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省
摘要:《經(jīng)典釋文·古文尚書音義》載錄了陸德明所見的版本異文共計217個,含有這些異文的條目中兼錄注音的有149個。這些音切與該條中的異文有著復(fù)雜的關(guān)系:有的為字頭注音,有的為異文注音,有的為字頭和異文注音,有的只是辨別異文。仔細(xì)考辨這些音切與共現(xiàn)異文之間的關(guān)系,辨別這些音切的性質(zhì)與層次,不僅有利于深化對《經(jīng)典釋文》體例的認(rèn)識,也有助于利用這些音注材料進行語音研究。
關(guān)鍵詞:《經(jīng)典釋文》;《古文尚書音義》;異文;音切
據(jù)筆者統(tǒng)計,《經(jīng)典釋文·古文尚書音義》載錄了陸德明所見的版本異文共計217個。在這些含有版本異文的條目中,陸德明進行注音的達149個。他主要采用直音、反切、引用他人或他本的注音形式,每個條目中音注的個數(shù)多少不一,少則只有1個,多至6個。從所處的位置來看,它們通常位于異文的前面或后面。陸德明載錄音切的性質(zhì)與作用是復(fù)雜多樣的,《經(jīng)典釋文·序錄》云:“若典籍常用,會理合時,便即遵承,標(biāo)之于首;其音堪互用,義可并行,或字有多音,眾家別讀,茍有所取,靡不畢書,各題氏姓,以相甄識;義乖于經(jīng),亦不悉記。其‘或音、‘一音者,蓋出于淺近,示傳聞見,覽者察其衷焉?!盵1]通過仔細(xì)分析考辨,我們發(fā)現(xiàn),《古文尚書音義》所錄異文與共現(xiàn)音切關(guān)系是十分復(fù)雜的,有的為字頭注音,有的為異文注音,有的為異文和字頭注音,有的只是起到辨析異文的作用等。下面,我們就分類舉例說明。
一、只有一個共現(xiàn)音切的情況
(一)“音切+異文”的形式
1.音切為字頭注音,不為異文注音
《益稷第五》:“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薄夺屛摹罚骸捌D,工閑反。馬本作‘根,云:‘根生之食謂百谷。”在《廣韻》中,“艱”是“古賢切”,見母山韻;“工閑反”是見母山韻;“根”是見母痕韻[2]①。因此,“工閑反”是為字頭注音。
《禹貢第一》:“?于江海,達于淮泗。”《釋文》:“?,恱專反。鄭本作‘松,‘松當(dāng)為‘防,馬本作‘均,云:‘均平?!薄洱堼愂昼R·水部》:“沿?,二同。”在《廣韻》中,“沿”是“與專切”,余母仙韻;“恱專反”是余母仙韻,與“松”和“均”的語音地位均不合。因此,“恱專反”是為字頭注音。
《囧命第二十八》:“穆王命伯冏為周太仆正?!薄夺屛摹罚骸皣?,九永反,字亦作‘煛?!痹凇稄V韻》中,“囧”是“俱永切”,見母梗韻;“煛”是“古迥切”,見母迥韻?!熬庞婪础笔且娔腹m?,為字頭注音。
《呂刑第二十九》:“天齊于民,俾我。”《釋文》:“俾我,絕句,上必爾反,馬本作‘矜。矜,哀也。”在《廣韻》中,“俾”是“並弭切”,幫母紙韻;“矜”是“巨巾切”,群母真韻?!氨貭柗础笔菐湍讣堩崳瑸樽诸^注音。
2.音切為異文注音,不為字頭注音
《盤庚上第九》:“若顛木之有由蘗?!薄夺屛摹罚骸疤Y,五達反,本又作‘枿,馬云:‘顛木而肄生曰枿?!痹凇稄V韻》中,“蘗”是“魚列切”,疑母薛韻;“枿”是“五割切”,疑母曷韻?!拔暹_反”是疑母曷韻,為異文注音。
3.音切與字頭和異文語音相合
《舜典第二》:“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薄夺屛摹罚骸笆?,詩救反,或作‘狩。” 在《廣韻》中,“守”和“狩”皆為“舒救切”,書母宥韻。“詩救反”是書母宥韻,與字頭和異文語音相合。
《舜典第二》:“三帛、二生、一死,贄。”《釋文》:“贄,音至,本又作‘摯?!痹凇稄V韻》中,“贄”“摯”和“至”皆為“脂利切”,章母至韻。因此,“音至”與字頭“贄”和異文“摯”語音相合。
《益稷第五》:“藻、火、粉、米、黼、黻、絺、繡?!薄夺屛摹罚骸霸?,音早,本又作‘薻?!痹凇稄V韻》中,“藻”是“子晧切”,精母晧韻;“早”是“子晧切”,精母晧韻?!墩f文解字·艸部》:“薻,水艸也。從艸從水,巢聲?!对姟吩唬骸谝圆伤k。藻,薻或從澡?!薄霸濉睘椤八k”的異體,“藻”“薻”和“早”皆為“子晧切”。因此,“音早”與字頭“藻”和異文“薻”語音相合。
《益稷第五》:“無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薄夺屛摹罚骸鞍?,五報反,字又作‘奡?!痹凇稄V韻》中,“傲”“奡”皆為“五到切”,疑母號韻?!拔鍒蠓础笔且赡柑栱?,與字頭“傲”和異文“奡”語音相合。
《益稷第五》:“笙鏞以間,鳥獸蹌蹌?!薄夺屛摹罚骸佰劊哐蚍矗杳?。《說文》作‘槍,云:‘鳥獸求食聲?!痹凇稄V韻》中,“蹌”和“槍”皆是“七羊反”,清母陽韻?!捌哐蚍础迸c字頭“蹌”和異文“槍”語音相合。
《禹貢第一》:“杶、榦、栝、柏?!薄夺屛摹罚骸皹o,本又作幹,故旦反。”在《廣韻》中,“榦”和“幹”皆是“古案切”,見母翰韻。“故旦反”是見母翰韻,與字頭和異文語音相合。
《五子之歌第三》:“乃盤游無度?!薄夺屛摹罚骸氨P,步干反。本或作‘槃?!痹凇稄V韻》中,“盤”和“槃”皆是“薄官切”,並母桓韻;“步干反”是並母寒韻?!墩f文解字·木部》:“槃,承盤也。從木般聲。鎜,古文,從金。盤,籀文,從皿?!薄皹劇保ξ淖鳌氨P”;又《廣韻》中寒桓同用。因此,“步干反”與字頭和異文語音相合。
《仲虺之誥第二》:“殖有禮,覆昏暴?!薄夺屛摹罚骸氨?,蒲報反,或作‘虣。”在《廣韻》中,“暴”和“虣”皆是“薄報切”,並母號韻?!捌褕蠓础笔莵K母號韻,與字頭和異文語音相合。
《太甲上第五》:“無越厥命以自覆。”《釋文》:? “越,于月反,本又作‘粵?!痹凇稄V韻》中,“越”和“粵”皆是“王伐切”,云母月韻?!坝谠路础笔窃颇冈马?,與字頭和異文語音相合。
《西伯戡黎第十六》:“今我民罔弗欲喪,曰:‘天曷不降威?大命不摯,今王其如臺?”《釋文》:“摯,音至,本又作‘?!痹凇稄V韻》中,“摯”“”“至”皆為“脂利切”,章母至韻。因此,“音至”與字頭和異文語音相同。
4.音切為字頭注音,兼辨析異文
《堯典第一》孔傳:“既有四德,又信恭能讓,故其名聞充溢四外,至于天地?!薄夺屛摹罚骸懊劊魡?,本亦作‘問。”在《廣韻》中,“聞”和“問”皆是“亡運切”,明母問韻?!耙魡枴辈粌H為字頭注音,而且辨析異文。
《旅獒第七》:“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薄夺屛摹罚?“仞,音刃,字又作‘刃。七尺曰仞,一云‘八尺曰仞?!痹凇稄V韻》中,“仞”和“刃”皆是“而振切”,日母震韻?!耙羧小辈粌H為字頭注音,而且辨析異文。
《多士第十六》:“肆爾多士,非我小國敢弋殷命?!薄夺屛摹罚骸斑煲粢?,馬本作‘翼,義同?!痹凇稄V韻》中,“弋”和“翼”皆是“余職切”,余母職韻?!耙粢怼辈粌H為字頭注音,而且辨析異文。
《武成第五》孔傳:“施舍已債,救乏赒無,所謂‘周有大賚,天下皆悅?cè)史??!薄夺屛摹罚骸摆Q,音周,本亦作‘周?!痹凇稄V韻》中,“赒”和“周”皆是“職流切”,章母尤韻。“音周”不僅為字頭注音,而且辨析異文。
5.一個音切與多個異文的情況
《禹貢第一》:“嵎夷既略,濰、淄其道?!薄夺屛摹罚骸盀H,音惟,本亦作‘惟,又作‘維?!痹凇稄V韻》中,“濰”“惟”和“維”皆是“以追切”,余母脂韻。因此,“音惟”既辨別異文,又為字頭和異文“維”注音。
《禹貢第一》:“導(dǎo)岍及岐,至于荊山。”《釋文》:“岍,音牽,字又作‘汧。山名,一名吳岳,馬本作‘開?!痹凇稄V韻》中,“岍”“牽”和“汧”皆是“苦堅切”,溪母先韻。“音牽”為字頭注音,又與其他兩個異文語音相合。
《酒誥第十二》:“誕惟厥縱,淫泆于非彝,用燕喪威儀,民罔不?傷心?!薄夺屛摹罚骸皼u,音溢,又作‘逸,亦作‘佚。”在《廣韻》中,“泆”“逸”和“佚”皆是“夷質(zhì)切”,余母質(zhì)韻?!耙纭笔且阅纲|(zhì)韻,與字頭和其他兩個異文均語音相合。
《多士第十六》:“弗克庸帝,大淫泆有辭?!薄夺屛摹罚骸皼u,音逸,又作‘佾,注同。馬本作‘屑,云:‘過也?!痹凇稄V韻》中,“泆”“逸”和“佾”皆是“夷質(zhì)切”,余母質(zhì)韻;“屑”是心母屑韻?!耙荨笔怯嗄纲|(zhì)韻,與字頭和異文“佾”語音相合。
《無逸第十七》:“民無或胥诪張為幻。”《釋文》:“诪,竹求反,馬本作‘辀,《爾雅》及《詩》作‘侜,同。侜張,誑也?!痹凇稄V韻》中,“诪”“辀”和“侜”皆是“張流切”,知母尤韻?!爸袂蠓础笔侵赣软崳c字頭和兩個異文語音相合。
(二)“異文+音切”的形式
1.音切為字頭注音,不為異文注音
《禹貢第一》:“涇屬渭汭?!薄夺屛摹罚骸皼I,本又作‘內(nèi),同,如銳反,馬云:‘入也?!痹凇稄V韻》中,“汭”是“而銳切”,日母祭韻;“內(nèi)”是“奴對切”,泥母對韻?!叭玟J反”是日母祭韻,為字頭注音。
《禹貢第一》:“三百里納秸服?!薄夺屛摹罚骸敖眨净蜃鳌M,工八反。馬云:‘去其穎,音鞂。”在《廣韻》中,“秸”是“古黠切”,見母黠韻;“稭”是“古諧切”,見母皆韻?!肮ぐ朔础笔且娔各镯?,為字頭注音。
《說命中第十三》:“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釋文》:“省,息井反,一本作‘眚。”在《廣韻》中,“省”是心母靜韻;“眚”是“所景切”,山母梗韻?!跋⒕础笔切哪胳o韻,為字頭注音。
《微子第十七》:“曰:‘父師、少師,我其發(fā)出狂,吾家耄遜于荒?!薄夺屛摹罚骸半?,字又作‘旄,莫報反,注同?!痹凇稄V韻》中,“?!笔恰澳獔笄小?,明母號韻;“旄”是“莫袍切”,明母豪韻。“莫報反”是明母號韻,為字頭注音。
2.音切為異文注音,不為字頭注音
《禹貢第一》孔傳:“北分為九河,以殺其溢,在兗州界。”《釋文》:“溢,字又作‘隘,於賣反?!痹凇稄V韻》中,“溢”是以母質(zhì)韻,“隘”是影母卦韻?!办顿u反”屬于影母卦韻,為異文“隘”注音。
《禹貢第一》孔傳:“铚,刈,謂禾穗?!薄夺屛摹罚骸八?,字亦作‘穟,音遂?!痹凇稄V韻》中,“穗”是心母祭韻,“穟”是邪母至韻?!耙羲臁笔切澳钢另?,為異文“穟”注音。
《盤庚上第九》:“乃不畏戎毒于遠(yuǎn)邇,惰農(nóng)自安,不昏作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薄夺屛摹罚骸盎瑁R同,本或作‘暋,音敏?!稜栄拧坊琛〗杂?xùn)強,故兩存。”在《廣韻》中,“昏”是“呼昆切”,曉母魂韻;“暋”和“敏”皆為“眉?xì)屒小?,明母軫韻。“音敏”是為異文“暋”注音的。
3.音切與字頭和異文語音相合
《堯典第一》孔傳:“遜,遁也?!薄夺屛摹罚骸岸?,本又作‘遯,徒遜反,退也,避也?!痹凇稄V韻》中,“遁”“遯”和“徒遜反”都是“徒困切”,定母慁韻。“徒遜反”與字頭“遁”和異文“遯”語音相合。
《盤庚上第九》:“乃不畏戎毒于遠(yuǎn)邇,惰農(nóng)自安,不昏作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薄夺屛摹罚骸霸?,本又作‘粵,音曰,于也。”在《廣韻》中,“越”“粵”和“曰”皆為“王伐切”,云母月韻。“音曰”與字頭和異文語音相合。
4.音切為異文注音,兼辨析異文
《益稷第五》:“藻、火、粉、米、黼、黻、絺、繡?!薄夺屛摹罚骸胺勖?,《說文》作黺,徐本作‘?,音米?!痹凇稄V韻》中,“米”和“?”都是“莫禮切”,明母薺韻?!耙裘住背藶椤?”注音外,還起到辨析異文的作用。
5.音切不為字頭和異文注音,為他本異文注音
《益稷第五》:“作會宗彝?!薄夺屛摹罚骸皶鷮Ψ?,馬、鄭作‘繪。”在《廣韻》中,“會”“繪”均是“黃外切”,匣母泰韻;“胡對反”則屬于匣母隊韻,與“會”“繪”的語音地位不合。在《廣韻》中,“繢”是“胡對切”,匣母隊韻?!逗鬂h書·輿服志下》:“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繢宗彝?!崩钯t注:“《古文尚書》‘繢作‘會。孔安國曰:‘以五采成此畫焉。”可知,此處的“胡對反”當(dāng)是為“繢”注音。
二、有兩個共現(xiàn)音切的情況
(一)首音+又音+異文
1.“首音”為字頭注音,“又音”辨異文
《序》:“八卦之說,謂之八索,求其義也?!薄夺屛摹罚骸鞍怂鳎追?,下同,求也。徐音素,本或作‘素?!痹凇稄V韻》中,“索”是“蘇各切”,心母鐸韻;“所白反”屬于山母陌韻,疑為字頭注音。“素”屬于心母暮韻,《經(jīng)典釋文》中“索”其他68次音注,皆非心母暮韻,“徐音素”是辨析異文的。
《皋陶謨第四》:“天明畏,自我民明威。”《釋文》:“明畏,畏如字,徐音威,馬本作‘威?!痹凇稄V韻》中,“畏”是“于胃切”,影母未韻;“威”是“于非切”,影母微韻?!叭缱帧睘樽诸^注音,“徐音威”是辨析異文的。
《禹貢第一》:“導(dǎo)菏澤,被孟豬?!薄夺屛摹罚骸懊县i,張魚反,又音諸?!蹲髠鳌贰稜栄拧方宰鳌现T,宋藪澤也?!痹凇稄V韻》中,“豬”是“陟魚切”,知母魚韻;“張魚反”是知母魚韻,為字頭注音?!爸T”是“章魚切”,章母魚韻,“音諸”是辨別異文的?!懊县i”,《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爾雅·釋地》《呂氏春秋·有始》《淮南子·墬形訓(xùn)》皆作“孟諸”。
2.“首音”為字頭注音,“又音”與異文語音相合
《蔡仲之命第十九》:“成王既踐奄,將遷其君于蒲姑。”《釋文》:“蒲,如字,徐又扶各反,馬本作‘薄?!痹凇稄V韻》中,“蒲”是“蒲胡切”,並母模韻;“薄”是“補各切”,並母鐸韻?!叭缱帧睘樽诸^注音,“扶各反”是並母鐸韻,與異文語音相合。
《微子第十七》:“降監(jiān)殷民用乂,讎斂,召敵讎不怠?!薄夺屛摹罚骸白?,如字,下同。徐云:‘鄭音疇。馬本作‘稠,云:‘?dāng)?shù)也?!痹凇稄V韻》中,“讎”是禪母尤韻,“如字”為其注音。“稠”是“直由切”,澄母尤韻;“鄭音疇”是“直由切”,澄母尤韻,與異文語音相合。
3.“首音”辨異文,“一音”為字頭注音
《益稷第五》孔傳:“言天下民昏瞀墊溺,皆困水災(zāi)?!薄夺屛摹罚骸邦?,音務(wù),一音茂,本或作‘務(wù)?!痹凇稄V韻》中,“瞀”“茂”均是“莫候切”,明母候韻;“務(wù)”是“亡遇切”,明母遇韻。“一音茂”為字頭注音,“音務(wù)”是辨別異文的。
4.“首音”“又音”皆為字頭和異文注音
《禹貢第一》:“杶、榦、栝、柏?!薄夺屛摹罚骸皷~,敕倫反,徐敕荀反。木名,又作‘櫄。”在《廣韻》中,“杶”是“丑倫切”,徹母諄韻?!墩f文解字·木部》:“杶,或從熏?!薄皺殹笔恰皷~”的異體?!半穫惙础薄半奋鞣础币彩菑啬刚來崳虼?,它們皆為字頭和異文注音。
5.首音和又音為字頭注音,不為異文注音
《秦誓第三十二》:“仡仡勇夫,射御不違,我尚不欲?!薄夺屛摹罚骸柏钬?,許訖反,又魚乞反。馬本作‘訖訖,無所省錄之貌。徐云‘強狀?!痹凇稄V韻》中,“仡”有兩個音切:“魚迄切”和“許訖切”,分別為疑母迄韻和曉母迄韻。“訖”是“居乞切”,見母迄韻。首音和又音皆為字頭注音。
6.“首音”為字頭和異文注音,“又音”為字頭異音
《立政第二十一》孔傳:“商周賢圣之國,則無有立政用憸利之人者?!薄夺屛摹罚骸皯湥⒘?,徐七漸反。本又作‘,同。憸利之人,馬云:‘憸利佞人也?!薄稄V韻·鹽韻》:“憸,利口也。息廉切。”又:“,疾利口也。息廉切?!痹凇稄V韻》中,“憸”和“”均是心母鹽韻,“息廉反”是心母鹽韻,為字頭和異文注音?!稄V韻·琰韻》:“憸:憸诐,七漸切?!薄捌邼u反”是清母琰韻,與“息廉反”之“憸”異音同義。
7.“首音”“又音”皆為字頭注音
《甘誓第二》:“天用剿絕其命?!薄夺屛摹罚骸敖?,子六反,《玉篇》:‘子小反。馬本作‘巢,與《玉篇》《切韻》同。”“剿”在《集韻》有切語“子六切”,截也;“子小反”是精母小韻,二切語皆與字頭語音相合。“巢”是崇母肴韻,與二切語語音地位不同?!队衿分魹楹笕怂觥?/p>
8.“首音”為字頭注音,“又音”為異音
《顧命第二十四》:“思夫人自亂于威儀,爾無以釗冒貢于非幾!”《釋文》:“冒,亡報反,一音墨。馬、鄭、王作‘朂?!痹凇稄V韻》中,“冒”是“莫報切”,明母號韻;“朂”是曉母燭韻。“亡報反”是明母號韻,為字頭注音?!都崱罚骸懊?,密北切,于也。”與“一音墨”同。“墨”是明母德韻,為字頭異音。
(二)首音+異文+又音
1.“首音”“又音”皆與字頭和異文語音相合
《序》:“至魯共王,好治宮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書及傳、《論語》、《孝經(jīng)》,皆科斗文字。”《釋文》:“壞音怪,下同?!蹲至帧纷鳌?,云:‘公壞反,毀也。”在《廣韻》中,“壞”有一切語為“古懷切”,見母怪韻;“”為見母怪韻?!肮帧焙汀肮珘姆础本鶎僖娔腹猪?,皆與字頭和異文語音相合。
《禹貢第一》:“厥土赤埴墳,草木漸包?!薄夺屛摹罚骸皾u,如字,本又作‘蔪,《字林》才冉反,草之相包裹也。”在《廣韻》中,“漸”和“蔪”均是“慈染切”,從母琰韻;“才冉反”是從母琰韻?!叭缱帧焙汀安湃?/p>
反”皆與字頭和異文語音相合。
《西伯戡黎第十六》:“作西伯戡黎?!薄夺屛摹罚? “戡,音堪,《說文》作‘,云:‘殺也。以此戡訓(xùn)刺,音竹甚反?!痹凇稄V韻》中,“戡”和“堪”均屬于溪母覃韻?!墩f文解字·戈部》:“,殺也。從戈,今聲?!渡虝吩唬骸鞑壤??!倍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西伯戡黎》文,今作‘戡黎?!薄稄V韻·寢韻》:“戡,小斫也。張甚切,又音堪。”“竹甚反”是知母寢韻,為“戡”的異音?!耙艨啊迸c字頭和異文語音相合。
2.“首音”為字頭注音,“又音”為異文注音
《堯典第一》:“寅賓出日,平秩東作?!薄夺屛摹罚骸捌?,如字。馬作‘蘋,普庚反,云:‘使也。下皆放此。”在《廣韻》中,“平”是“符兵切”,並母庚韻,“如字”為其注音?!都崱じ崱罚骸捌?,使也,古作蘋?!薄疤O”是滂母庚韻,“普庚反”為滂母庚韻,是為異文“蘋”注音。
《堯典第一》孔傳:“民改歲入此室處,以辟風(fēng)寒,鳥獸皆生耎毳細(xì)毛以自溫焉?!薄夺屛摹罚骸奥X,如兗反,本或作‘濡,音儒?!痹凇稄V韻》中,“耎”是“而兗切”,日母狝韻;“如兗反”屬于日母狝韻,為字頭注音?!板Α笔恰叭酥烨小?,日母虞韻;“儒”是“人朱切”,日母虞韻,“音儒”為異文注音。
《皋陶謨第四》:“皋陶曰:‘予未有知思,曰贊贊襄哉。”《釋文》:“襄,息羊反,上也。馬云:‘因也。案:《爾雅》作‘儴,因也。如羊反?!痹凇稄V韻》中,“襄”是“息良切”,心母陽韻;“息羊反”是心母陽韻,為字頭注音?!皟ā笔恰叭觋柷小?,日母陽韻,“如羊反”是日母陽韻,為異文注音。
《益稷第五》孔傳:“因皋陶謨九德,故呼禹使亦陳當(dāng)言。”《釋文》:“當(dāng),丁浪反,本亦作‘讜,當(dāng)蕩反。李登《聲類》云:‘讜言,善言也。”在《廣韻》中,“當(dāng)”是“丁浪切”,端母宕韻;“丁浪反”,端母宕韻,為字頭注音。在《廣韻》中,“讜”是“多朗切”,端母蕩韻;“當(dāng)蕩反”屬于端母蕩韻,為異文注音。
《禹貢第一》:“厥土赤埴墳,草木漸包?!薄夺屛摹罚骸佰?,市力反,鄭作‘戠,徐、鄭、王皆讀曰熾,韋昭音試。”在《廣韻》中,“埴”是“常職切”,禪母職韻;“市力反”是禪母職韻,為字頭注音。在《集韻》中,“戠”是“昌志切”,昌母志韻;“熾”是昌母志韻,為異文“戠”注音。“試”是書母志韻,當(dāng)為異音異義。
《禹貢第一》孔傳:“凡此皆先舉所施功之山于上,而后條列所治水于下,互相備?!薄夺屛摹罚骸皸l列,如字,本或作‘別,彼列反?!痹凇稄V韻》中,“列”是“良薛切”,來母薛韻;“如字”為其注音?!氨肆蟹础笔欠悄秆?,為異文“別”注音。
《武成第五》:“武王伐殷,往伐歸獸。”《釋文》:“獸,徐始售反,本或作‘嘼,許救反。”在《廣韻》中,“獸”屬于書母宥韻,“嘼”屬于曉母宥韻?!笆际鄯础笔菚稿俄?,為字頭注音;“許救反”是曉母宥韻,為異文注音。
3.“首音”為字頭注音,“又音”辨析異文
《益稷第五》孔傳:“所載者四,謂水乘舟,陸乘車,泥乘輴,山乘樏。”《釋文》:“輴,丑倫反?!稘h書》作‘橇,如淳音蕝,以板置泥上。服虔云:‘木橇,形如木箕,擿行泥上?!妒印吩疲骸疂尚谐耸叀J?,音子絕反。”在《廣韻》中,“輴”是“丑倫切”,徹母諄韻;“橇”是“起囂切”,溪母宵韻?!俺髠惙础笔菑啬刚來崳瑸樽诸^注音,“如淳音蕝”則辨析異文。
4.“首音”為字頭注音,“又音”為他字注音
《顧命第二十四》:“思夫人自亂于威儀,爾無以釗冒貢于非幾!”《釋文》:“貢,如字,馬、鄭、王作‘贛,音敕用反,馬云:‘陷也?!痹凇稄V韻》中,“貢”和“贛”均是“古送切”,見母送韻;“敕用反”是徹母用韻,疑為“戇”注音。
5.“首音”為字頭和異文注音,“又音”為異文的異音
《禹貢第一》:“筱、簜既敷。”《釋文》:“簜,徒黨反,或作‘,他莽反?!痹凇稄V韻》中,“簜”和“”均是“徒朗切”,定母蕩韻?!墩滞āぶ癫俊罚骸?,同簜?!薄巴近h反”是定母蕩韻,為字頭和異文注音。“他莽反”是透母蕩韻,與“”異音。
《禹貢第一》:“瑤、琨、筱、簜?!薄夺屛摹罚骸扮?,音昆,美石也。馬本作‘瑻,韋昭音貫。”在《廣韻》中,“琨”是“古渾切”,見母魂韻?!墩f文解字·玉部》:“瑻,琨或從貫?!薄袄ァ笔且娔富觏崳耙衾ァ睘樽诸^和異文注音?!柏灐笔且娔笓Q韻,“韋昭音貫”為異文的異音。
《武成第五》:“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薄夺屛摹罚骸捌?,普白反,《說文》作‘霸,匹革反,云:‘月始生魄然貌?!痹凇稄V韻》中,“魄”是“普伯切”,滂母陌韻;在《集韻》中,“霸”是“匹伯切”,滂母陌韻?!捌瞻追础笔卿枘改绊?,為字頭和異文注音;“匹革反”是滂母麥韻,為異文的異音。
(三)異文+首音+又音
1.“首音”為異文注音,“又音”為字頭注音
《說命上第十二》:“王宅憂,亮陰三祀。”《釋文》:“亮,本又作‘諒,如字,又力章反?!痹凇稄V韻》中,“亮”是“呂張切”,來母陽韻;“諒”是“力讓切”,來母漾韻?!叭缱帧睘楫愇淖⒁?“力章反”屬于來母陽韻,為字頭注音。
2.“首音”“又音”為字頭和異文注音
《呂刑第二十九》:“惟呂命,王享國百年,耄荒?!薄夺屛摹罚骸半?,本亦作‘,毛報反,《切韻》莫報反?!痹凇稄V韻》中,“耄”“”均屬于明母號韻,“毛報反”是明母號韻,為字頭和異文注音。“莫報反”也是明母號韻,“《切韻》莫報反”為后人所增添。
三、有三個共現(xiàn)音切的情況
(一)首音+異文+又音1+異文+又音2
《益稷第五》孔傳:“所載者四,謂水乘舟,陸乘車,泥乘輴,山乘樏。”《釋文》:“樏,力追反,《史記》作‘橋,徐音丘遙反?!稘h書》作‘梮,九足反?!痹凇稄V韻》中,“樏”是“力追切”,來母脂韻;“橋”是“巨嬌切”,群母宵韻;“梮”是“居玉切”,見母燭韻。“力追反”是來母脂韻,為字頭注音;“丘遙反”是群母霄韻,為異文“橋”注音;“九足反”是見母燭韻,為異文“梮”注音。
(二)首音+又音1+異文+又音2
《微子第十七》孔傳:“下視殷民,所用治者,皆重賦傷民、斂聚怨讎之道,而又亟行暴虐,自召敵讎不解怠?!薄夺屛摹罚骸柏?,欺忌反,數(shù)也;又紀(jì)力反。本又作‘極,如字,至也?!薄稄V韻》:“亟,數(shù)也,遽也,去吏切,又紀(jì)力切?!痹凇稄V韻》中,“亟”屬于溪母志韻,“欺忌反”是溪母志韻,為字頭音。“紀(jì)力反”是見母職韻,為異音異義?!皹O”是群母職韻,“如字”為其注音。
(三)首音+異文+又音1+又音2
《金縢第八》:“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無以告我先王?!薄夺屛摹罚骸氨?,扶亦反,治也?!墩f文》作‘,云:‘必亦反,法也。馬、鄭音避,謂避居?xùn)|都。”孔傳云:“辟,法也?!痹凇稄V韻》中,“辟”是“必益切”,並母昔韻;“”是幫母昔韻。“扶亦反”是並母昔韻,為字頭注音;“必亦反”是幫母昔韻,為異文“”注音?!氨堋笔莵K母寘韻,“馬、鄭音避”當(dāng)為辨析異文,音異義異。
四、具有多個共現(xiàn)音切的情況
《禹貢第一》:“東過洛汭,至于大伾?!薄夺屛摹罚骸皝?,本又作‘岯,音丕,又皮鄙反;徐扶眉反,又敷眉反。韋音嚭。郭撫梅反。字或作‘?!痹凇稄V韻》中,“伾”和“丕”均是“敷悲切”,滂母脂韻;“岯”是“並悲切”,並母脂韻;《集韻·脂韻》:“岯,或作?!薄啊笔莵K母脂韻?!耙糌А笔菫樽诸^注音;“皮鄙反”是並母脂韻,“扶眉反”亦並母脂韻,二音皆為異文“岯”和“”注音?!皣骸笔卿枘钢柬?,“韋音嚭”當(dāng)為字頭“伾”之異音。“撫梅反”是滂母灰韻,《集韻·脂韻》:“伾,晡枚切?!倍哒Z音地位相合,“郭撫梅反”當(dāng)為“伾”之音注。
《顧命二十四》:“乃受同、瑁,王三宿,三祭,三咤?!薄夺屛摹罚骸斑?,陟嫁反,字亦作‘宅,又音妒,徐又音託,又豬夜反?!墩f文》作‘詫,下故反,奠爵也。馬本作‘詫,與《說文》音義同?!痹凇稄V韻》中,“咤”是“陟駕切”,知母禡韻;“宅”是“場伯切”,澄母陌韻;“詫”是“當(dāng)故切”,端母暮韻?!摆旒薹础笔侵付M韻,“妒”是端母暮韻,“豬夜反”是知母禡韻,“託”是透母鐸韻?!摆旒薹础焙汀坝重i夜反”為字頭注音?!都崱罚骸岸?,《說文》:‘法制也?;蜃鳌!倍鼗蛯懕局校岸取焙汀罢苯?jīng)常相混。“又音妒”為異文“宅”和“詫”注音。
《秦誓第三十二》:“惟截截善諞言,俾君子易辭,我皇多有之,昧昧我思之?!薄夺屛摹罚骸罢洠舯?,徐敷連反,又甫淺反。馬本作‘偏,云:‘少也。辭約損明,大辨佞之人?!痹凇稄V韻》中,“諞”是“符蹇切”,並母狝韻;“偏”是“芳連切”,滂母仙韻?!氨妗笔莵K母狝韻,為字頭注音;“敷連反”是敷母仙韻,為異文注音。“甫淺反”是幫母狝韻,可能為字頭注音?!稄V韻》:“辡:罪人相訟,方免反。”饒炯《說文解字部首訂》:“辡,即爭辯之本字?!薄坝指\反”疑為“辡”的切語。
五、處理異文與共現(xiàn)音切關(guān)系時
需要注意的問題
《經(jīng)典釋文》載錄了大量的音切,這些音切的性質(zhì)相當(dāng)復(fù)雜,許多學(xué)者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如萬獻初通過統(tǒng)計分類,對《釋文》音切類目的性質(zhì)進行了區(qū)分[3];岳利民、張翠翠根據(jù)《釋文》“又音”的音義匹配,揭示了“又音”的復(fù)雜性[4](P42-51);楊軍、黃笑山、儲泰松則從結(jié)構(gòu)上,把《釋文》的音切分為古反切、“等第及開合”一致的反切、“準(zhǔn)直音”式的反切等[5](P96-114)。這些研究成果多角度地揭示了《釋文》音切的真實面目,《古文尚書音義》中的音切性質(zhì)亦然,其異文與音切之間的關(guān)系錯綜復(fù)雜。我們在處理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時,如果根據(jù)《切韻》系韻書進行判斷,則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音切混用的情況
陸德明收錄的音切性質(zhì)復(fù)雜,可謂“紛然雜陳,古今并錄”,我們首先應(yīng)區(qū)分音切的層次性,尤其是要注意一些古音切。比如,“支脂之”韻混用?!稖a第三》:“爾萬方百姓罹其兇害,弗忍荼毒?!薄夺屛摹罚骸邦?,力之反。本亦作‘羅,洛何反?!痹凇稄V韻》中,“罹”屬于來母支韻,“羅”屬于來母歌韻?!奥搴畏础睂儆趤砟父桧?,為異文“羅”注音。“力之反”是來母之韻,與“罹”和“羅”語音地位均不合,可能是“之韻”與“支韻”相混。再如,聲母清濁相混?!秷虻涞谝弧罚骸胺琵R曰:‘胤子朱啟明。帝曰:‘吁!嚚訟,可乎?”《釋文》:“訟,才用反,馬本作‘庸?!痹凇稄V韻》中,“訟”屬于邪母用韻,“庸”屬于余母鐘韻。“才用反”是從母用韻,為字頭注音??梢姡靶澳浮迸c“從母”相混。
(二)后人增改的音切
《洪范第六》:“無偏無陂,遵王之義?!薄夺屛摹罚?“陂,音秘,舊本作‘頗,音普多反?!痹凇稄V韻》中,陂屬于幫母寘韻;頗屬于滂母戈韻?!捌斩喾础睂儆阡枘父桧?,為異文“頗”注音。段玉裁《古文尚書撰異》云:“無偏無頗,唐玄宗始改為‘陂。《唐書·經(jīng)籍志》:‘開元十四年,元宗以《洪范》“無偏無頗”聲不協(xié),詔改為“無偏無陂”?!?/p>
《呂刑第二十九》:“惟呂命,王享國百年,耄荒。”《釋文》:“耄,本亦作‘,毛報反,《切韻》莫報反。”在《廣韻》中,“?!薄啊本鶎儆诿髂柑栱崳懊珗蠓础笔敲髂柑栱?,為字頭和異文注音?!澳獔蠓础币彩敲髂柑栱?,不過,《切韻》晚出于《釋文》,疑為后人所增。
(三)后人竄改的字形
《囧命第二十八》:“爾無昵于憸人,充耳目之官,迪上以非先王之典?!薄夺屛摹罚骸皯?,息廉反,徐七漸反,利口也。本亦作‘思?!北R文弨《經(jīng)典釋文考證》:“‘舊作‘思,訛。今改正。”黃焯《經(jīng)典釋文匯?!罚骸啊?,宋本已誤,影宋本作‘。”“思”當(dāng)為“”之訛。
(四)音切排列的順序
總的來看,《釋文》所載錄的異文音切的排列順序并非十分嚴(yán)格、規(guī)范。當(dāng)異文與音切共現(xiàn)時,一旦出現(xiàn)一個音切與字頭、異文語音地位相合的情況,我們便很難判斷它的被注字。比如,《序》:“伏生又以《舜典》合于《堯典》,《益稷》合于《皋陶謨》,《盤庚》三篇合為一,《康王之誥》合于《顧命》,復(fù)出此篇,并《序》,凡五十九篇,為四十六卷?!薄夺屛摹罚骸氨P,步干反,本又作‘般?!痹偃?,《盤庚上第九》:“盤庚五遷,將治亳殷。”《釋文》:“盤,本又作‘般,步干反。”《序》與《盤庚上第九》兩篇對“盤”的解釋,內(nèi)容一樣,但音切“步干反”分別位于異文“般”的前面和后面。可見,其音切與異文的排列順序并不是十分嚴(yán)整。
綜上所述,《經(jīng)典釋文·古文尚書音義》所載錄異文的條目共計217條,其中,與異文共現(xiàn)的音切達過半之多。仔細(xì)考辨這些異文與共現(xiàn)音切的關(guān)系,可謂是錯綜復(fù)雜,有的音切為字頭注音,有的為異文注音,有的為字頭和異文注音,有的為字頭注音兼辨析異文,有的不為字頭和異文注音而為其他字注音等。據(jù)我們統(tǒng)計分析,在《經(jīng)典釋文》其他經(jīng)的音義中,所錄異文與音切的情況亦基本如此。由于《釋文》音切性質(zhì)的多樣性、后人的增添竄改、音切排列順序并非嚴(yán)整等,在我們對《釋文》進行探討或利用這些語音材料進行研究時,要對這些音切進行性質(zhì)辨析、基本歸類、層次區(qū)分等,并對音切與異文的關(guān)系進行考釋,否則,就會影響研究的科學(xué)性與結(jié)論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
[1][唐]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M].北京:中華書局,1983.
[2][宋]陳彭年.宋本廣韻[M].北京:北京市中國書店, 1982.
[3]萬獻初.《經(jīng)典釋文》音切類目研究[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4.
[4]岳利民,張翠翠.《經(jīng)典釋文》中的“又音”與音義匹配[J].語言科學(xué),2016,(1).
[5]楊軍,黃笑山,儲泰松.《經(jīng)典釋文》反切結(jié)構(gòu)的類型、層次及音韻性質(zhì)[A].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語言研究所《歷史語言學(xué)研究》編輯部.歷史語言學(xué)研究(第十一輯)[C].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7.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 Texts Recorded in
Guwen Shangshu Yinyi(《古文尚書音義》) and the Co-ccurrence of Yinqie(音切)
Huang Jishe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China)
Abstract:In Jingdian Shiwen·Guwen Shangshu Yinyi(《經(jīng)典釋文·古文尚書音義》), Lu Deming has recorded 217 version yiwen(異文) that have been seen. In these entries including yiwen(異文) and recorded phonetic 149. These yinqie(音切) and yiwen(異文) has a complex relationship in the entries. Some phonetic prefix, some phonetic yiwen(異文), some phonetic prefix and yiwen(異文), some just identify yiwen(異文).Carefully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yiwen(異文) and co-occurrence of different texts, and identifying the nature and level of these yinqie(音切), It is not only helpful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yle of Jingdian Shiwen(《經(jīng)典釋文》), but also to make use of these phonetic materials for phonetic research.
Key words:Jingdian Shiwen(《經(jīng)典釋文》);Guwen Shangshu Yinyi(《古文尚書音義》);yiwen(異文);yinqie(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