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國竹
【摘要】? ? 目的:探索微格教學法在臨床技能實驗操作課程中的教學效果。方法:將60名本科學生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微格教學法,30名),對照組(傳統(tǒng)教學法,30名)。教學效果通過操作考試成績和問卷調查打分進行評估。結果:實驗組的操作得分和問卷調查打分都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微格教學法在臨床技能學的應用中,相比傳統(tǒng)教學法更能有效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更好更快速地掌握操作要領,達到提升學習效率、提高學習興趣的目的。
【關鍵詞】? ? 微格教學法? ? 臨床技能學? ? 技能操作
引言:
60年代,美國開展教育改革運動,微格教學應運而生。斯坦福大學的Allen等學者在“角色扮演”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運用攝錄像設備實時錄制受培訓者的教學行為并進行分析評價,以期在短時間內掌握特定的教學技能,后來逐步完善演化成為一門教學課程[1]。70年代末,微格教學逐漸被部分國家作為培訓教師授課技能、技巧的一種有效方法,并廣泛運用于國內外中學、大學教師的培養(yǎng)工作中。20世紀80年代,我國引入微格教學法,之后將其逐步應用于師資培訓與師范教學,但鮮少運用于醫(yī)學生臨床技能操作的培訓之中[2]。分析其原因,微格教學法要達到預期效果,必須具備軟硬件設施完備的微格教室、充分滿足教學的授課時間、專業(yè)水平較高的指導老師等條件。然而國內大多數醫(yī)學院校大都缺乏先進的教學設備,距離微格教學法所要求具備的軟硬件條件有較大差距,而教學設備拍攝、播放運轉不暢,師資隊伍專業(yè)素質不均衡,指導教師缺乏相關教學經驗等因素,都導致出現了微格教學法流程簡單化、教學不規(guī)范、培訓效果不突出等諸多問題。
臨床實踐教學作為醫(yī)學高等教育的關鍵,對醫(yī)學人才的能力水平起著決定性因素,臨床實踐教學是高等醫(yī)學人才培養(yǎng)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是醫(yī)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于臨床實踐的重要學習過程,通過一系列科學、有序的實踐課程安排,相應地提高醫(yī)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和臨床診療經驗,達到培養(yǎng)高素質醫(yī)學人才的目的,其中臨床技能學是臨床實踐教學最為核心的課程之一。目前,學生在臨床技能學臨床實踐相關的實驗、操作課程等,仍然更多的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主,普通的臨床技能授課體系對于醫(yī)學生技能范疇和認知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并不能達到滿意效果[3]。如何在臨床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素質,成為當前醫(yī)學教育中的一個重大課題。本中心6樓、7樓教室均安裝DSS監(jiān)控設備,可用于錄制視頻;配備攝像機、投影儀、計算機機房等多種多媒體設備;指導老師參與編寫實驗教材《臨床技能學》,同時能夠熟練使用DSS監(jiān)控設備的各項操作。在完善的硬件設施和擁有豐富教學經驗項目成員的保障下,本研究將微格教學法應用到臨床技能學的課堂中,打破傳統(tǒng)臨床技能學實訓教學模式,系統(tǒng)分解與簡化課堂教學,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將傳統(tǒng)的單向授課式變?yōu)殡p向互動式,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提升操作的準確性。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18級臨床專業(yè)五年制本科生60人,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2組,每組30人,即對照組(A組)與實驗組(B組)。實驗組采用微格教學模式,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授課模式,兩組均由同一教師任教。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上期末技能測試結果等一般情況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備較好的可比性,詳情見表1。
1.2教材與方法
采用《診斷學》第八版統(tǒng)編教材,內容選取腹腔穿刺部分,教學大綱、教學參考書、學時均相同。
授課教師在上課前一天提前向兩組學生說明本次技能操作的實驗項目及相關要求,督促學生提前預習本次授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重點難點、注意事項及操作規(guī)范等。
1.2.1傳統(tǒng)教學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臨床技能操作教學模式,首先由教師播放教學示范視頻,并按照教學大綱講授、演示操作,然后學生按照示范內容分組練習,教師指導,為學生糾正錯誤或補充不足,學生自行練習鞏固。
1.2.2微格教學法
實驗組采用微格教學法進行授課。教師播放腹腔穿刺術規(guī)范性技能操作的示范錄像,隨后進行現場操作教授,學生觀看視頻及示范性操作后自行分組練習,練習結束隨機選擇兩名學生代表進行操作并全程用攝像機等設備進行全程錄像。操作結束后,教師回放操作錄像,讓學生代表回顧整個操作流程,并鼓勵其談操作心得,注重分析操作過程中不規(guī)范或錯誤的操作步驟。隨后學生代表總結操作過程,教師和其他學生一起參與總結評價,共同找出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規(guī)范的地方,再次推演整個操作流程,完善規(guī)范化操作步驟,健全評分標準,然后讓學生重復操作,再進行反饋,按照此循環(huán)反復練習-糾錯-總結-練習,直到操作規(guī)范與評分標準一致。
1.3考核評價
1.3.1實踐操作考核
兩組學生統(tǒng)一進行腹腔穿刺操作考核,滿分100分制。實踐考試在技能中心進行,以腹腔穿刺模型為操作對象進行考核。監(jiān)考教師根據《腹腔穿刺考評標準》進行打分。
1.3.2問卷調查
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進行教學方法反饋問卷調查。設計問卷從課堂活躍程度、提高自學能力、操作掌握程度等方面進行調查。發(fā)放《微格教學法在腹腔穿刺教學應用中的反饋調研》問卷60份,回收問卷60份,其中有效問卷60份,回收率100%。
二、結果
A、B兩組同學通過兩種實踐技能教學方法授課后,B組(微格教學法)同學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績明顯高于A組(傳統(tǒng)教學法),詳情見表2。
A、B兩組同學在考試結束后進行問卷填寫,包括課堂氣氛活躍程度、操作掌握程度、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程度、對教學方法的滿意程度4個方面,并逐一進行打分(每項滿分10分),A組(傳統(tǒng)教學法)同學在以上4個項目的調查得分明顯低于B組(微格教學法),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三、討論
規(guī)范的臨床操作是成為一名合格醫(yī)生的前提,臨床技能學正是針對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臨床技能培訓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規(guī)范技能操作步驟,同時也能強化學生的無菌意識,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臨床診療工作。目前,臨床技能學的教學方法主要還是以教師播放視頻、講解操作流程、示范操作步驟、學生反復模擬訓練、對學生進行逐一指導為主。雖然通過教師講授知識、示范指導操作、反復練習,也能夠使學生掌握臨床技能操作的基本步驟、操作規(guī)范,但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的一些習慣性動作是不規(guī)范的、錯誤的,并且這些下意識的動作自己難以發(fā)現,所以不容易糾正;并且操作時很難精準把握關鍵步驟,對操作重點的強化訓練不夠,導致學習操作效果不好,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上課積極性[4]。
臨床技能學的培養(yǎng)模式多以實踐操作為主,傳統(tǒng)的臨床實踐教學資源運用方式已不能滿足現有發(fā)展需要,僅僅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無法激發(fā)醫(yī)學生學習興趣,必須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要積極探索循證醫(yī)學、臨床教學路徑等先進醫(yī)學理念,改進臨床實踐教學方式方法。微格教學法是建立在教育教學理論、科學方法論、視聽理論和技術的基礎上,運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系統(tǒng)訓練實踐技能的一種新型教學改革。
在臨床技能教學中采用微格教學法,可系統(tǒng)分解與簡化復雜的課堂教學,對比傳統(tǒng)的臨床實驗教學,具有即時特點及客觀特點,可有效提高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5],對于學生來說,運用微格教學法,可以從多個維度總結經驗、分析問題,能夠強化思維的活躍度和延展性,為日后在工作中應對急難險重任務增加有益經驗,確保臨床技能培訓更加直觀、更加多元、更加科學,最終達到有效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高素質臨床醫(yī)學專業(yè)人才的目標。
如何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相統(tǒng)一是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學校應該組織專家和帶教老師對現有臨床實踐教學細則進行討論,建立定期修訂制度,實現教學內容從課本到實操的自然過渡、循序漸進。要組織編寫臨床實踐操作規(guī)范,引導學生從一參加實踐操作就樹立規(guī)范標準化思維,通過調配帶教老師授課學時,適度增加技能操作、門診見習課時量,開設多站式技能小測試,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水平、培養(yǎng)臨床思維。除此之外,還應組織帶教老師積極開展微格教學法,從而建立網絡課堂、實行在線教學,探索建設實踐教學課程庫,吸納國內外先進的實踐教學資源,供學生課后學習借鑒,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學習方式和豐富的學習資源。同時,微格教學法的推行有益于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促使教師授課前通過互聯網、查閱書籍等更廣泛的方式搜集匯總學習資料,認真研究分析教學視頻,分解和簡化復雜的操作技能,總結重點難點,歸納技能操作規(guī)范和注意事項,使教學準備更加充分、到位。教學過程中及時回放學生操作實時拍攝的操作視頻,可使教師第一時間發(fā)現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同時針對性加以示范、指導,并反思自身的授課方式,總結教學過程的不足,從而主動改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手段,不斷提升教學效率[6]。
參? 考? 文? 獻
[1]溫澤霖,白鍊,簡斌,吳帥,謝建.“微格教學法”在醫(yī)學生外科操作能力培養(yǎng)中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 2019(36):132-134.
[2]廖明華,李俊,鄧敏,黎淑芳.微格教學法在規(guī)范口腔醫(yī)學生臨床技能操作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4):190+192.
[3]王瑋,樊玉,徐玲娟,羅班,王軍明,張虹,李貴剛.基于網絡的微格教學在臨床診斷學教學中的模式設計[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9(11):86-87.
[4]孫彥豹,郭靖濤,辛宏,王靜,金寶城,王俊奎,李志強,侯艷.微格教學法在臨床醫(yī)學本科生外科臨床技能培訓中的應用[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4,22(03):617-619.
[5]高福洋.臨床技能教學中微格教學策略的應用影響評價[J].智慧健康,2020,6(09):17-18.
[6]馬桂芬.互聯網+微格教學法在護理技能大賽賽前技能集訓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8,36(2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