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紅
茉莉花香、水蜜桃香、黑咖啡香、肉豆蔻香、臭豆腐味、泥土氣味、汽油氣味、濃烈體味……看到這些名字,你能回憶起這些氣味嗎?世界上的氣味千千萬萬,人們對氣味的好惡各不相同,為什么會這樣呢?
人們能聞到氣味首先要有嗅覺感受器。我們的鼻子中大約有600萬個嗅覺感受器,大致分為400種不同的類型。每種氣味分子會激活幾種不同類型的感受器,同一感受器也會被幾種不同的氣味分子激活。感受器被激活后,向大腦傳遞氣味信息,大腦翻譯出這些信息,人們就聞到了成千上萬種氣味。
嗅覺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那么每個人遭遇相同的氣味分子時聞到的氣味也是相同的嗎?事實并非如此。美國的一個研究小組招募了332位志愿者,讓他們對近70種氣味的強烈程度和愉悅程度進行評分。結(jié)果讓人詫異,人們聞到的氣味不僅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還有人表示,自己能聞到其他人都聞不到的氣味。
研究人員收集了所有志愿者的DNA樣本,他們想看看,基因是如何影響人們的嗅覺能力的,同樣的物體在不同人聞來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不同的氣味。研究者驚奇地發(fā)現(xiàn),單個嗅覺基因的差異,甚至因病導(dǎo)致的單個嗅覺感受器的改變都會造成人們對同一氣味的感知差異。
事實上,這個發(fā)現(xiàn)并不是第一次提出。2015年,以色列魏茨曼科學(xué)研究所的科學(xué)家就曾提出,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嗅覺指紋”,即人們在識別氣味時,存在或大或小的差異,這取決于人們嗅覺基因和嗅覺感受器的相似程度。科學(xué)家甚至提出,嗅覺的差異也能作為“身份證”,僅根據(jù)人們對34種氣味的評價就能識別地球上70億人。
這似乎解釋了有些人喜歡“怪味”的原因,雖然我們確實接收了相同的氣味分子,但這些分子在我們的鼻子和大腦中碰撞出的化學(xué)反應(yīng)卻各不相同。這樣,你能理解為什么人們對榴蓮的評價天差地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