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7日下午,東京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跳臺決賽中,17歲的張家齊和16歲的陳芋汐力壓群芳,為中國跳水隊蟬聯(lián)了該項目冠軍,實現(xiàn)了這個項目的奧運會六連冠。隨后,張家齊的許多照片被網(wǎng)友們挖了出來。其中有一張張家齊與郭晶晶的合影,更是引發(fā)了眾多網(wǎng)友的好奇。據(jù)悉,這張照片拍攝于12年前,當時,張家齊在國家體育總局訓練館遇到了她心目中的偶像郭晶晶,她的媽媽便為她拍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并將這張照片掛在了家里的照片墻上。
文本解讀:安徽省淮北市天一中學? 孟曉東
角度一: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
一個偉人就是人類歷史的一座豐碑。他們不僅光照了自己的同代人,而且也提升了后來者,他們這種巨大的榜樣作用是整個人類的普遍財富。榜樣的激勵作用是巨大的,以跳水皇后郭晶晶為偶像的張家齊,如今也取得了與偶像一樣輝煌的成績。
角度二:找到追星的正確打開方式。
追星在當今社會是一個很普遍的現(xiàn)象。年輕人追星,本無可厚非。但怎樣追星才是理性的追星,就是一個十分值得探討的話題了。以跳水皇后郭晶晶為偶像的張家齊就讓人們懂得了,見賢思齊,才是追星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角度三:行動遠比羨慕重要。
童年張家齊與郭晶晶合影,讓不少人感慨“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钡藗儽仨毲逍训卣J識到,“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行動遠比羨慕重要。與其歆羨偶像身上的耀眼光環(huán),不如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力爭“長大后也成為你”。
時評鏈接
張家齊與郭晶晶合影讓我們看到了什么
王雅蝶
2021年7月27日下午,東京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跳臺決賽在東京水上運動中心結(jié)束。沒有懸念,兩位都是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小姑娘——17歲的張家齊和16歲的陳芋汐,以363.78分領先第二名將近53分的成績,為中國跳水隊蟬聯(lián)了該項目冠軍,拿下了“夢之隊”開賽以來的第二金,也實現(xiàn)了這個項目的奧運會六連冠。
奪冠之后,網(wǎng)上不乏張家齊的照片,其中一張,張家齊與郭晶晶的合影格外引人注目。照片拍攝于張家齊5歲的時候,當時張家齊在國家體育總局訓練館遇到郭晶晶,媽媽為她拍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合影中,張家齊梳著兩個小辮子站立著,而郭晶晶則半蹲在旁邊摟著她,像極了一個小粉絲與偶像在一起。
女子跳臺項目人員高手輩出,更迭太快,“各領風騷只幾年”,而且成名都很早。2016年、2017年,正是張家齊無敵的時候,早就有了稱霸實力,但由于年齡太小,不符合國際泳聯(lián)規(guī)定,所以無法參加上屆奧運會以及2017年的世錦賽。
就像一個絕世高手,哪怕被什么事情耽誤了,可一旦到了華山之巔,拔劍四顧,揚劍出鞘,依然笑傲江湖。但要想成為武林高手,并不是容易事,尤其“生不逢時”,意味著付出更多。在教練眼里,“家齊最大的優(yōu)點是比同齡人訓練更加刻苦”。張家齊的媽媽介紹,她身上有傷,而且有一個特點,受了傷不說,“不跟我說,也不跟教練說,除非是被發(fā)現(xiàn)”。一個不怕苦、不喊苦的孩子形象,就這樣纖毫畢現(xiàn)。
能站到最高領獎臺上,肯定有天賦,但這世上從來都不缺少有天賦的人,僅僅靠天賦無法走到最后,很有可能成為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不知道張家齊與郭晶晶之間過多細節(jié),但張家把這張照片貼在家中,而且是醒目位置,應該可以推斷出,郭晶晶的成功,一定激勵了張家齊的成長。在張家齊身邊,有著一個個優(yōu)秀的隊友,還有郭晶晶等前輩的榜樣指引,使她避免了人生成長的很多迷茫。
可以這樣說,張家齊的努力和成功,相當程度上得益于她的追星——從小就追郭晶晶這樣的體育明星。
青少年追星話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無論是為了滿足情感需求,還是為了度過慢慢長夜,抑或是為了給人生尋找榜樣,青少年追星都并非必然成為問題,這是成長的一個過程。問題的關鍵在于,到底應該追什么星,怎樣去追星。
從媒體調(diào)查來看,現(xiàn)在的追星已經(jīng)成了一個產(chǎn)業(yè)。尤其是飯圈中的“應援”“流量為王”等亂象愈演愈烈,在其背后已經(jīng)形成了一條成熟的產(chǎn)業(yè)鏈。很多青少年深陷其中,渾然不知。心理學家認為,青少年通過追星確立價值認同,偶像被看成理想的自我?,F(xiàn)在的很多追星現(xiàn)象,已經(jīng)嚴重影響到青少年的價值觀引領,影響到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追星并不是青少年自己的事,更不能成為被利益綁架的事。
引導青少年正確追星,追正確的星,已然成了一道社會命題。而張家齊與郭晶晶這張合影,生動地詮釋了“長大后我就成了你”,也啟示青少年應該如何追星,追什么星。很多奧運選手正處于青少年階段,他們也有著同齡人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成長經(jīng)歷對廣大青少年具有極大的啟示。(選自《北京青年報》)
評點
榜樣的力量的巨大的。而最好的追星,就是最終能夠成為“星”一樣耀眼的人物。張家把張家齊與郭晶晶的合影放到了家里比較醒目的位置,這也讓人們有理由相信,郭晶晶的成功,在某種程度上一定激勵著張家齊的成長。時下,飯圈文化盛行,而這則新聞剛好給本文作者寫作此篇時評提供了絕佳的契機。本文最值得稱道的地方,也是本文重要的寫作技巧,就是將“童年張家齊與郭晶晶合影”與當下一些青少年追星現(xiàn)象進行對比分析。所謂“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張家齊以跳水皇后郭晶晶為偶像,追星的結(jié)果是“長大后我就成了你”,而現(xiàn)實中的追星卻形成了灰色的產(chǎn)業(yè)鏈,亂象層出。對比之下,應該讓年輕人們懂得應該如何追星,追什么星。從這個意義上說,該文確實具有極強的現(xiàn)實意義。(編輯: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