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小茴香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煎小茴香取汁、去渣,然后與粳米共同煮成稀粥。
功效:行氣止痛,健脾開胃。適宜于小腸疝氣、脘腹脹滿、睪丸腫脹偏墜、胃寒嘔吐、食欲減退,以及鞘膜積液、陰囊象皮腫、嵌閉性小腸疝、慢性胃炎等癥。
原料:兔1只(約1000克),黑芝麻30克,生姜、蔥各10克,花椒2克,香油15克,味精5克,鹵汁500克。
做法:兔子洗凈,用開水氽去血水撈出;黑芝麻炒香待用。鍋內放入清水燒開后,把姜、蔥、花椒、鹽投入,再將兔子放入同煮至六成熟撈出。鍋內重新倒入鹵汁燒沸,下入兔子鹵熟撈出,切塊放入盤中,加上味精、香油,撒上黑芝麻即可。
功效:補血潤燥,補中益氣。
原料:牛肉250克,香菇150克,枸杞子60克,鹽少許。
做法:牛肉洗凈,放沸水鍋中氽去血水,撈出切成肉片;香菇用清水泡發(fā)后撕成小塊;枸杞子洗凈。3味同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煲至肉熟爛,調入少許鹽即可。
功效:健脾,補腎,養(yǎng)肝。
原料:豬瘦肉100克,枸杞子、青筍各20克,油、鹽、砂糖、味精、紹酒、麻油、干淀粉、醬油適量。
做法:枸杞子洗凈待用;豬瘦肉、青筍洗凈切絲,拌入少量淀粉。炒鍋燒熱用油滑鍋,再加入適量的油,將肉絲、筍絲同時下鍋翻炒,烹入紹酒,加入砂糖、醬油、食鹽、味精攪勻,放入枸杞子翻炒至熟,淋上麻油即可起鍋。
功效:陰血雙補,滋肝補腎。適用于體虛乏力、貧血、神經衰弱、性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等。
原料:白菜1000克,水發(fā)冬菇、冬筍各50克,醬油35克,水淀粉10克,白糖、香油、味精、鹽、姜末各少許,植物油適量。
做法:先將白菜去根及老幫,洗凈,切成3厘米長的段,沸水中焯一下,撈出備用;冬菇擇洗干凈后一剖兩半;筍切象眼片,待用。鍋中放油,將冬菇、筍片下勺,煸炒幾下,再入白菜,加少許醬油、白糖和姜末,添水燒開后改用小火慢燉3分鐘。見湯濃后加入調味品,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即可。
功效:滋陰清熱,通利腸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