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清達
廈門城健建設有限公司 福建 廈門 361100
以廈門市為例,廈門市諸多道路如圖1所示。
圖1 廈門市道路現(xiàn)狀
1.2.1 積極與相關部門做好對接
當前,出現(xiàn)的道路燈桿以及交通標志物建設混亂現(xiàn)象的原因是政府相關部門之間協(xié)調程度不夠,沒有針對多種設備的構建以及打造達成一致性意見。因此,在進行多桿合一設計之前,為了保障此項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相關的設計人員應該與多個市政部門做好溝通,聽取多方意見,對多個部門的建議進行整合,做好桿件造型以及材料的選擇。首先,桿件的設計應該能夠包保障不同的設備能夠妥善的安裝到不同的位置之上,各個設備或者標志物之間互相不影響,桿件能夠將所有的設備進行整合。
1.2.2 設計中加大對于智能設備的使用
多桿合一設計功能的最大體現(xiàn)在于其裝載的設備之上。再進行多桿合一裝載設備的選擇時,要選擇具有智能功能的相關設備,如智能燈具、智能電子警察等設備,以此來滿足各個政府職能部門的需求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需求。在進行智能設備的選擇過程中,應當選擇應用互聯(lián)網現(xiàn)代化技術的智能設備[1]。政府在進行多桿合一設備的建設過程當中,可以一并將微型基站設置在多桿合一的改建之上,結合智能設備實現(xiàn)數(shù)據(jù)的傳輸,并為周邊的群眾提供便捷的數(shù)據(jù)通信服務。使用智能化設備還能夠方便不同設備之間的管理,將多種不同的智能設備整合到一個控制板當中,更有便于相關人員對智能設備進行檢修和排查故障。
1.2.3 積極完善多桿合一模式功能拓展
在進行多桿合一桿件的設計當中,應當充分發(fā)掘改建的功能拓展。比如在進行智能照明路燈的設計過程當中,除了將路燈設置為根據(jù)當前光線的明暗程度進行自動開關的智能設備之外,還可以進一步對該燈具進行拓展,比如根據(jù)光線的明暗程度來調整當前照明的光線亮度,以此來節(jié)約更多的電資源[2]。此外,在智能改進的設計當中,還可以將太陽能電池板添加在改建之上,以此來收集部分電源,以供智能桿件上的智能設備進行使用。
1.2.4 以提升城市形象與道路質量為目的
在進行多桿合一桿件的設置當中,應當以提升當前城市的城市形象以及道路質量為主要目的。由于當前的多桿合一桿件均使用在城市道路以及經過城市高速路等重要的路口,因此桿件的設計對于城市形象尤其重要。這就要求多桿合一設計師再進行改建,設計的過程當中除了考慮到改進的功能性因素,還應當考慮到改建的美學因素,將當前改建的設計形狀,充分的與當?shù)爻鞘械某鞘酗L格相結合,充分的體現(xiàn)出城市的城市活力以及城市口號和面貌[3]。設計者在進行改建的設計當中,應當將改建的占地面積以及施工方式根據(jù)當前所安置道路的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設計,對于一些道路寬度較小的道路,桿件的設計不應該過粗。對于一些寬度較大的道路桿件的設計,則應當滿足當前桿件所搭載智能設備的功能需求[4]。
道路交通多桿合一設計理念來自于國外,最早出現(xiàn)在東京的表演道。在后續(xù)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fā)展當中,多桿合一的設計逐漸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當中。該設計理念主要是將各類桿件和標志牌盡量整合在一根桿件上,從而釋放人行道的空間,美化道路環(huán)境,改善城市形象。
道路多桿合一設計主要包括路燈桿與小型交通設施桿件之間的整合,也包括對于大型道路交通標志物與交通設施桿件之間的整合。整體設計遵循節(jié)約桿件資源,減少到一路與空間資源占用的原則進行。當前,我國針對道路設計中多桿合一的設計規(guī)范較少,本設計中參照的設計要求為《杭州市城市道路桿件與標識整合設計導則(試行)》中的相關要求進行設計。在進行桿件設計中,在充分發(fā)揮桿件上標志物辨識度的同時,應該將不同的功能性設備以及標志物進行分層整合,保證多種功能性設備能夠順利運轉,標志物高度適中,視野清晰。
當前設計的多桿合一基礎結構分為四層。第一層基礎結構為檢修層,高度為0.5-2.5m之間,主要安裝的設備包括檢修門和艙內設備等,用來進行桿件設備的調試與檢修;第二層高度為2.5-5.5m,主要可以進行行人信號燈、路名牌等標識設備、人臉識別設備、環(huán)境監(jiān)測設備、小型標識牌等設備的安裝與使用;第三層高度為5.5-8m,主要進行安裝的設備包括機動車信號燈、電子警察、智能卡口、指路標識牌、分道標識牌、智慧公安以及小型標識牌等設備;第四層的高度為8m以上,主要安裝的設備包括照明設備、無線電通信設備以及5G基站等如圖2所示。
圖2 多桿合一設計基礎結構
多桿合一基礎型桿件可以設計為三種不用類型的桿型,第一種類型桿型為A類桿件,該類桿件沒有挑臂,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將道路沿線的各種禁停、警告、停車讓行等小型道路標志物與監(jiān)控和路燈照明進行整合,其中各類道路表示物主要防止在第二層,監(jiān)控設備放置在第三層,照明設備放置在第四層。桿件整體占用空間較小,主要適用于一些人行步道以及道路寬度較小的街道路道等。B類桿件有一個單挑臂,主要是將道路沿線的機動車信號燈、小型標識牌、電子警察等設備設置到路燈單臂懸掛桿件上,第四層主要安裝的設備包括路燈等照明設備。此類桿件主要應用于城市道路路口、單行道以及其他小型道路路口。C類桿件具有雙側挑臂,主要是將道路沿線的機動車信號燈、小型標識牌、電子警察等設備設置于桿件第三層的雙懸臂桿上,將路燈等照明設備安置在第四層,此類桿件主要是應用在雙行道、較寬的城市道路等交通道路上,能夠節(jié)約用地面積,達到良好的道路指引與監(jiān)控效果如圖3所示。
圖3 不同類型桿件設計
伴隨著城市現(xiàn)代化的不斷加快以及城市道路的不斷建設,對于多桿合一的桿件需求也在不斷上升。使用多桿合一的桿件,不僅能夠減少市政才能開支,還能夠幫助政府的不同職能部門進行工作聯(lián)合,提升工作效率。在進行多桿合一智能改建的設計當中,尤其是智能照明設備的設計當中,應當充分考慮到當前桿件所適用的道路,保障桿件上的智能設備能夠順利運行。在將來的設計當中,除了考慮城市因素之外,還應當考慮到美觀因素以及功能性因素等其他因素,完善桿件的設計與安裝,解決城市智能化的設施設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