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文
時代在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內(nèi)容及教學方式也在發(fā)生著改變。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以教師講解為主,這種教學方式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多元化,如此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語文教師可以在傳授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從漢字教學、課文教學、作文教學以及利用多媒體教學等角度,探討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策略,以供參考。
一、結合漢字教學,激發(fā)學生想象力
在小學低年級,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一般都是先從漢字教學開始的。所以,在激發(fā)學生想象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漢字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聯(lián)想。如此,既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漢字的學習和認識,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想象力。
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游戲來展開漢字教學。小學生都比較喜歡玩游戲,所以教師組織學生以玩游戲的方式來學習漢字,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高昂,這就為后續(xù)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奠定了基礎。教師要先說明游戲的方式——添一筆變字,即教師先給學生出示一個漢字,然后讓學生在這個漢字上添一筆,使其變成新的漢字。如:教師出示“木”字,添一筆可以變成“禾”“術”“本”等字;出示“日”字,添一筆可以變成“田”“甲”“由”“申”“舊”“旦”“目”“白”等字。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十分有趣,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二、結合課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
課文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主要是圍繞著課文的學習而展開的。所以,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過程中,要與課文教學相結合,這樣既能夠保證學生學好課文知識,又能夠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例如,在教學《曹沖稱象》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教學課文之前,先為學生構建曹沖稱象的教學情境,以利于更好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師:同學們,你們都見過大象沒有?
生:見過。
師:大象的身體是不是非常的龐大?
生:是的。
師:那么,你們有沒有辦法稱量出大象的重量?
生:可以通過巨大的稱重工具來稱量大象的重量。
師:如果不借助現(xiàn)代化的稱重工具呢?
此時,學生就會陷入沉思。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適當?shù)匮娱L學生的思考時間,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和想象。而且無論學生給出什么樣的答案,教師都不要輕易否定,而是要鼓勵學生想象,這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想象能力。如果學生無法給出具備可行性的想法或建議,教師也不要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要加以引導。比如,可以提示學生是否可以用其他便于稱重的物品來替代大象進行稱重,引導學生繼續(xù)展開想象,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探索出問題的最終答案。如此一來,學生的想象能力不僅能夠得以提升,而且學習語文知識的自信心也會得到提高。當然,除了結合課文的具體內(nèi)容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外,教師還可以結合課文的題目,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三、結合作文教學,提高學生想象力
提升學生作文能力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同樣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因為只有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學生的作文才能夠寫得更出彩。
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將作文教學和提高學生的想象力相結合。教師可以布置給學生一個作文題目,但并不要求學生馬上就開始寫作,而是先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比如,教師布置學生寫一篇題為《我的爸爸》的作文。教師可以先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打算怎么寫這篇文章呢?”大部分學生其實還是比較疑惑的,不知道應該如何下筆。這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如何對自己爸爸的樣貌進行描述?這樣一來,學生就知道自己可以寫些什么了。在學生將自己爸爸的樣貌進行描述時,教師可以進行巡視 ,看看學生是怎么寫的。比如,有的學生寫道:“我的爸爸比較胖,他有180斤。”這種描寫過于簡單、直白。教師可以進行引導,讓學生想一想:爸爸這么胖,看上去像什么?此時,學生就會給出諸多比喻,如像大象、像巨熊等。教師可以接著引導學生比較看看哪一個比喻更好、更貼切,然后讓學生將這個比喻運用到自己的作文當中。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讓學生明白了如何豐富自己的作文內(nèi)容。
四、結合多媒體教學,豐富學生想象力
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借助多媒體的幫助,不僅能夠豐富語文課堂教學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而且還能夠更好地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但是,多媒體只是一種教學工具,并不是教學目的。所以,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要正確認識多媒體,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多媒體的教學作用。
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更直觀地進入教學情境,從而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展開想象。比如,在教學《坐井觀天》一課時,教師可以將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情境借助多媒體播放出來,然后讓學生根據(jù)畫面想象他們之間會說些什么。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展開交流。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前后桌來分組。學生在小組內(nèi)先進行商討和創(chuàng)編,小組長將本小組創(chuàng)編的內(nèi)容記錄下來。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的創(chuàng)編內(nèi)容不一定要和課文一致,只要能夠自圓其說就可以了。在學生進行故事創(chuàng)編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巡視,甚至可以參與其中,聆聽學生的故事創(chuàng)編思路,或者對學生加以指點,以保證學生的故事創(chuàng)編效果。在學生創(chuàng)編故事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派代表將本小組創(chuàng)編的故事進行陳述,然后全班一起將各小組創(chuàng)編的故事進行比較,看看哪一個小組編得最好,想象力最為豐富。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還能夠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并不是件簡單的事,不僅要和課堂教學內(nèi)容相結合,還要有相應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目的。
(作者單位:福建省平潭敖東鎮(zhèn)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