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
你有沒有遇見過以下的情況呢?表現(xiàn)好而忙翻天的人會越來越忙,越忙越多可以表現(xiàn)能力的機會,相反,越少工作的人卻會越來越閑,任務(wù)越來越瑣碎;受歡迎的人越來越受歡迎,缺乏朋友與情人的人卻越來越孤獨。
如果你遇見過這樣的情況,不用吃驚,這就是常態(tài),問題是:你是前者,還是后者呢?在社會學上,這種“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兩極化”被稱為“馬太效應(yīng)”。
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仆人來,把他的家業(yè)交給他們,按著各人的才干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兩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那領(lǐng)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賺了五千,那領(lǐng)兩千的照樣另賺了兩千,但那領(lǐng)了一千的去掘地,把主人的銀子藏起來。
后來,主人回來了,論功行賞賺了五千與兩千的仆人,卻責罵第三種仆人,說他是“又惡又懶的仆人”,并奪過他的一千,給了那賺了五千的仆人。主人說:“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故事成了馬太效應(yīng)的原型:富者越富,窮者越窮。
馬太效應(yīng)是常態(tài),因此,好學校會吸引好學生,好學生自然有好成績,又令好學校成為更好的學校;富有地區(qū)有更多錢投資而成為更富有的地區(qū);有名氣的人可以用名氣提高社會地位而變得更有名氣……因此,馬太效應(yīng)是叫我們這些輸在起跑線的人認命嗎?
當然不是。馬太效應(yīng),不是拒絕自我進步的借口,而是教我們不要輕易懷疑自己。馬太效應(yīng),叫我們知道萬事開頭難,但只要盡你最大的努力,通過自我認識、學習、嘗試,而獲得比別人強的“優(yōu)勢”,那就是你成功的起點。
優(yōu)勢是相對的,只要你在同儕之中有比別人強一點點的優(yōu)勢,哪怕是一點點,就可以讓你進入馬太效應(yīng)的軌跡,進而獲得更多成功的可能。又說,如果你是第三種仆人,你應(yīng)該如何?要成為第一種仆人乎?不,是要成為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