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異形成語的判定及其推薦詞形的確立
      ——以“觸目驚心—怵目驚心”“莫名其妙—莫明其妙”為例

      2021-11-06 02:51:52王迎春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21年10期
      關(guān)鍵詞:詞形同音理據(jù)

      王迎春

      (中國社會科學院 語言研究所/辭書編纂研究中心, 北京 100732)

      一、引言

      異形成語是異形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異形詞規(guī)范化研究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兜谝慌愋卧~整理表》(以下簡稱《一異表》)將“異形詞”定義為:“普通話書面語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本規(guī)范中指聲、韻、調(diào)完全相同)、同義(本規(guī)范中指理性意義、色彩意義和語法意義完全相同)而書寫形式不同的詞語?!盵1]5本文討論的異形成語是指同音、同義而書寫形式不同的一組成語。這里的“書寫形式不同”指成語中同音語素的字形不同,如“觸目驚心—怵目驚心”“莫名其妙—莫明其妙”等,不包括成語的部分語素前后順序不同的情況,如“虎踞龍盤—龍盤虎踞”“千山萬水—萬水千山”等。

      自從殷煥先[2]《談詞語書面形式的規(guī)范》一文提出異形詞規(guī)范化問題(1)當時異形詞被稱為“詞語書面形式分歧現(xiàn)象”。以來,異形詞研究在近60年里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但有關(guān)異形成語的研究則相對薄弱,尤其是在異形成語的判定標準方面還存有一定的分歧。如“觸目驚心”與“怵目驚心”、“莫名其妙”與“莫明其妙”在現(xiàn)代漢語中早已并存并用,但它們究竟是兩組異形成語還是同音近義成語卻給人們帶來了不小的困惑,因為它們既沒有被收入國家語言文字規(guī)范文件《一異表》,也沒有被收入《264組異形詞整理表(草案)》(以下簡稱《二異表》)(2)《二異表》由中國版協(xié)校對研究委員會、中國語文報刊協(xié)會、國家語委異形詞研究課題組和《咬文嚼字》編委會聯(lián)合整理而成,自2004年1月起在以上四單位各自系統(tǒng)內(nèi)試用,但至今未審定公布。即便如此,該表也仍然是異形詞整理與規(guī)范化的重要參考和依據(jù)。,也就是說,它們究竟是否是異形成語并沒有文件規(guī)范可以依據(jù)。此外,各類語文辭書對“觸目驚心—怵目驚心”“莫名其妙—莫明其妙”的處理方式也不一致:“觸目驚心—怵目驚心”在《漢語大詞典》(以下簡稱《漢大》)、《新華成語詞典》第2版(以下簡稱《成語詞典》)、《應用漢語詞典》(以下簡稱《應用詞典》)和《新華詞典》第4版等辭書中均被處理為一組異形成語,而在《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以下簡稱《現(xiàn)規(guī)》)和《中國成語大辭典》(以下簡稱《大辭典》)等辭書中則被處理為一組同音近義成語;“莫名其妙—莫明其妙”在《漢大》《漢語成語考釋詞典》《大辭典》和《應用詞典》等辭書中均被處理為一組異形成語,而在《成語詞典》和《現(xiàn)規(guī)》等辭書中則被處理為一組同音近義成語。不僅如此,《現(xiàn)代漢語詞典》(以下簡稱《現(xiàn)漢》)作為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型語文辭書的權(quán)威之作,其不同版次對“觸目驚心—怵目驚心”“莫名其妙—莫明其妙”的處理方式也不完全一致(3)《現(xiàn)漢》從1960年出版的試印本開始收錄“觸目驚心”,從第3版才開始收錄“怵目驚心”,并將“觸目驚心—怵目驚心”作為一組近義詞來處理,但從第5版開始將“觸目驚心—怵目驚心”處理為一組異形成語,并以“觸目驚心”作為推薦詞形。《現(xiàn)漢》在試印本中就已經(jīng)收錄了“莫名其妙”,并明確指出“‘名’也作明”,從第5版開始將“莫明其妙”作為“莫名其妙”的附條出條,其實這兩種處理方式都是把“莫名其妙”和“莫明其妙”處理為一組異形成語,且以“莫名其妙”為推薦詞形,只是《現(xiàn)漢》在體例上有所微調(diào),實質(zhì)并未改變。第6版把“莫名其妙”和“莫明其妙”都收作條目并釋義,在“莫明其妙”釋義后又附加了一個“注意”欄,提醒讀者“‘莫明其妙’由‘莫名其妙’衍化而來,但二者含義略有不同:‘名’義為說明,‘明’義為理解”。這一修訂實際上是將“莫名其妙—莫明其妙”作為一組同音近義詞來處理了。然而,第7版修訂時不僅將“莫名其妙—莫明其妙”再次處理為一組異形成語,并且對釋義也做了新的調(diào)整。。這就說明不同的詞典編纂者、同一詞典不同版次的修訂者在“觸目驚心”與“怵目驚心”、“莫名其妙”與“莫明其妙”的關(guān)系問題上存在著分歧,而這種分歧源于對“觸目驚心”與“怵目驚心”、“莫名其妙”與“莫明其妙”關(guān)系的認識不一致。對于“觸目驚心—怵目驚心”,李守田[3]、晁繼周[4]、周阿根[5]、楊超[6]、劉中富[7]等學者都認為二者是一組異形成語,且一致認為“觸目驚心”是推薦詞形,而程榮[8]則認為二者是一組同音近義成語。對于“莫名其妙—莫明其妙”,有的學者認為二者是一組異形成語,其中高更生[9]、張志毅等[10]指出應該以“莫明其妙”為推薦詞形,薛從軍等[11]、薛克謬[12]、晁繼周[4]、宋玉柱[13]等則指出應該以“莫名其妙”為推薦詞形;而李行健[14]273則認為二者是一組同音近義成語。

      實際上,已有研究僅就“觸目驚心”與“怵目驚心”、“莫名其妙”與“莫明其妙”的關(guān)系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但并未就此展開更加細致和深入的探討。鑒于此,我們將以成語的字面義與實際義為切入點來討論如何判定“觸目驚心—怵目驚心”“莫名其妙—莫明其妙”是否是異形成語,并闡釋判定異形成語的標準,以及確立異形成語推薦詞形所依據(jù)的主要原則,以期為異形詞規(guī)范化及語文辭書編纂提供有益的參考。

      二、異形成語的判定

      “觸目驚心”與“怵目驚心”、“莫名其妙”與“莫明其妙”的糾葛主要在于它們是否是異形成語。根據(jù)上文對異形成語的界定,“觸目驚心”與“怵目驚心”、“莫名其妙”與“莫明其妙”并存并用,讀音相同,僅書寫形式不同,因此只要再滿足“同義”的條件就可以判定它們是異形成語。

      劉叔新[15]104曾指出:“成語的重要特征……是表意的雙層性。”成語表意的雙層性指的是成語既有字面義,又有實際表達的意義(以下簡稱“實際義”),其中字面義就是從字面上能夠看出來的表層意義,實際義就是在實際運用中所表達的深層意義,也就是隱藏在字面義之下的意義。王霞[16]從字面義在成語意義構(gòu)成中的作用這一角度將成語的意義分為兩類:“一類是成語的字面義就是成語的實際義……另一類是除了字面義之外,還有含蓄在內(nèi)的意義,而含蓄在內(nèi)的意義才是成語在實際使用中的意義?!睂τ诘谝活?,我們判斷兩個成語是否同義相對容易,只看字面義(也是實際義)是否相同即可,對于第二類,我們在判斷兩個成語是否同義時就不能以字面義為標準,而要以實際義為標準,因為我們運用成語時所要表達的是實際義而不是字面義。因此,在判斷一組成語是否是異形成語時,實際義比字面義更重要。薛克謬[12]曾指出:“所謂意義相同……從寬泛性上講,則應該包括以下兩種情況。一是短語只有部分義項相同?!嵌陶Z的字面意義略有不同,但隱含意義相同,或者說意義所指相同?!陶Z(筆者按:即異形成語)的字面義與隱含義這兩者相較,字面義是次要的,隱含義是主要的。字面義略有差異而隱含義相同的短語,在具體運用時,它們的表達效果是完全一樣的?!边@里的“隱含義”即“意義所指”,相當于本文的“實際義”,這也說明在判斷異形成語是否同義時應以實際義為標準。

      另外,《現(xiàn)漢》在判斷一組成語是否是異形成語時,也是以實際義為標準的,這一點在 “莫明其妙”的“注意”欄中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

      【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說出它的奧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難以理解(名:說出)。也作莫明其妙。(《現(xiàn)漢》第7版)

      “莫名其妙”釋義中的括注“(名:說出)”,“莫明其妙”釋義中的“注意”欄“‘明’義為理解、明白”,說明二成語的字面義不同。此外,在“莫明其妙”的“注意”欄中還指出“‘莫明其妙’跟‘莫名其妙’所表示的意思是相同的”,“所表示的意思”就是本文所說的“實際義”。這是以實際義為標準來判定并處理為異形成語的一個典型例子。

      下面以“觸目驚心—怵目驚心”“莫名其妙—莫明其妙”為例,說明異形成語的判定應以實際義為標準。

      先說“觸目驚心”與“怵目驚心”?!坝|目驚心”是連謂結(jié)構(gòu),“觸目”與“驚心”之間是因和果的關(guān)系[4],其中“觸”的意思是“接觸”,“目”這里指“目光、視線”,《現(xiàn)漢》收錄了“觸目”,其釋義是“視線接觸到”。因此,“觸目驚心”的字面義是“視線接觸到的情況使內(nèi)心震驚”,這里暗含著“(事態(tài)嚴重)使人震驚”的意思,由此可見,“觸目驚心”的字面義和實際義基本是一致的?!扳鹉矿@心”是聯(lián)合結(jié)構(gòu),“怵目”與“驚心”之間是并列關(guān)系[4],其中“怵”是“害怕、恐懼”的意思,“目”是“眼睛”的意思。《現(xiàn)漢》和其他詞典都沒有收錄“怵目”,但《現(xiàn)漢》收錄了“悅目”,釋義是“看著愉快”,在單字“悅”下的釋義是“使愉快:~耳|~目”。由此可知,“怵目”就是“看了使(人)恐懼”,那么“怵目驚心”的字面義就是“看了使恐懼、使內(nèi)心震驚”,這里也暗含著“(事態(tài)嚴重)使人震驚”的意思,由此可見“怵目驚心”的字面義和實際義也是基本一致的。根據(jù)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觸目驚心”和“怵目驚心”的字面義雖略有不同,但實際義是相同的?!坝|目驚心”,《漢大》所提供的最早書證是清朝林則徐的《頒發(fā)禁煙治罪新例告示》:“爾等更當觸目驚心,如再觀望遷延,以身試法,則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謂言之不早也?!盵17]1386據(jù)此可知,“觸目驚心”從清朝開始就成為一個穩(wěn)定的詞形并沿用下來。“怵目驚心”,《漢大》所提供的最早書證是聞一多的《龍鳳》:“你記得復辟與龍旗的不可分離性,你便原諒我看見‘龍鳳’二字而不禁怵目驚心的苦衷了?!盵17]473所以,“觸目驚心”出現(xiàn)的時間早于“怵目驚心”。之所以會出現(xiàn)“怵目驚心”這一新的詞形,是因為人們“對構(gòu)詞語素意義上理解的分歧,會在書寫詞語時出現(xiàn)同音語素置換”,且“同音語素置換的前提是整個詞語的意義沒有發(fā)生變化”[4]。這里“整個詞語的意義”指的就是實際義??傊坝|目驚心”與“怵目驚心”字面義略有不同,但實際義相同,而且它們在語境中也可以互相替換。例如:

      (1)南俠等人在看臺上看得觸目驚心:這秋佩雨不僅為人忠厚,而且功夫爐火純青,造詣非淺。(《雍正劍俠圖》第十一回)

      (2)海川瞧著前邊的桑林,有些怵目驚心,便對劉俊說:“你看這前邊,大片桑樹林煙籠霧繞,上不著村,下不靠店,這個地方可能有賊人,告訴你師弟們留點神?!?《雍正劍俠圖》第四十回)

      (3)從非洲的大西洋沿岸到亞洲的印度,從澳大利亞到南美洲的巴西,蝗蟲災害都曾使人觸目驚心。(《人民日報》1986年6月21日第7版 )

      (4)從那時以來的兩千六百多年間,見諸史籍的重大蝗災就有八百多起,差不多每三、五年就發(fā)生一次。飛蝗為害的慘景,使人怵目驚心。(《人民日報》1977年10月24日第3版)

      以上例句(1)和例句(2)都出自同一部小說《雍正劍俠圖》,例句(3)和例句(4)都是《人民日報》對蝗災的報道,其中例句(1)和例句(3)都使用了“觸目驚心”,例句(2)和例句(4)都使用了“怵目驚心”,這說明它們共存共用,且能夠互換使用。因此,它們的實際義也相同,即“(事態(tài)嚴重)使人震驚”。

      再說“莫名其妙”與“莫明其妙”?!澳涿睢敝小澳薄懊倍际俏难裕恰皼]有誰”和“說出”的意思,“莫名其妙”的字面義,就是“沒有人能說出它的奧妙(道理)”,然而其實際義卻是“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難以理解”。例如我們常說:“這件事讓我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若用字面義代替“莫名其妙”為:“這件事讓我感到有些沒有人能說出它的奧妙(道理)”,顯然語句不通順。但代入實際義卻能夠講得通,即“這件事讓我感到有些奇怪,難以理解”,由此可見,實際使用中用的是實際義,而不是字面義。當然字面義與實際義也是有一定聯(lián)系的,“沒有人能說出它的奧妙(道理)”就等于說“不明白它的奧妙(道理)”,也就等于說“事情很奇怪,使人難以理解”,由此看來,“莫名其妙”的字面義與實際義之間雖然有一定的聯(lián)系,但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而“莫明其妙”的“莫”可以直接理解為“不”,“明”是“理解、明白”的意思,所以“莫明其妙”的字面義就是“不明白(理解)它的奧妙(道理)”,其實際義也是“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難以理解”,由此可見,“莫明其妙”字面義與實際義的聯(lián)系比“莫名其妙”更直接?!澳涿睢?,《漢大》所提供的最早書證是清朝宣鼎的《夜雨秋燈錄·陬邑官親》:“及進西瓜湯,飲蘭雪茶,莫名其妙。”[17]415據(jù)此可知,“莫名其妙”從清朝開始就成了一個穩(wěn)定的詞形,之后一直沿用。“莫明其妙”,《漢大》所提供的最早書證是清朝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五回:“然而看他前兩回來買東西,所說的話,沒有一句不內(nèi)行……想來想去,總是莫明其妙?!盵17]416由于《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撰寫在晚清,較《夜雨秋燈錄·陬邑官親》的撰寫時間晚,所以“莫名其妙”出現(xiàn)的時間較早。不過,“莫明其妙”這一新詞形的語素義與詞義更一致,即其字面義與實際義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直接?!耙驗樾问胶鸵饬x緊密相關(guān)或相一致的才易于理解和記憶,符合人們的認知規(guī)律”[18],所以人們在習用中很容易將“莫名其妙”寫作“莫明其妙”。對此,王力[19]675曾指出:“某些成語因為用字深奧,很容易以訛傳訛,變了樣子。例如……‘莫名其妙’……已經(jīng)寫成‘莫明其妙’……了?!标死^周[4]也曾做出解釋:“‘莫名其妙’是原始語形,‘名’是文言義,作‘說出’解。現(xiàn)代人對‘名’的這一文言義不熟悉,在語源模糊的情況下,選用了作‘明白’解的‘明’替代了同音語素‘名’。”隨著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語素義與詞義相一致的“莫明其妙”,“莫明其妙”便逐漸衍化出來,所以“莫明其妙”是由“莫名其妙”衍化而來的。

      (5)我實在是莫名其妙,我從那里得著這么一個門生,連我也不知道,只好不理他。(《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十五回)

      (6)然而看他前兩回來買東西,所說的話,沒有一句不內(nèi)行……想來想去,總是莫明其妙。(《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五回)

      (7)象征,是文學表現(xiàn)手法的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但有些作者卻憑空制造許多所謂“暗喻”,作者本人可能是煞費苦心,但觀眾看了只會感到莫名其妙。(《人民日報》1951年8月31日第3版)

      (8)雖然同學們都不相信他的鬼話,但誰也不敢深問而感到莫明其妙。(《人民日報》1950年2月15日第6版)

      以上例句(5)和例句(6)都出自同一部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例句(7)和例句(8)都出自20世紀50年代的《人民日報》,其中例句(5)和例句(7)都使用了“莫名其妙”,例句(6)和例句(8)都使用了“莫明其妙”,其實它們在句中的意思都是“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難以理解”,它們能夠互相替換使用而不影響其基本的句義,這就說明它們的實際義是相同的。

      “莫名其妙”與“莫明其妙”在實際使用中既不是“沒有人能說出它的奧妙(道理)”的意思,也不是“不明白(理解)它的奧妙(道理)”的意思,而是“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難以理解”即不可思議的意思,因此我們判斷它們是否同義時當然只能以實際義為標準。

      另外,“觸目驚心”與“怵目驚心”、“莫名其妙”與“莫明其妙”都因讀音相同在口語中很難區(qū)分開來,聽者一般也不會糾結(jié)使用的究竟是哪個詞形,這也是因為它們的實際義相同。因為“觸目驚心”與“怵目驚心”、“莫名其妙”與“莫明其妙”的實際義分別相同,它們都分別滿足了“同義”的條件,所以可以據(jù)此判斷出“莫名其妙—莫明其妙”“觸目驚心—怵目驚心”是兩組異形成語。

      5.犢牛地方流行性肺炎。也叫運輸熱或稱運輸熱肺, 是由多種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犢牛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發(fā)熱、流鼻液、急性肺炎和纖維素性胸膜炎為特征。

      三、異形成語推薦詞形的確立

      《一異表》將通用性原則、理據(jù)性原則、系統(tǒng)性原則作為確定異形詞推薦詞形的三條主要原則,其中通用性原則是首要原則,并指出:“90%以上的常見異形詞……符合通用性原則的詞形絕大多數(shù)與理據(jù)性等原則是一致的。”[1]6這也就是說,符合通用性原則的詞形絕大多數(shù)也符合理據(jù)性原則,符合理據(jù)性原則的詞形絕大多數(shù)也符合通用性原則。這里的理據(jù)指的主要是語義理據(jù),因此對一般異形詞而言,確定推薦詞形要優(yōu)先考慮語義理據(jù),選取字面義與實際義相一致的詞形作為推薦詞形。因為符合語義理據(jù)的詞形一般也符合通用性原則。然而,“觸目驚心”和“怵目驚心”都具有語義理據(jù),這時又該依據(jù)什么原則來確定推薦詞形呢?晁繼周[4]曾指出:“當異形成分的語素義都合于理據(jù),而且難分高下時,可以參考不同詞形在實際使用中出現(xiàn)頻率的高低,選取出現(xiàn)頻率高的為推薦詞形?!睋?jù)李行健[14]統(tǒng)計,“觸目驚心”的詞頻是6 506,“怵目驚心”的詞頻是153,顯而易見,“觸目驚心”的詞頻遠遠高于“怵目驚心”。此外,我們也統(tǒng)計了其他語料庫中“觸目驚心”與“怵目驚心”的詞頻(4)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截至2020年12月8日。,詳見表1。由上可見,“觸目驚心”在四個語料庫中的詞頻都遠遠高于“怵目驚心”?!坝|目驚心”之所以詞頻高是因為它不僅符合語義理據(jù),而且也符合語源理據(jù)。因此,對于“觸目驚心—怵目驚心”這一組異形成語的推薦詞形,學界的觀點是一致的,即都認為應該以“觸目驚心”為推薦詞形。

      表1 “觸目驚心”與“怵目驚心”詞頻統(tǒng)計表

      對“莫名其妙—莫明其妙”這一組異形成語而言,“莫明其妙”的字面義與實際義的語義聯(lián)系更為直接,“莫名其妙”字面義與實際義的語義聯(lián)系則較為間接,但從源頭上來講“莫名其妙”更符合語源理據(jù),這就使得“莫名其妙”與“莫明其妙”哪個作為推薦詞形比較難選擇,學界的觀點也不統(tǒng)一。有的學者認為應該以“莫明其妙”為推薦詞形,如張志毅、張慶云[10]曾指出:“有一些詞,群眾通用的書寫形式,跟詞的最初的書寫形式(即符合詞源的寫法)不同。……又如群眾通用……‘莫明其妙’……而按詞源應寫為……‘莫名其妙’……對這類異體詞的處理,還是選用前者,廢除后者,即應以群眾通用的為準,從今不從古?!倍械膶W者則認為應該以“莫名其妙”為推薦詞形,如薛克謬[12]曾指出:“選收了異形短語后,就應該在這些異形短語中確立主條和附條。一般說來,應該采取從俗從眾的原則,將那些常見常用、比較規(guī)范的異形列為主條,其他的列為附條。如……‘莫名其妙’為主,‘莫明其妙’為附等等?!币陨蠈W者確定的推薦詞形雖然不同,但都是依據(jù)“群眾通用”“從俗從眾”,也就是通用性原則為標準來確定的,可能是因為所處年代不同,使用的統(tǒng)計材料不同,所以得出的結(jié)論不同。據(jù)李行健統(tǒng)計,“莫名其妙”的詞頻是172,“莫明其妙”的詞頻是9,“莫名其妙”的詞頻遠遠高于“莫明其妙”[14]273。此外,我們也統(tǒng)計了其他語料庫中“莫名其妙”與“莫明其妙”的詞頻,詳見表2。

      表2 “莫名其妙”與“莫明其妙”詞頻統(tǒng)計表

      在以上語料庫中,“莫名其妙”的詞頻都遠遠高于“莫明其妙”,這是因為“莫名其妙”雖然在符合語義理據(jù)上不如“莫明其妙”更直接,但卻更符合語源理據(jù)。“莫名其妙”作為成語,具有一定的傳承性,其語言形式已經(jīng)相對固定,不能輕易地改變,所以語源理據(jù)是確定異形成語推薦詞形所依據(jù)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如“流言飛語”和“流言蜚語”是一組異形成語,其中“流言蜚語”《漢大》所提供的最早書證是《明史·馬孟禎傳》:“臣子分流別戶,入主出奴,愛憎由心,雌黃信口,流言蜚語,騰入禁庭。”[17]1262“流言飛語”是后來新出現(xiàn)的語言形式。由于“飛”的意思是“憑空而來的”,而“蜚”是“飛”的通假字,所以“流言飛語”比“流言蜚語”更符合語義理據(jù),但因為“流言蜚語”作為成語符合語源理據(jù),人們已習用為常,所以“流言蜚語”的詞頻比“流言飛語”高出許多(5)據(jù)李行健(2011)統(tǒng)計,“流言蜚語”的詞頻為19,“流言飛語”的詞頻為1。。因此,根據(jù)語源理據(jù)和通用性原則選取“流言蜚語”為推薦詞形。實際上,《二異表》和《現(xiàn)漢》也都是將“流言蜚語”作為推薦詞形來處理的。

      綜上,由于成語的詞形具有傳承性和穩(wěn)定性,在確定異形成語推薦詞形時,可以優(yōu)先選取符合語源理據(jù)且詞頻高的詞性,哪怕這一詞形不符合語義理據(jù)。

      需要指出的是,推薦詞形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就目前來說,“莫名其妙”既符合語源理據(jù)又符合通用性原則,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莫明其妙”也有可能會因為更符合語義理據(jù)而詞頻越來越高,甚至超過“莫名其妙”,到那時也有可能會考慮重新調(diào)整推薦詞形與非推薦詞形,如“畢恭畢敬—必恭必敬”就是根據(jù)語義理據(jù)與通用性原則相一致而調(diào)整推薦詞形的[18]。

      如前所述,不同的語文辭書對“觸目驚心—怵目驚心”“莫名其妙—莫明其妙”的處理方式不同,這主要是因為考慮的角度不同,如有的辭書以實際義為標準,將其處理為異形成語,而有的辭書則以字面義為標準,將其處理為同音近義詞。例如:

      【觸目驚心】看到某種嚴重的情況引起內(nèi)心的震動。也作怵目驚心。(《現(xiàn)漢》第7版)

      【怵目驚心】同“觸目驚心”。(《現(xiàn)漢》第7版)

      【觸目驚心】看到某種情況內(nèi)心感到震驚。形容事態(tài)極其嚴重。(《現(xiàn)規(guī)》第3版)

      【怵目驚心】某種嚴重事態(tài)使人看了十分害怕或震驚。形容事態(tài)極其嚴重。(《現(xiàn)規(guī)》第3版)

      《現(xiàn)漢》將“觸目驚心—怵目驚心”處理為一組異形成語,并以“觸目驚心”為推薦詞形,而《現(xiàn)規(guī)》則將其處理為一組同音近義詞。因為“觸目驚心”與“怵目驚心”的字面義雖略有不同,但實際義相同,所以處理為一組異形成語更為妥當。再如:

      【莫名其妙】沒人能說出其中的奧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說不出道理來。(《漢大》)

      【莫明其妙】同“ 莫名其妙 ”。(《漢大》)

      【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說出其中的奧妙。形容非常奧妙?!鷧⒁姳卷摗澳髌涿睢钡奶崾?。(《現(xiàn)規(guī)》第3版)

      【莫明其妙】沒有人明白其中的奧妙。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不能理解?!伞澳涿睢毖芑鴣?,現(xiàn)在意義有所分化。(《現(xiàn)規(guī)》第3版)

      《漢大》將“莫名其妙—莫明其妙”處理為一組異形成語,并以“莫名其妙”為推薦詞形,而《現(xiàn)規(guī)》則將其處理為一組同音近義詞,并提示讀者“莫明其妙”“由‘莫名其妙’衍化而來,現(xiàn)在意義有所分化”,由其釋義可以看出,“莫名其妙”與“莫明其妙”只是字面義略有不同,實際義基本相同,因此還是處理為一組異形成語更好。

      四、結(jié)語

      本文通過對比分析“觸目驚心”與“怵目驚心”、“莫名其妙”與“莫明其妙”的語義理據(jù)發(fā)現(xiàn),這兩組成語都是字面義略有差異,但實際義相同。我們認為,判斷兩個成語是否同義應以實際義為標準。因為“觸目驚心”與“怵目驚心”、“莫名其妙”與“莫明其妙”都是讀音相同,實際義相同,且書寫形式不同,所以它們是兩組異形成語。確定異形成語的推薦詞形主要依據(jù)通用性原則,但要充分考慮語源理據(jù)。因為“觸目驚心”與“莫名其妙”都符合語源理據(jù),且其使用頻率分別比“怵目驚心”與“莫明其妙”高出許多,所以應該分別選取“觸目驚心”和“莫名其妙”作為推薦詞形。

      《一異表》僅對32組異形成語進行了整理,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大量的異形成語存在,需要進一步整理與規(guī)范。本文僅以“觸目驚心—怵目驚心”“莫名其妙—莫明其妙”這兩組異形成語為例,討論了在沒有文件規(guī)范可以作為依據(jù)的情況下該如何確立異形成語及如何選擇推薦詞形。對異形成語進行全面且深入的研究不僅能為今后語言文字規(guī)范的制定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而且能夠?qū)φZ文辭書的編纂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因此繼續(xù)從廣度和深度兩個維度加強對異形成語的研究是我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致謝:承蒙晁繼周先生、譚景春先生審閱初稿并提出寶貴意見,在此致謝!

      猜你喜歡
      詞形同音理據(jù)
      詞形變換解題指導
      韓國學校語法中副詞形語尾的變遷
      康有為藏西夏字書《同音》殘葉版本考
      西夏學(2020年2期)2020-01-24 07:44:28
      《同音》二字格探析
      西夏學(2019年1期)2019-02-10 06:22:06
      帶前置功能的詞形《 в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ис 》的結(jié)構(gòu)與搭配
      山東青年(2018年7期)2018-11-06 06:13:12
      English Jokes: Homonyms
      從文化理據(jù)看英漢語詞翻譯
      英語中愛情隱喻及其認知理據(jù)分析
      人間(2015年20期)2016-01-04 12:47:16
      全譯繁化機制的內(nèi)涵、理據(jù)與類型
      語言與翻譯(2015年1期)2015-07-18 11:10:08
      標點符號產(chǎn)生的認知理據(jù)
      望都县| 华安县| 芒康县| 普格县| 雷波县| 赤壁市| 彝良县| 黑水县| 襄樊市| 南康市| 毕节市| 博野县| 肇州县| 潼关县| 海阳市| 雷山县| 太和县| 大名县| 浏阳市| 高阳县| 珠海市| 家居| 乌鲁木齐县| 东兴市| 庆云县| 突泉县| 靖州| 福海县| 丽水市| 甘孜| 民丰县| 陵水| 手游| 云浮市| 海城市| 安多县| 吉木乃县| 玛沁县| 永州市| 石柱| 桓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