肅然佇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幾個大字閃爍著光芒,映入眼簾。這就是坐落在中國首都北京的紅色地標,傳承180年歷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
(指導(dǎo)教師:洪 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