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底色是語文,精神的發(fā)育也是語文,這是我從學習語文到現(xiàn)在教學語文的個人體悟。席慕蓉說: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而我認為,時光易逝,青春有痕。青春,其實一半是扎根,一半是拔節(jié)。有一種扎根的時段,叫作青春;有一種青春的底色,叫作語文。時光荏苒,擔任中學語文老師的我,推開記憶的門,中學那些青蔥翠綠的語文歲月,在我心中泛起了語文的漣漪。中學時代,我才真正進入“語文世界”,自然讀寫也漸漸浸潤我的心靈世界。
就我個人經(jīng)歷而言,一個有風格的中學語文老師,可能會積極影響一個學生的學業(yè)興趣、職業(yè)選擇甚至生命成長、精神發(fā)育。對于語文學習,雖然很多同學每天在勤奮刷題,但收效甚微,就如沒方向卻勤奮劃槳一樣,雖然在動,意義殊少。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我的學生們在語文學習方面表現(xiàn)出的濃厚興趣與取得的驕人成績,讓我感到欣慰。學習語文會讓人自覺地、主動地、豐盈地沉浸于語言文字的芳香中,享受語言文字的自然建構(gòu),在文化的傳承與理解中耳濡目染,得到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思維發(fā)展與提升,文中有法,眼中有人,心中有情。
上中學之前,我的語文世界幾乎是一片蒼白。一堂堂語文課,聽寫字詞,概括段落大意,背誦必背篇目等,此類語文學習,了無生趣,像一條風干的黃瓜。
高中那些年的老師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風格,我高一語文老師成老師,他是一位退休返聘教師?;ò最^發(fā)的老頭,臉上坑坑洼洼不太平整,門牙缺了一個,說起話來有些跑風,操著鄉(xiāng)音朗讀課文。乍一看,你有興趣跟著他一起學語文嗎?我很肯定自己沒興趣。
他第一次走上我們班的講臺,沒有帶備課本,也沒有帶語文教材,空著手走上來,雖不見太多老態(tài),但我還是有排斥的念頭。他先叫我們“猜字”,用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寫法書寫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字。大家十分好奇,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他。他在黑板上畫了“太陽”“月亮”,我們一下子就認出了是我們現(xiàn)代字“日”和“月”。 美字,他邊書寫邊比畫,上邊一個“羊”字,下邊一個“大”字,羊大為美,肥壯的羊吃起來味很美,是個會意字。聽到這些,我想這個老師不過如此,也只是老生常談。成老師幽默地用現(xiàn)代的視角解說,“美”這個字拆成上下兩個人民幣符號,反過來倒過去,“反正”都是錢。美可以創(chuàng)造財富,包括物質(zhì)的和精神的,所以人都在追求“真善美”……在他的橫豎勾勒中,漢字顯得無比地奇妙。
我心里暗想,這個老頭,有點意思。我看著語文書上經(jīng)過隸變、楷體壓縮成的方塊字,挺直腰桿,正襟危坐,我感覺這些博大精深的漢字似乎有著某種神力,讓我有著些許憧憬!
猶記成老師上課文《沁園春?長沙》方式讓我訝異,因為根本不是我此前認同的上法,我自然是發(fā)出冷笑的。
沒有開場白,成老師就搖頭晃腦地操著鄉(xiāng)音吟唱課文。當時我不禁懷疑,這是音樂課嗎?他不緊不慢,一橫一豎地在黑板上標注這首詞。他說,文人吟唱,不為表演,不為給人看的,乃是性之所至。入短韻長、平長仄短、平低仄高。他提醒我們關(guān)注標注的平仄特點,又吟誦了一遍。鄉(xiāng)音誦讀,有些滑稽搞笑。半節(jié)課后,我也不自覺地加入了全班吟誦的隊伍,跟著吟誦起來,一字一頓,慷慨激昂,氣勢十足,不知什么時候忘記了剛上課時看笑話的自己,只覺得呼吸的空氣泛著陣陣詩香,撲鼻而來。至此,我倒覺得新奇,吟誦的教法天然帶有新鮮感。
我被這個老頭的個人魅力吸引,心生敬畏。他為我叩開了詩歌的大門,讓我走進了五彩繽紛的世界,“幽隱心山”的孟浩然的《夜歸鹿門歌》,“山水風雪”的納蘭性德的《長相思》……在成老師的講述中,我徜徉詩律,身臨詩境,進而愛悟詩味。
詩意的語文課堂,成為我心靈的棲居地。成老師推薦的書目,《碎金詞譜》《詩詞格律》《納蘭詞》《詩經(jīng)》《傳習錄》……我一一看完。閑暇時間,我愛上逛地攤,看舊書,淘破書。
漸漸地,我對古代詩詞格律基礎(chǔ)知識有了一些儲備,在反復(fù)吟誦的實踐中,感受古代的吟詠法。比如,詩經(jīng)的吟誦,每一句的節(jié)奏點只有一個,節(jié)奏簡約,聲音溫和,中正平和。吟誦《詩經(jīng)》《楚辭》《漢樂府》,都是四句一個反復(fù),吟誦可以千篇一律,也可以一篇一律。吟誦《離騷》要比《詩經(jīng)》復(fù)雜一些,但依然是每一句一個節(jié)奏點,一個字句一個反復(fù)??梢杂谩峨x騷》的前八句來吟誦《楚辭》里面的任何一篇。高中漸進,我訝異何時這些早前覺得艱澀的古典詩文也成了自己的日常閱讀。
語文老師永遠是一所學校品質(zhì)的構(gòu)建者和體現(xiàn)者,在成老師的幫助下,我創(chuàng)辦了學校新的社團——向陽吟誦社,組織了學校詩文吟誦會,詩歌隨筆賽,集結(jié)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吟誦愛好者,一同去感知古典韻味的唯美,一起去探尋古典詩歌中蘊含的無限豐富生命體驗。我在古典詩詞浸潤中,詩意成長。
大學畢業(yè)后,我也成為了一名語文教師。我試著將吟誦融入教學,十六年吟誦教學路,每屆高三畢業(yè)生都會將我教授的古詩吟誦法帶到大學,在大學組建吟誦社團。在由中國語文報刊協(xié)會、葉圣陶研究會與《語文世界》《語文學習》《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讀寫月報》四家期刊聯(lián)合主辦的第十二屆“四方杯”全國優(yōu)秀語文教師選拔大賽中,我用鹿港調(diào)吟唱法教授蘇軾《定風波》,得到與會專家的高度贊譽。其實,我只是想以語文老師的應(yīng)然方式,傳承好我們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讓傳統(tǒng)的優(yōu)秀的文化基因代代接續(xù),希望這種優(yōu)雅而古老的誦讀方式在新時代教學里綻放不一樣的光芒。
閑暇時整理書房,瓊瑤的《窗外》映入眼簾。每件物事,都牽絆著一段過往。人生一夢二十三年,物是人非恍然間。時間悄悄過去,或深或淺的記憶帶我重回到那個年代。
我中學時代閱讀的爆發(fā)力,緣于興趣。那些年,女看瓊瑤,男看金庸。1998年前后,連續(xù)劇《還珠格格》《一簾幽夢》,金庸劇《神雕俠侶》《鹿鼎記》《射雕英雄傳》等熱播引發(fā)閱讀熱潮。那些年,人人都讀,一簫一劍走天涯,抽屜桌面都是閱讀“場”。我的周末基本都用于閱讀,有時讀到凌晨三點多,才能讀得盡興。
閱讀的“場”固然重要,閱讀的“料”則顯得更為關(guān)鍵。經(jīng)典名著給人的教育是永恒的,無法磨滅的。我中學時代閱讀的深入,緣于質(zhì)疑的推動。我對經(jīng)典閱讀的興趣緣于課文的指引。課本中賈誼的《過秦論》節(jié)選,是我們寫作的范例,按照時間順序來安排文章的層次先后,對于某個點,加以夸張渲染,妙用對比,不會使讀者覺得平直單調(diào)。中心觀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參考書理解成“就因為不施行仁義而攻守的形勢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啊”。我認為,以“生理解剖”的方式肢解文本,不免有些偏頗。我在閱讀文章時,不禁產(chǎn)生疑問:同是不施仁義,為何秦攻時所向披靡,守時卻潰不成軍?為何毫無“仁義”可言的秦最后竟取得了勝利,而擁有“仁義”君子的六國,卻失敗了?在這一系列問題的驅(qū)使下,我課外閱讀了很多關(guān)于《過秦論》的評論,比如清代方苞的觀點:“秦始終仁義不施,而成敗異勢者,以攻守之勢異也?!边@就很符合邏輯,秦的過錯不是不施行仁義,而是“始終”不施行仁義。換而言之,攻的時候可以不施行仁義,守的時候必須施行仁義。后來我又閱讀了賈誼《新書》中《過秦論》完整版,上、中、下篇。我發(fā)現(xiàn)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個觀點,是就整篇《過秦論》而言的,在中、下篇可以找到許多支持這一論點的論據(jù)。
中學時代閱讀名著可以開茅塞,得新知。面對名著,我抱著學習的心態(tài)去品味,去研究,去思考甚至去質(zhì)疑。比如,《水滸傳》七十一回本(1973年版)第十回,原文:“用手推門,卻被石頭靠住了,再也推不開,三人在廟檐下立地看火?!蓖撇婚_門,明顯里面有人,不知道隔墻有耳嗎?幾個人還在門外旁若無人地討論陰謀。還有,原文:“小人直爬入墻里去,四下草堆上點了十來個火把,待走那里去!”我不禁產(chǎn)生疑惑,差撥是豬一樣的隊友嗎?翻墻進去,沒發(fā)現(xiàn)兩間草廳已經(jīng)被雪壓倒嗎?還四處放火?閱讀在層層質(zhì)疑中推進,我在質(zhì)疑中享受閱讀所帶來的喜悅。高中時期,我陸陸續(xù)續(xù)看完《聊齋志異》《平凡的世界》《萬歷十五年》《黃金時代》等,徜徉在閱讀的世界里,積蓄能量。
選擇閱讀的書籍很重要,有益的閱讀方法更重要。
用閱讀帶動寫作,以寫作深化閱讀。從我中學的閱讀體驗來看,略讀與精讀各有所益,“有字書”和 “無字書”共讀,“讀書、批注、隨筆”構(gòu)成“立體式閱讀模式”。高中三年,閱讀從未間斷過。從名著、時事、詩詞、歷史等書籍中汲取營養(yǎng),在閱讀過程中修養(yǎng)富有感知力的心靈,這是對中國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接續(xù)與傳承。在閱讀的沃土中向下扎根,向上循光,鑄就閱讀者的文化性格與品質(zhì)。
駐足凝望, 時光隧道里的歲月長河,或悲或喜,或惆悵或遺憾。時光匆匆,高中三年的光陰在成長中悄然逝去,往事在目。我總是喜歡將這段記憶反復(fù)地翻騰,心中不斷小火熬煮著,使之變得更加香甜,耐人尋味。
我高一時寫作,大體有了一點“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筆法”,但行文與表達都很稚嫩。
我的寫作始于閱讀中的模仿。學了當時自己喜歡的幾位作家的筆法,全憑興趣,不囿于范圍,有時“老氣橫秋”不合年齡,有時“無病呻吟” 不知所云。曾經(jīng)模仿過余秋雨、路遙、余華、王小波、村上春樹等。我高中的寫作,從模仿起步,從初中擠牙膏式的五六百字到高中一兩千字,反倒成了我的愛好。
閱讀引領(lǐng)寫作。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對我的寫作有巨大的幫助,其中的細節(jié)描寫是作品的血肉。企業(yè)家潘石屹讀了7遍,他說:“每天晚上看著看著就哭了,每一次的人生低谷,覺得這個坎過不去了,我都要拿起來讀一遍,以至于每個細節(jié)都記得很清楚。”這是勵志之處。我讀《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的哭的文字印象很深:他望著那張親愛的笑臉,淚水洶涌地沖出了眼眶……孫少平的哭聲變?yōu)閱柩实?。這是細節(jié)描寫之力。我寫哭聲時,起初嘗試著寫有聲的哭:他嗚嗚地哭,哇哇地哭。覺得不夠味道,改成無聲的哭:他攥著拳頭,嘴角抽搐,身體抖得厲害,竭力抑制抽泣,可眼淚卻一粒一粒地從眼角掉落。這些平中見奇的細節(jié)描寫,可以為表達思想情感增色。路遙在語言方面極高的造詣,激勵和感動著無數(shù)青少年,其中包括一個我。
歌德說:“沒有在長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睂懽鲿r我以“體驗”為突破口,打開寫作的新思路。2001年我高考的作文獲得了滿分,被選錄在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高考考場滿分作文名師評析》里。我的體會是,中學生的閱讀量、知識面和思維的廣度與深度,必然影響著寫作的思想性、厚度與高度。
高中總有做不完的試卷,考不完的試題,但是我總愛抽出時間胡謅些古詩,因為成老師的古詩吟唱法把我?guī)肓嗽娫~的世界。曾經(jīng),我寫了一首絕句來記錄當時的考試體會。
考
九轉(zhuǎn)長江前后推,波瀾時起卷千堆。
驚濤駭浪潮頭立,驪頷探珠衣錦回。
沒成想,成老師把這首詩選錄在校報《月牙》中,后來又變成鉛字印刷在《少年文藝》的“新芽”欄目中。自此,寫作古詩成了我生活慣常的熱情表達,也寫了一系列有關(guān)考試的絕句并發(fā)表。
筆
書生仗筆走天涯,劍影刀光獨一家。
非有奇思能妙想,何來今日鳳池夸。
墨
鳳舞龍飛撇捺鉤,全憑汁黑似泉流。
報國攜筆何關(guān)鍵?墨水頭功壯志酬。
作答
無限風光在險峰,登攀接踵續(xù)千重。
絕知幽谷多狼虎,偏作牛犢逞銳鋒。
現(xiàn)在的我,最愛教詩,吟詩,寫詩,填詞。不久我的個人原創(chuàng)古詩集電子版也將完稿。自然,每屆學生都很喜歡我教學古詩。詩歌已然成了我和我的學生共情的表達。
曼德拉說:“生命的意義不僅是活著,而且是我們給別人的生命帶來了何種不同。這決定了我們?nèi)松囊饬x?!闭Z文,在某種意義上是決定了我的精神發(fā)育的。精彩人生的底色是滋養(yǎng)性靈的語文,幸福生活的底色是拔節(jié)向上的精神。字詞句篇皆是溫度,語文學習是內(nèi)省的、自覺的、常態(tài)的、豐盈的、充實的精神成長之路?!靶兄t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行走在閱讀與寫作的路上,真善美的登頂方能享受生命應(yīng)然的高度、廣度、遠度。
聽“生”說感
遇見她是我的幸運
◆黃梓瑋
我是一名2021屆理科學生,今年高考語文考了129分。寫這篇讀后感的時候,我正坐火車趕往南開大學上學的路上。曾凡華老師是我的語文老師,能遇見她是我的幸運。
看著曾老師寫她中學時代語文學習的經(jīng)歷與感悟,讓我回想起她給我們上課的一幕幕,此時我腦子里全是她上課的場景,她的聲音,她的身影,她的微笑,讓我心中更添不舍。
因為她,我們愛上了語文。我閱讀曾老師寫“一吟一誦總關(guān)情”部分,讓我回想起曾老師的吟唱,平長仄短、平低仄高,此時我腦子回蕩著她吟唱《聲聲慢》《定風波》的旋律與節(jié)拍,我不禁哼唱起來,這是一種心底的美好。
曾老師寫閱讀部分,我特別有體會,我愛讀名著,也愛讀各類雜志,比如《語文世界》《讀者》《意林》等等,形成了比較好的語感,在做閱讀題時,我答題用語比較精準。
看曾老師學生時代的寫作經(jīng)歷,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當初曾老師教給我們的寫作知識,我都還清晰地印在腦子里。在曾老師的指導(dǎo)修改下,我們班很多同學都在各類雜志發(fā)表了自己的作品,我發(fā)表的特別多。高中時期就能發(fā)表文章,我父母比我還開心。曾老師自己也在各類雜志發(fā)表文章,她還會填詞,還記得曾老師根據(jù)《定風波》詞律的填詞,非常妙。
定風波?讀蘇軾《定風波》
《莫聽》詞篇韻味長。仰天一嘯反平常。奇趣為宗而合道,高妙。為佳無意不漫狂。
江海小舟從此逝?非是。無晴無雨去何方?內(nèi)外歸心同靜躁。蘇笑: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高中時光已成為過去,而曾老師對我的積極影響將會一直延續(xù)。我笨拙的文采難以描述她的春風化雨,正如她對我人生的影響不可丈量一般。曾老師助我們達成了自己的目標,她自己進步的腳步也從未停止,我總能夠聽到曾老師參加各種比賽獲獎的消息。如果說語文學習的魅力源自于教師靈魂的亮度,那么我覺得曾老師就是那一顆指引我的星星,我雖是理科生,我也愿一直行走在語文路上。
我為能遇到這樣一位良師而感到幸運,衷心祝愿曾老師能夠健康快樂,萬事如意!也希望同學們學好語文,用奮斗換來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加油!在枯燥緊張的高中生活里,感謝曾老師用她特有的教學方法,完美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