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偉
(南京技師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維會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目前在部分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師隊伍中會呈現(xiàn)梯級年齡結構,同時存在不同年齡段的任課教師,這在思想意識和思維方式上就容易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1]。對于年輕教師而言,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強,且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教學理念較為超前,教學思維較為靈活,教學方法較為豐富,很容易受到中職學生的喜愛。而年齡相對偏大的體育教師,容易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在教學工作中缺少創(chuàng)新意識,如果還按照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向學生講授體育訓練中的注意事項和田徑理論知識,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抵觸情緒,這種緊張的師生關系會直接降低教學質量[2]。
從客觀層面講,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學習能力相對較差,沒有養(yǎng)成系統(tǒng)的學習習慣,這些因素導致學生在學習體育理論知識時可能產生抵觸心理。一方面是因為學生自身能力原因導致學習較為吃力,尤其是對于較為枯燥的體育理論知識,還會產生一定的厭煩情緒。另一方面是學生在主觀意識上認為體育課理論學習無關緊要,所以在理論課學習時,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導致學習效果較差。
學生必須熟練掌握體育教學中的理論知識,才能夠在體育訓練中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但是因為理論知識本身較為枯燥,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學習效果較差。而在教學中,部分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只是按照教學大綱中的要求,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以體育教材為依托開展教學。教師沒有在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上投入過多的精力,或者教學改革不到位,導致實際教學時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效果不佳。
體育訓練是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也是展現(xiàn)教學效果的主要形式。對中職學校體育訓練效果不佳的原因進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訓練規(guī)劃不合理,部分體育教師缺少系統(tǒng)、完整的訓練計劃,訓練的隨意性較強,所以無法達到預期的訓練成效;第二,體育教師缺少對學生的研究,不同的學生在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如果采用統(tǒng)一的訓練標準和方法,會導致部分學生因為訓練強度超過身體機能所能承受的范圍,容易對身體損傷;第三,體育教師沒有根據(jù)學生的特長制定差異化訓練,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如果忽略了學生的特長發(fā)揮,不僅會影響到學生體育訓練的積極性,也違背了體育教學的本質,最終影響到體育訓練的成效。
為了深入貫徹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文件精神,體育教師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維,能夠與深化職業(yè)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保持一致性。體育教師要在思想意識上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然后不斷研究和學習以提升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在教學工作中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從而促進體育教學效果的提升。體育教師要善于對教學大綱、教材、教學方法和學生進行研究,然后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優(yōu)化教學方法,為學生呈現(xiàn)豐富多彩的體育課程[3]。
體育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師的教學任務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和訓練技能,還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精神和鍛煉身體的意識。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首先要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向學生說明體育學習和訓練的意義,讓學生意識到體育課不是放松和愉悅身心的課程,而是要通過體育學習和訓練,擁有強健的體魄,并且將體育課中培養(yǎng)的精神融入思想中,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單純的課堂理論知識的講授,難免會讓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所以體育教師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播放視頻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各項運動中需要掌握的動作要領,以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向學生講解理論知識,既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4]。體育教師還可定期帶領學生觀看重要的體育賽事的視頻,在培養(yǎng)學生熱愛體育運動的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最終提升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和體育專業(yè)素養(yǎng)。
為了達到理想的體育訓練效果,體育教師應該制定系統(tǒng)而完善的訓練計劃。體育訓練需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保證學生嚴格按照訓練要求完成各項動作訓練,避免學生在訓練中受傷。在制訂訓練計劃時,體育教師可在訓練大綱要求的基礎上,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進行深入的研究,可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制訂分層訓練計劃,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相應的訓練強度。分層訓練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只有訓練強度符合學生個體的身體機能,才能夠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體育教師還可以針對有體育特長的學生單獨制訂訓練計劃,挖掘學生的潛在可能性,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還能夠通過特長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5]??茖W合理的訓練計劃,有助于體育訓練的順利實施,最終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既能夠滿足訓練大綱的要求,又能夠讓全體學生都得到發(fā)展,這才是體育訓練的最終目的。
體育教學的任務不僅是鍛煉學生的身體,還要在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意志和品質,所以體育教師要轉變教學方法,可將體育訓練和體育活動與游戲相結合,寓教于樂,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可有效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既能夠達到體育訓練的目的,又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體育教師可以多設計一些團隊性較強的游戲,教師只規(guī)定最終的目的,不對完成過程做任何要求,讓學生自己思考如何完成游戲任務。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形成多種完成任務的方案,但是經過試驗卻都無法完成任務目標,最終只有經過團隊合作才能夠完成預期的任務,通過游戲讓學生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游戲過程中的反復試驗和思考,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規(guī)劃能力,等,通過游戲教學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課后,體育教師要不斷總結和反思,還要對學生的心理需求進行分析,然后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為學生呈現(xiàn)更加精彩的體育教學活動[6]。
中職體育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和技能,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意志和品質,所以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至關重要。體育教師首先要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然后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心理需求以及認知規(guī)律,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通過具有趣味性的游戲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體育教師要合理規(guī)劃體育訓練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和學習觀念,在訓練中激發(fā)學生的體育潛能。通過體育教學,讓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同時也為學生將來進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