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延
中國羽毛球隊在2021年蘇迪曼杯決賽中以3比1擊敗日本隊,成功衛(wèi)冕,歷史上第12次奪冠。疫情之下,遠征芬蘭的中國羽毛球隊克服重重困難,延續(xù)了東京奧運上的勝勢。
中國隊高舉蘇迪曼杯。
石宇奇在決賽中擊敗桃田賢斗,拿到關鍵一分。
9月17日,全運會羽毛球比賽結束,中國隊主力們經過了不足兩天的調整,19日就從上海出發(fā),經德國轉機到達芬蘭萬塔。他們從東京奧運會歸來后經歷了21天隔離,馬不停蹄回歸地方隊訓練,不足十天就前往西安。四年一屆的全運會被稱為最艱辛的羽毛球賽,因為團體和單項緊接進行,前后長達13天,中間幾乎沒有休息,不少球員還要兼項,甚至是一天雙賽。
連軸轉賽程看似與疫情無關,其實正是疫情帶來的賽事變動。奧運會、全運會、蘇迪曼杯和湯尤杯這四個賽事緊密進行,夾在中間的全運會時間早就確定。為了避免與蘇迪曼杯沖突,全運會羽毛球比賽從原來的9月15日至27日提前到9月5日至17日。東京奧運會因疫情延遲了一年,卡在全運會之前;蘇迪曼杯因疫情延遲了半年,接在全運會之后,舉辦地點從中國蘇州改為芬蘭萬塔。中國隊在本屆蘇迪曼杯中處于連續(xù)作戰(zhàn)的劣勢。
東京奧運會是中國羽毛球隊在2020年3月以來首次出國比賽,但當時人數不多,教練員、運動員、隊醫(yī)、翻譯等合計才二十多人。遠征芬蘭參加蘇迪曼杯賽,團隊超過了40人,沒有了東京奧運會時集體包機等安排保障,隊伍面臨的防疫壓力和行程安排壓力都更大。
中秋節(jié),隊伍給大家分發(fā)了從國內帶去的蛋黃蓮蓉月餅,大家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訓練和備戰(zhàn)中過了一個簡單溫馨的佳節(jié)。雖然是9月,但地處北緯60度的萬塔已經開啟了初冬模式,平均氣溫降至個位數,最低氣溫一直在零度上下徘徊。
不少人是第一次到北歐參賽。北歐人多以肉類、面包、土豆為主食,剛來的隊員吃不慣,肚子很快就餓了。疫情之下參賽,隊伍很難像以前大賽那樣做到全方位的后勤保障,教練們向當地的中國志愿者借來幾個電飯煲,每天為隊員們煲雞湯補充營養(yǎng)。
經過適應訓練和身體調整,中國隊來到芬蘭的第七天,比賽開始,揭幕戰(zhàn)由上屆冠軍中國隊和東道主芬蘭隊的交鋒。在被認定為熱身的第一場比賽上,中國隊派出了混雙奧運冠軍王懿律/黃東萍和女雙世界冠軍陳清晨/賈一凡,男雙的何濟霆/譚強和男單的陸光祖是新人,女單由何冰嬌擔綱。
中國隊以5個2比0獲勝,唯一有懸念的是男單。首次代表中國隊在團體大賽出場的陸光祖有點緊張,兩局都是在落后的情況下逆轉取勝。比起過程,讓這場本來沒有懸念的比賽出彩的是:萬塔“天黑了”。
陸光祖以21比16拿下第一局,在第二局15比18落后時連得5分,拿到賽點。沒想到,這時場館停電了,比賽被迫暫停了5分鐘。在燈光恢復后,陸光祖連續(xù)得分的節(jié)奏明顯受到影響。不過,盡管被對手追回一分,陸光祖還是以21比19拿下比賽。
第二場小組賽對印度隊,中國隊派出了完全不一樣的陣容,男單石宇奇、女單陳雨菲、男雙劉成/周昊東、女雙鄭雨/李汶妹、混雙馮彥哲/杜玥,再次聯(lián)手打出5個2比0的好戲。
兩場大勝后,中國隊迎來小組賽最后一個對手泰國隊。這場爭奪小組第一的比賽中,中國隊幾乎派出全部主力,卻一度陷入了險境。
首場男雙,何濟霆/譚強險勝一局,連丟兩局落敗。隨后,奧運冠軍陳雨菲擊敗布桑蘭,把比分扳平。第三場男單,石宇奇以兩個17比21不敵泰國的三屆世青賽男單冠軍昆拉武特,中國隊大比分1比2落后。中國隊在后兩場女雙和混雙都占盡優(yōu)勢,陳清晨/賈一凡以21比4、21比12擊敗瓊卡潘/拉溫達,王懿律/黃東萍以21比8、21比15輕取老對手德差波/沙西麗,中國隊以3比2贏球,鎖定小組第一。
女雙陳清晨/賈一凡慶祝勝利。
盡管贏球,但男單和男雙丟分,第一次敲響了警鐘。隔天對丹麥隊的1/4決賽中,中國隊除了男雙換成了周昊東/何濟霆這對臨時組合外,其他四項的出場人選都沒有變化。首場男雙,周昊東/何濟霆在決勝局19比16領先時連丟5分落敗。第二場女單,陳雨菲以18比21先丟一局,嚇壞了眾人,因為第三場男單不占優(yōu),如果女單輸球,中國隊很可能以0比3落敗,無緣四強。幸好,陳雨菲及時穩(wěn)住陣腳,以2比1拿下了關鍵的一分。第三場男單,石宇奇不敵安賽龍,中國隊再次以1比2落后。女雙和混雙中國隊穩(wěn)操勝券,再次以3比2反敗為勝,挺進四強。
連續(xù)兩天都是男雙和男單丟分,這樣的境遇讓男隊陷入了很大的爭議中。半決賽對韓國隊,教練組起用了“塵封”了四年的2017年全運會男雙冠軍王懿律/劉成。這個安排的意圖一是讓在前一天比賽中腰部受傷的何濟霆休息一天,給受挫的小將時間來調整心理;二是將優(yōu)勢項目混雙調整到第一場,取得開門紅的幾率大增。
事實證明,這一排陣是正確的,王懿律/劉成這對“秘密武器”甚至沒有獲得上場機會。盡管韓國隊的徐承宰和申昇瓚都有兼項,比賽順序又有變化,但中國隊混雙王懿律/黃東萍以2比0取得開門紅后,男單石宇奇和女單陳雨菲以2比1的相同比分分別擊敗許侊熙和安洗瑩,以3比0淘汰韓國隊,歷史上第14次闖入蘇迪曼杯決賽。
另一場半決賽,日本隊以3比1擊敗馬來西亞隊。時隔兩年,從中國南寧到芬蘭萬塔,中日兩隊再次在決賽相遇,但中國隊的男雙和混雙、日本隊的男雙和女雙都發(fā)生了變化。
決賽排陣留給中國隊的思考空間似乎只剩下男雙:依然讓王懿律兼項,還是放手一搏,再給年輕人一次機會?教練組選擇了后者,1/4決賽上輸球的何濟霆/周昊東赫然出現在決賽的第一場比賽中。
經過前幾場被質疑和自我懷疑,男隊自我救贖,何濟霆/周昊東以2比1擊敗了2019年世錦賽亞軍小林優(yōu)吾/保木卓朗。周昊東賽后激情的一句怒吼“誰說不行”,釋放了心底的怒氣。男雙這一分有點意外,也在情理之中。
男雙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奪分,第二場女單陳雨菲也出現了狀況。兩年前,陳雨菲在蘇迪曼杯決賽后來居上擊敗山口茜,兩年后,她被寄予更高的期待。但是,連續(xù)作戰(zhàn)的疲憊讓陳雨菲狀態(tài)不佳,0比2不敵山口茜,丟掉事先認為比較穩(wěn)的一分。
男單上場前,有人揣測中國隊是否又要1比2落后。不等大家好好思考,石宇奇首局以狂風掃落葉的姿態(tài)以21比13速勝桃田賢斗。戰(zhàn)略性放棄第二局后,石宇奇又在決勝局頻頻殺穿對手,以2比1擊敗世界排名第一的桃田賢斗,戲劇性地拿下了男單這關鍵的一分。
隨著陳清晨/賈一凡在第四場女雙鎖定勝局,中國隊成功蟬聯(lián)蘇迪曼杯。決賽的前三分充滿戲劇性,直到女雙上場,對中國隊衛(wèi)冕的期盼才回到了大家放心的軌道上。
盡管有連軸轉的疲憊,盡管有驚險的場次,團體賽的魅力就在于這一盤丟分時下一盤撐住的團隊氛圍。張軍和夏煊澤兩位主教練對隊伍的表現非常滿意。張軍表示,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們以定海神針式的發(fā)揮穩(wěn)住局勢,成為奪冠的中流砥柱,新人們盡管有發(fā)揮不穩(wěn)定的時候,但像周昊東/何濟霆在決賽的關鍵贏球,代表了新生力量在隊伍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這一次遠征蘇迪曼杯賽,中國隊的20人大名單有12個新人,隊伍奪冠產生了7位新的世界冠軍。其中,20歲的馮彥哲在小組賽中與師姐杜玥出戰(zhàn)混雙獲勝,成為中國隊第一位“00后”世界冠軍。張軍認為,馮彥哲站上冠軍領獎臺,代表了世界羽壇的趨勢:各國競爭如此激烈,年輕人的沖勁將直接決定誰是勇者。
東京奧運會后,每一支隊伍都在經歷后奧運時代的調整和更新。本屆蘇迪曼杯淘汰賽的全部7場只有一場出現3比0,即半決賽中國隊勝韓國隊,四場1/4決賽有三場是3比2,傳統(tǒng)勁旅印尼隊被年輕的馬來西亞隊掀翻,無緣四強。這和以往3比0局面比比皆是的世界羽壇截然不同。
以新陣容出征大賽的中國羽毛球隊連續(xù)第14次闖入決賽,第12次捧起獎杯,總體表現依然穩(wěn)定。看著每次比賽前和比賽后的站圈式鼓舞,看著他們頑強拼搏每一分,看著他們贏球后對著直播鏡頭手指胸前的中國國旗,看著他們每場比賽互相支持,感動油然而生。
這支以“強國有我,團結拼搏,敢打敢拼,為國而戰(zhàn)”為口號的隊伍擰成一股繩,沖破奪冠路上的每一道難關,將中國隊的名字再次刻寫在蘇迪曼獎杯上。
責編 陶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