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佳,梁志斌,馬若克,符韻林,韋鵬練
(1.廣西大學 林學院,廣西南寧 530004;2.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樹木園,廣西南寧 530031)
觀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又名觀光木蘭和宿軸木蘭,為木蘭科(Magnoliceae)觀光木屬珍稀瀕危樹種,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主要分布于福建、廣東和廣西等地[1-2]。觀光木樹形通直、材質(zhì)優(yōu)良、紋理美觀,多用于建筑及制作家具和樂器等[3];樹皮和根皮含有較多抗癌的化學成分,在醫(yī)療方面有重要價值[4];枝葉可用于提煉香精,熏制香茶[5];果實也有藥用價值,可用于治療消化不良和鼻炎等[6]。揮發(fā)油存在于植物體中,有芳香氣味,被廣泛應用于香料、化妝品及醫(yī)藥領域。研究顯示,大多數(shù)木蘭科植物的揮發(fā)油含有α-蒎烯、β-蒎烯、β-石竹烯、芳樟醇、檸檬烯和α-側柏烯等成分,這些化學成分的藥用價值較高,有抗炎、抗菌、祛痰和止咳等功效[7-8]。目前,對觀光木的利用主要是其木材,對其生物量較豐富且可再生的葉子資源的應用較少,不利于觀光木樹種的保護。因此,對觀光木葉揮發(fā)油進行開發(fā)與利用,有較大價值。
關于觀光木葉揮發(fā)油成分分析已有部分文獻報道[6,9-10],但成分有一定差異。本研究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觀光木葉片的揮發(fā)油,結合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和氣相色譜-質(zhì)譜法(GC-MS),對揮發(fā)油的成分進行快速并準確地分析,可為觀光木在香料、醫(yī)藥及化妝品等領域的開發(fā)與利用提供一定依據(jù)。
2019年11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試驗林(108°15'~108°22'E,22°34'~22°46'N)選取6 株生長良好且無病蟲害的觀光木,采集東、南、西和北各個方向的葉片,將所有葉片混合后自然風干,磨粉機磨碎,過40目篩備用。
IRTracer-100 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ATR附件,島津公司)、SCION 456-GC-TQ 型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布魯克公司)、揮發(fā)油提取器、電熱套、BSA124S-CW 型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和DFT-200 型粉碎機(溫嶺市林大機械有限公司)。乙醚(成都市科隆化學品有限公司)和無水硫酸鈉(南寧市聚源儀器儀表有限公司)均為分析純,蒸餾水。
1.3.1 揮發(fā)油提取
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發(fā)油[11]。稱取100 g觀光木葉片粉末,置于2 000 mL 圓底燒瓶中;加入1 200 mL 超純水(Direct-Q5uv),攪拌均勻;連接揮發(fā)油提取器,加入5 mL乙醚于上層;電熱套加熱,提取10 h,提取器冷卻后,收集乙醚層樣品;經(jīng)無水硫酸鈉干燥和冷凍干燥得到揮發(fā)油,稱取揮發(fā)油質(zhì)量并計算得率,密封放入4 ℃冰箱遮光保存。
1.3.2 FT-IR圖譜測定
紅外衰減全反射(ATR)是一種新的無損檢測技術,與傳統(tǒng)透射法相比,具有制樣簡單、檢測速度快和準確的特點,能快速獲得樣品的化合物類別和官能團等結構信息,被廣泛用于中藥制劑等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使用ATR 附件對揮發(fā)油進行測定,掃描范圍600~4 000 cm-1,分辨率4 cm-1,掃描32 次。將樣品均勻覆蓋ATR的晶體凹槽。
1.3.3 GC-MS分析
色譜條件:BR-5MS 色譜柱,毛細管柱(30 m ×0.25 mm × 0.25μm);程序升溫:色譜柱初始溫度為70 ℃,以5 ℃/min 升至200 ℃,再以2 ℃/min 升至250 ℃,保持5 min;載氣為高純氦氣,流量1.0 mL/min,進樣量1.0μL;分流比1∶50。
采用EI 離子源,電子能量為70 eV,掃描范圍為50~500 amu。
所得成分經(jīng)NIST05 譜庫檢索并結合相關文獻進行分析,確認揮發(fā)油中的化學成分,采用峰面積歸一法獲得各化學成分的相對含量。
揮發(fā)油呈淡黃色油狀;得油率較低,100 g 觀光木葉片粉末提取出0.19 g揮發(fā)油,得油率為0.19%。
紅外掃描圖譜顯示,3 391 cm-1附近為O-H 伸縮振動吸收峰,1 199~1 013 cm-1處為醇類化合物C-O 伸縮振動吸收峰,說明揮發(fā)油中含有醇類化合物;3 076 cm-1附近為烯類化合物C-H伸縮振動吸收峰,1 375、993 和887 cm-1附近為烯類化合物C-H 彎曲振動吸收峰,1 632 和1 649 cm-1處為C=C 伸縮振動吸收峰,920和804 cm-1處為烯類化合物C-H面外搖擺振動吸收峰,說明揮發(fā)油中含有烯烴類化合物;1 707 cm-1處為C=O 伸縮振動吸收峰,說明揮發(fā)油中含有醛類或酮類化合物;2 725 cm-1處為醛基C-H 特征吸收峰,951 cm-1附近為醛基C-H 彎曲振動吸收峰,說明揮發(fā)油中含有醛類化合物(圖1)。二階導數(shù)圖譜顯示,1 590~1 551 cm-1處為酮C=O骨架伸縮振動吸收峰,說明揮發(fā)油中含有酮類化合物;1 557~1 460 cm-1處為苯環(huán)骨架伸縮振動吸收峰,887 cm-1處為苯環(huán)C-H 彎曲振動吸收峰,說明揮發(fā)油中含有苯環(huán)類化合物;1 782 和1 725 cm-1附近為酯內(nèi)C=O 伸縮振動吸收峰,1 271 和1 252 cm-1處為酯內(nèi)C-O-C 伸縮振動吸收峰,說明揮發(fā)油中含有酯類化合物(圖2)。經(jīng)以上光譜分析,確定觀光木葉揮發(fā)油中含有烯烴類、醇類、醛酮類和酯類等化合物。二階導數(shù)圖譜檢測出了紅外圖譜不能直接觀測到的微弱特征峰,為后續(xù)構建觀光木葉揮發(fā)油的紅外圖譜提供了重要依據(jù)。
圖1 觀光木葉揮發(fā)油紅外光圖譜Fig.1 Infrared spectra of volatile oil of T.odorum leaves
圖2 觀光木葉揮發(fā)油二階導數(shù)圖譜Fig.2 Second derivative species of volatile oil of T.odorum leaves
共鑒定出55種成分,占觀光木葉揮發(fā)油總含量的89.030%(表1)。相對含量大于0.5%的化合物有18 種,包括石竹烯氧化物(50.950%)、環(huán)氧異香樹烯(8.370%)、β-桉葉醇(6.479%)、4-異丙烯基-環(huán)己酮(2.517%)、桉油烯醇(1.836%)、全順式二十碳五烯酸(1.444%)、β-杜松烯(1.128%)、反式-橙花叔醇(0.938%)、芳樟醇(0.897%)、A-二去氫菖蒲烯(0.849%)、β-石竹烯(0.825%)、十五烷酸(0.820%)、(6E)-3,7,11-Trimethyl-6,10-dodecadien-1-yn-3-ol(0.735%)、α-松油醇(0.723%)、植物醇(0.577%)、肉豆蔻酸(0.575%)、T-杜松醇(0.553%)和α-蒎烯(0.501%)。
表1 觀光木葉揮發(fā)油成分分析Tab.1 Analysis o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volatile oil of T.odorum leaves
續(xù)表1 Continued
續(xù)表1 Continued
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觀光木葉揮發(fā)油,得油率為0.19%,提取率較低,比郝小燕等[6]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新鮮觀光木葉揮發(fā)油的得油率(0.136%)略高,遠低于何開躍等[10]采用有機溶劑提取新鮮觀光木葉揮發(fā)油的得油率(9%),但采用有機溶劑提取的揮發(fā)油通常含有較多難揮發(fā)性雜質(zhì)。李軍集等[12]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廣西白玉蘭(Magnolia denudata)新鮮葉片和風干葉片的揮發(fā)油,發(fā)現(xiàn)風干葉片揮發(fā)油得油率為新鮮葉片的兩倍。因此,推測得油率與提取溶劑及葉片是否風干有較大關系。
采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證明了揮發(fā)油中含有烯烴類、醇類和酮類等物質(zhì)。紅外光譜在1 709~809 cm-1處有特征峰,可為快速篩選觀光木葉揮發(fā)油提供依據(jù)。利用GC-MS 對觀光木葉揮發(fā)油進行分析,共鑒定出55 種成分,占觀光木葉揮發(fā)油總含量的89.030%;相對含量大于0.5%的化合物有18種,多為烯烴類和醇類;含有石竹烯氧化物(50.950%)、芳樟醇(0.897%)和α-石竹烯(0.209%)等藥用價值較高的成分。石竹烯氧化物具有抗衣原體、抗菌、抗腫瘤和殺蟲等活性[13-15];α-石竹烯和芳樟醇均具有抗炎活性,芳樟醇還具有較強的抗菌和鎮(zhèn)靜作用,對于淋巴細胞和白血病細胞增殖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也可用作食用香料、香水香精和皂用香精等[16]。郝小燕等[6]研究了觀光木葉精油的化學成分,所得化學成分與本研究結果相近,主要包含烯烴類和醇類,主要成分有β-桉葉醇(20.82%)、α-芹子烯(14.16%)、β-石竹烯(12.83%)、γ-雪松烯(6.96%)、α-石竹烯(4.31%)和芳樟醇(2.60%)等,β-桉葉醇相對含量最高;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β-桉葉醇有較高的相對含量,但并未檢測出α-芹子烯和γ-雪松烯,α-石竹烯和芳樟醇相對含量差別較大。何開躍等[10]對觀光木葉揮發(fā)油進行鑒定,共檢測出38 種化合物, 主要成分有酯類(33.396%)、萜類(18.313%)、醇類(12.065%)和芳香族化合物(9.484%),與本研究所得主要化學成分差異較大,僅有兩種共同化合物(石竹烯氧化物和石竹烯)。樊二齊等[9]研究發(fā)現(xiàn)觀光木葉精油的化學成分大多為單萜類和蓓半萜類,主要成分有牛兒烯(21.404%)、β - 欖香烯(12.824%)、石竹烯(10.861%)、α-杜松醇(4.597%)和α-石竹烯(4.367%);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了β-欖香烯、石竹烯和α-石竹烯,但相對含量差別較大。本研究中的觀光木葉揮發(fā)油與已報道的揮發(fā)油在主要成分和相對含量上有較大差異,可能是受品種、產(chǎn)地、氣候條件、干燥方式及提取方式的影響。本試驗將葉子進行自然風干處理,在風干過程中,某些化合物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揮發(fā),可從不同產(chǎn)地和不同季節(jié)的新鮮和風干觀光木葉片中提取揮發(fā)油,對其化學成分進行綜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