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孝娟,尤 劍
(安徽大學 管理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信息檢索是以課程構造的整理、分析、組織、存儲和傳播為優(yōu)勢,利用計算機檢索功能,能夠使得眾多數(shù)據(jù)變得條理清晰,可以滿足多種人群的個性化需求[1]。在教學形式、教材、內容、手段、成效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大學生的信息行為特點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簡單地可以概括為兩點:娛樂化趨勢和虛擬網(wǎng)絡化趨勢[2]。目前高校信息檢索課程的教學模式存在諸如師資隊伍水平參差不齊、考核方式、學分和學時設置不夠合理,多數(shù)高校采用老師主導課堂,學生配合聽講的落后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其理論基礎水平相差甚遠[3,4]。為了改善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本文通過對信息檢索課程教學的本科生進行半結構化訪談,基于質性分析得到的本科生信息檢索障礙,并根據(jù)各個障礙占所有障礙的比例,結合建構主義理論,構建一個有利于學生掌握檢索理論和方法的學習環(huán)境,以解決學生的障礙。
質性研究主要強調數(shù)據(jù)質量,而非數(shù)量[5]。為了保證結果中本科生在檢索課程中所遇到的障礙的準確性,本研究選取已接受過《信息檢索》相關課程教學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學生,作為訪談對象。研究對象共計54 人。樣本數(shù)量達到可以進行質性研究的標準,因此訪談結果具有可靠性。
訪談法是質性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半結構化訪談的方式。半結構化訪談的主要特點是每一個問題都沒有可供選擇的具體答案,受訪者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表達個人觀點,但切記真實有效。采用半結構化訪談的研究方法,可以最大數(shù)量地收集本科生的學習障礙,確保障礙的全面。訪談問題主要圍繞:在學習信息檢索過程中,你存在那些障礙?你個人認為應該如何克服這些障礙?談談你對信息檢索課程的反饋?在開始訪談前,研究者已經(jīng)對所有參與訪談的學生說明了本次數(shù)據(jù)收集的目的,以消除參與此過程的學生對個人信息泄露的安全顧慮。訪談結束后,為了保護受訪者的個人信息,并且避免編碼過程受到編碼人員主觀態(tài)度的影響,將所有文檔重命名為01-54,并作為受訪者的編號。
本研究通過半結構化訪談的方法獲得相應的障礙后,采用扎根理論的基本思想,借助NVivo12軟件進行障礙編碼和質性分析[6,7]。編碼過程分為開放式編碼、主軸式編碼和選擇式編碼。為了保證編碼的一致性,編碼過程由兩名研究者共同進行,過程中對出現(xiàn)的異議節(jié)點會進行討論,以便于將此字段編寫到與之最為接近的節(jié)點。對于受訪者出現(xiàn)的同一句話(障礙)僅編碼1 次,以便將此編碼的參考點所占的權重作為分析本科生信息檢索障礙主次的標準。開放式編碼階段,通過對訪談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得到以下關于信息檢索障礙10 個基本范疇,分別是查全率、查準率偏低,檢索思維單一,數(shù)據(jù)庫運用能力偏低,信息分析能力偏低,語言障礙,感知信息有用性偏低,信息獲取能力偏低,訪問數(shù)據(jù)資源不便利、教材設置不合理和授課形式不完善,標記為自由節(jié)點。主軸式編碼階段,研究者將上一階段形成的10個基本范疇進行深度分析,經(jīng)過小組討論,并運用NVivo12群組功能進行反復歸類,形成2 個子范疇,即主觀障礙和客觀障礙。具體的編碼如表1所示。
表1 數(shù)據(jù)編碼匯總
根據(jù)表1 以及開放式編碼的統(tǒng)計,本研究可以得出本科生信息檢索障礙比例,具體障礙分析如下。
主觀障礙具體與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認知水平、知識基礎等方面有關。主觀障礙占所有編碼障礙參考點的81.32%,一定程度反映出大多數(shù)本科生信息檢索障礙與個體關系較大。
3.1.1 檢索實踐效果不佳
檢索實踐效果不佳,即學生在實驗課時進行檢索過程中所遇到的若干問題,包括查全率、查準率偏低,檢索思維單一,數(shù)據(jù)庫運用能力偏低,信息分析能力偏低和語言障礙。檢索效果不佳占所有編碼障礙參考點的64.29%,說明半數(shù)以上學生在檢索實踐方面存在障礙,也從側面反應理論學習到實踐的映射并不是令人滿意。
(1)檢索式組合困難,障礙占比9.34%。指學生的檢索結果中,檢索式的組合差強人意。比如:“一些專業(yè)的信息檢索題目檢索式組合檢索不到想要的結果”。
(2)檢索思維單一,障礙占比6.04%,即學生保持固有的檢索思路,對于課程所教授的檢索方法不予采納或掌握程度不夠,總想保持慣性思維,利用常見的搜索引擎、軟件等直接鍵入檢索詞尋找相關信息。
(3)數(shù)據(jù)庫運用能力偏低,障礙占比14.84%,即由于學生對一些數(shù)據(jù)庫資源、軟件等操作不夠熟練或者所了解的數(shù)據(jù)庫數(shù)量較少等導致的檢索障礙。比如:“有些專業(yè)數(shù)據(jù)庫未曾接觸或接觸較少,不能熟練操作”。
(4)信息分析能力偏低,障礙占比14.29%,即由于學生對檢索題目的理解不夠透徹導致的“束手無策”,或者對檢索出來的信息很難分辨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等。
(5)語言障礙,障礙占比19.78%,即由于學生自身英文水平有限,或者對于一些檢索語言,例如布爾邏輯檢索語言理解程度較低導致的檢索障礙。
3.1.2 學習與認知能力不足
學習與認知能力不足,主要指學生在信息檢索理論課上遇到的障礙,包括感知信息有用性偏低和信息獲取能力偏低。學習與認知能力不足占所有障礙編碼參考點的17.03%,說明近兩成的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能力存在障礙。
(1)感知信息有用性偏低,側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障礙占比6.59%。信息檢索能力是高校學生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反映學生信息素養(yǎng)水平比較直觀的方式。由于學生比較頹廢的學習態(tài)度,無法感知信息檢索能力的重要性。
(2)信息獲取能力偏低,障礙占比10.44%,即教師教授學生若干關于信息檢索的理論知識,學生由于受自身學習能力的影響,能夠理解并掌握的理論知識占教師所教授內容的比例偏低。比如:“專業(yè)檢索詞的使用沒有完全掌握”、“在聽課的過程中有時候會不是很專注,可能會漏掉一些知識要點”。
客觀障礙,即與學生自身無關因素導致其遇到的信息檢索學習的障礙,具體與教師授課方式,學校軟硬件設施以及數(shù)據(jù)庫本身的特性等有關??陀^障礙包括數(shù)據(jù)資源訪問不便利,教材設置不合理和教學形式不完善,占所有障礙編碼參考點的18.68%。客觀障礙遠低于主觀障礙,說明客觀障礙是學生信息檢索障礙的次要障礙。
(1)數(shù)據(jù)資源訪問不便利,障礙占比7.69%,即學生在按照正確的檢索方式進行檢索時,遇到的網(wǎng)頁無法打開、某些數(shù)據(jù)庫無法訪問、下載部分文獻需要付費、校園網(wǎng)網(wǎng)速卡頓、學校部分數(shù)據(jù)庫資源不能校外訪問等障礙。
(2)教材設置不合理,障礙占比2.20%,即由于教師上課所教授內容與教材內容的關聯(lián)性不大或者缺乏針對相關檢索題目解析的教材等導致的障礙。比如:“信息檢索教材不太合理,與教學內容出入較大”,“應重點關注教材的實用性、應用性、適應性進行改進”。
(3)授課形式不完善,障礙占比8.79%,即由于學校資源不合理配置或者教師授課方式導致的障礙。
本研究引入教育學中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信息檢索課程設計,以此解決學生的障礙。建構主義理論,又稱結構主義理論。該理論的教學思想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知識的積極建構者,教師是學生建構知識的支持者[9]。本研究基于信息檢索障礙的分析結果,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視角提出“情境”、“協(xié)作”、“會話”、“效果評價”和“意義構建”等是學習環(huán)境中較為重要的要素。
為了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情境,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教師可以在課前告知學生下次授課主題,不至于讓多數(shù)學生“空著腦袋進課堂”。例如,教師計劃在理論課上講授布爾邏輯檢索語言,可以課前通知學生下次授課主題——檢索詞與檢索式。主題的選擇不能太寬泛,也不能太狹窄,否則會不利于學習情境的構建。同理,實踐課程所對應的檢索問題圍繞上次理論課程的實際應用,教師根據(jù)學生上次課程的掌握程度,設計若干檢索問題以便于學生提前準備。
為了使學生更加深入理解檢索理論,并且在檢索課程中能夠順利檢索出相應結果,研究者將學生分成若干組。針對某個檢索問題和檢索理論,每一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理解,通過小組成員討論,交換思維,這樣就能夠讓每一位學生對這個理論或者問題理解地更加準確(合理的意義構建)。在此過程中,除了小組成員外,教師也參與交流,每當該組學生的思路偏移或者沒有思路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踴躍發(fā)言,最后,教師對所有組的討論進行總結,并為下次授課主題或者檢索問題提供指導。
信息檢索課程考核機制是信息檢索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由于課程性質和課程培養(yǎng)目標的特殊性,僅憑借閉卷考試的方法進行考核,方式不夠合理。但是,如果僅作為考查課,最后讓學生交一篇論文或者報告,這樣會很難真實反映學生對檢索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因此,研究者認為信息檢索課程的考核實際上是教師對學生意義構建的評價,而意義構建體現(xiàn)在3個方面:第一,學生小組協(xié)作和會話過程中,每一個學生的參與狀態(tài);第二,理論課程結束之后,學生的復習歸納;第三,實踐課程結束之后,學生的總結報告。根據(jù)以上3項內容,教師可以為每一個學生進行評分,這樣就避免了閉卷考試和提交論文的弊端。另外,從學生最后提交的復習歸納和總結報告中,教師可以得到學生對信息檢索知識的掌握情況,也為下一學年開展此課程積累了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