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先懿
鄭曉龍
電視劇《功勛》劇本創(chuàng)作籌備階段,各個單元的主創(chuàng)人員曾分別去拜訪了功勛人物和他們的親朋同事。謙遜,是這些人給創(chuàng)作團隊留下的共同印象。
張富清一字一頓地說:“我作為一個革命軍人、共產(chǎn)黨員,做了應(yīng)做的一部分事情”;孫家棟從來不講自己吃的苦、不講自己的功勞,講的永遠是他的團隊、他的同事們;屠呦呦滔滔不絕,但話頭總離不開青蒿素,反復(fù)強調(diào)“千萬別把這件事說成我一個人的功勞,是集體的功勞”;拍袁隆平時,他一如既往的親和,笑著擺手:“我平淡得很,沒什么可拍的。”
如何將這些在功勛人物口中稀松平常、在觀眾眼中高不可攀的故事,拍得好看、動人,是《功勛》總導(dǎo)演鄭曉龍過去兩年里一直琢磨、探索的問題。
采訪鄭曉龍那天,他執(zhí)導(dǎo)的單元《屠呦呦的禮物》剛剛播完,待3天后《袁隆平的夢》結(jié)局,《功勛》的首輪播出就收官了。鄭曉龍終于能稍稍放松下來。“這剛一泄口氣兒,就感冒了?!睆膬赡昵敖邮苋蝿?wù)以來,緊繃了太久,鄭曉龍念叨“現(xiàn)在只想給自己放個假”。
劇集開播以來收獲了如潮好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也通知要開《功勛》創(chuàng)作座談會,但交談中,鄭曉龍還是會探身認真地問記者:“你覺得怎么樣?”
“拍老百姓愛看的電視劇”,是鄭曉龍這些年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要求,也是大眾對他執(zhí)導(dǎo)作品的一貫認知。
2019年9月“共和國勛章”頒發(fā)之后不久,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找到鄭曉龍,提出要拍8位功勛人物的電視劇,希望他擔任總導(dǎo)演。一開始鄭曉龍心里有些打鼓,就沒立馬答應(yīng)。
“一是因為當時我對8位功勛人物不太了解,許多都是只知道名字;二是要拍得老百姓愛看,我感覺難度很大?!编崟札垖Α董h(huán)球人物》記者說,“拍其他類型的片子可以大量虛構(gòu),有很大創(chuàng)作空間,但這次的英模題材都是當代的真人真事,這些功勛人物的故事怎么講?虛構(gòu)能到什么程度?真實要達到什么標準?分寸特別難把握。還要拍得老百姓愛看,更是難上加難。而且我不想把它當做一個任務(wù),拍完就完事兒了,要拍就得拍好?!?/p>
抱著“先做研究,看看到底能不能拍”的心態(tài),鄭曉龍從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抱回來一堆材料,又在網(wǎng)上到處搜集素材,找來功勛人物的傳記閱讀,看著看著,鄭曉龍就被這樣一些人和他們所做的事感動了,也理解了為什么國家要授予他們“共和國勛章”,這枚勛章的意義何在。就這樣開始有了創(chuàng)作沖動,慢慢形成了拍攝想法、找到了破題思路——不做面面俱到的傳記,在有限的篇幅里充分展現(xiàn)人物的高光時刻,讓觀眾明白為什么“共和國勛章”頒給了這8個人。
比如申紀蘭,此前,鄭曉龍只知道她連續(xù)當了13屆全國人大代表,但這足以成為她被授勛的理由嗎?比起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申紀蘭身上更閃光的點是她為人民做的事。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在有著“好男走到縣,好女走到院”風俗的山西平遙西溝村,申紀蘭堅持“勞動就是解放”,把“男女同工同酬”的議案帶到人民代表大會上,最終被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對中國婦女的解放和社會男女平等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再比如核潛艇設(shè)計師黃旭華,他發(fā)現(xiàn)很多準備參加試驗的潛艇兵,深潛之前都要給家里寫遺書,于是,64歲的黃旭華決定和潛艇官兵們一同下潛深海。鄭曉龍想,把核潛艇的深潛時刻和黃旭華過去研發(fā)、設(shè)計潛艇的故事結(jié)合起來,一張一弛,拍攝樣式就有了。
8位功勛人物里,鄭曉龍和妻子王小平合作了屠呦呦的單元故事。作為編劇,王小平與鄭曉龍是老搭檔了,《北京人在紐約》《甄嬛傳》《羋月傳》均出自二人之手。王小平生長在一個科學(xué)家的家庭中,父親研究自動化遙控,母親研究生物化學(xué)。王小平的母親曾問她:“你寫過那么多人物,為什么不寫寫科學(xué)家?”此次王小平選擇創(chuàng)作屠呦呦單元,是希望了卻母親生前的心愿。她把兒時隨父母在中科院度過的時光和對身邊科學(xué)家的記憶糅進了這個故事里。
《申紀蘭的提案》劇照,蔣欣(右)飾演申紀蘭。
《黃旭華的深潛》劇照,黃曉明飾演黃旭華。
《屠呦呦的禮物》劇照,周迅飾演屠呦呦。
《孫家棟的天路》劇照,佟大為(右)飾演孫家棟。
《功勛》包括8個單元故事: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能文能武的指導(dǎo)員李延年;隱姓埋名二十八載,投身國防安全事業(yè)的核物理學(xué)家于敏;轉(zhuǎn)業(yè)后默默無聞扎根基層的戰(zhàn)斗英雄張富清;主動參與深潛試驗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提出“男女同工同酬”的申紀蘭;屢敗屢戰(zhàn)、孜孜以求開拓中國航天事業(yè)的孫家棟;研發(fā)抗瘧新藥青蒿素的屠呦呦;為祖國和世界人民的溫飽問題不懈奮斗的袁隆平。8位主角、8位導(dǎo)演、8組編劇、8個劇組,幾十個人物角色,整個攝制團隊超2600人,如何做到既有整體性又有各自的風格?這又是一重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