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君 聶楊 付傳寶
摘要: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100%國產化設計的定時脈沖信號傳輸系統(tǒng),系統(tǒng)近端機將16路定時脈沖信號同步采樣,然后復用成1路高速數字信號,通過一根光纖傳輸到遠端機,遠端機可以實現多路數據的低抖動輸出,并保持延時一致性。該系統(tǒng)以光纖作為傳輸介質,傳輸距離遠,抗干擾能力強,可廣泛用于不同體制雷達系統(tǒng),實現多路定時脈沖信號遠傳。
關鍵詞:國產化;光纖傳輸;低抖動;延時一致性
1引言
雷達系統(tǒng)的基本構成包括發(fā)射機、接收機、本振激勵源、信號處理、定時同步裝置這五部分[1],其中定時同步裝置主要負責產生定時脈沖信號,完成雷達系統(tǒng)時序控制,協(xié)調各分機正常工作,在整個系統(tǒng)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由于雷達系統(tǒng)信號接收天線與控制設備一般都分開布設,中間通過光纖/電纜連接,因此系統(tǒng)發(fā)射機、接收機、定時同步裝置通常處于不同的地點,需要使用專用設備對定時脈沖進行傳輸。
目前許多傳輸設備的關鍵器件及設計軟件都是來自于國外進口,容易受制于人,通過近期美國對中國科技公司的多輪制裁事件可以得知,一旦西方國家實施技術封鎖,將會對設備研發(fā)、生產及維護造成嚴重的影響。為提高自主可控能力,杜絕對國外核心器件及軟件的依賴所導致的信息安全隱患,本文提出一種軟硬件國產化率達到100%的傳輸系統(tǒng)設計方法,采用光纖作為傳輸介質,定時脈沖信號經過采樣后,可以通過光纜遠距離傳輸至雷達發(fā)射機、接收機,經過傳輸后的信號其關鍵指標信號前沿抖動≤1ns,延時一致性≤5ns,滿足雷達系統(tǒng)使用要求,同時具有保密性能好、可靠性高等特點。
2系統(tǒng)方案
多通道定時脈沖光纖傳輸系統(tǒng)采用遠端機和近端機模式,遠端機放置于天線轉臺,用于光電變換和信號低抖動輸出;近端機放置于控制艙內,負責對16路定時脈沖信號進行采樣和電光變換,端機之間用一根光纖進行連接。
傳統(tǒng)模式下,可以通過FPGA對定時脈沖信號進行異步采樣后直接上光,傳輸到對端后恢復出脈沖信號,由于數字信號的離散特性,采樣點最少偏離最佳采樣點一個周期,采樣位置左右偏移[2],因此利用該方案恢復出來的信號前沿抖動為2T(T為采樣時鐘周期),以采樣時鐘100MHz為例,經過采樣后引入的抖動為20ns(T=1/100MHz=10ns)左右,若想達到1ns以內的前沿抖動,系統(tǒng)所需采樣時鐘頻率需要達到2GMHz,將遠超過FPGA的工作時鐘,大大提高了設計難度;同時使用FPGA進行信號復用/解復用、編碼/解碼,開關機后信號延時會發(fā)生較大變化,無法保證信號的延時一致性。本方案采用同步傳輸的方式,將雷達系統(tǒng)提供的基準時鐘鎖定相位后作為傳輸系統(tǒng)工作時鐘,對信號同步采樣,可獲得低抖動值,在復用/解復用部分使用外置高速Serdes(串行收發(fā)器),可減小通道延時的變化。
3硬件設計
3.1系統(tǒng)原理
系統(tǒng)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在近端機,基準同步時鐘輸入到PLL(鎖相環(huán))鎖定相位后得到穩(wěn)定的時鐘信號,將該時鐘信號分為三路,第一路輸入到FPGA對輸入的脈沖信號進行處理,第二路作為Serdes的工作時鐘,第三路經信號處理后轉換為光信號2輸出;輸入的16路定時脈沖信號經數據整形、電平轉換后變?yōu)長VTTL電平的電信號,進入到FPGA中,FPGA用同步時鐘進行同步時分處理,然后傳輸給Serdes,Serdes利用同步時鐘來進行時分復用和8B/10B編碼,經電光變換變成光信號1,光信號1和光信號2通過波分復用器復用成1路光信號傳輸到遠端機。在遠端機,收到的光信號2經過光電處理后,轉換為時鐘信號,該時鐘信號經鎖相環(huán)鎖定后一路輸入到FPGA用于信號處理,另一路作為Serdes的參考信號;收到的光信號1經過光電轉換后變成1路高速的數字信號,然后通過CDR時鐘恢復提取,進入到高速Serdes,經8B/10B解碼和時分解復用,變?yōu)槎嗦返退贁祿盘栞斎氲紽PGA中,FPGA對各低速信號進行處理后將數據輸出,經過電平轉換及驅動后恢復為初始狀態(tài)的16路定時脈沖信號。
3.2國產化實現
系統(tǒng)包含信號接收器、FPGA芯片、PLL芯片、高速Serdes、E/O變換器、O/E變換器、信號發(fā)送器等主要器件,信號接收器和信號發(fā)送器采用的是SM3096和SM3030,接收器傳輸時延≤120ns,發(fā)送器傳輸時延≤16ns,最大數據傳輸率均為10Mbps;FPGA采用的是FMK50T4,最大時鐘頻率為400MHz;PLL芯片采用的是GM307A,最大工作頻率為200MHz;E/O變換和O/E變換采用的是NTR-8812DL和NTR-8813LI,發(fā)送光功率-5~0dBm,接收靈敏度≤-16dBm,最大傳輸速率3Gbps;高速Serdes采用的是GM8312,工作頻率125MHz~156.25MHz,主要實現3.125Gbps高速串行總線數據與16位并行數據之間高速轉換。上述型號器件為國內器件廠家所設計,擁有完全知識產權,其余電阻、電容、電感等器件均有國產廠家供貨,整個設備硬件的使用實現了全國產化。
4主要實現技術
4.1時鐘低抖動傳輸
信號傳輸過程中采用了同步采樣,理論上不存在采樣誤差,因而定時脈沖信號的邊沿相位和抖動得到了合理的控制,信號抖動性主要由同步時鐘的抖動性能決定。由于近端機和遠端機都使用了同步時鐘,在保證近端機輸入基準時鐘高質量的同時,需要用低抖動的方式將時鐘從近端機傳輸至遠端機,為此在時鐘傳輸的過程中采用了兩項措施:(1)選用抖動量小的光模塊[3]。所有光發(fā)射模塊單元包括激光器、參考時鐘源、以及與發(fā)送器有關的集成電路都會產生抖動,通過選用低抖動器件,降低發(fā)送器各部分器件的噪聲,可以有效地減少抖動以獲得一個干凈的眼圖;(2)針對接收部分采用暗電流小、電容低、響應度高的PIN光電探測器作為實現光電變換功能的器件,并通過對PIN光電探測器的S參數進行測試,根據S參數的測試結果對阻抗匹配電路進行設計,將高阻抗的PIN光電探測器匹配為50Ω,從而使PIN光電探測器得到高的光電轉換效率,低的反射損耗,使時鐘信號從光信號中高效的解調出來,并減少時鐘的失真,改善時鐘的噪聲。
4.2外置高速Serdes
FPGA內部自帶高速收發(fā)器UHST,最高速率為6.25Gb/s,使用同步時鐘作為參考時鐘,通過調用IP核能實現數據復用/解復用、編解碼等功能,用該方法傳輸后的信號抖動能滿足≤1ns,但系統(tǒng)在每次開關機時,脈沖信號的延時差會變化超過一個采樣周期(如采用頻率100MHz,延時變化將≥10ns),不滿足通道延時變化≤5ns。為此我們選擇外置高速Serdes,GM8312能夠實現16:1串化及1:16解串數據全雙工收發(fā),內建DC平衡8B/10B編解碼,能保證每次上電時信號的延時偏差≤2ns。輸入的并行數據與參考時鐘為同步關系,選擇用上升沿采樣,如圖2所示,建立時間:Tsu≥2.5ns,保持時間:Th≥0ns,在數據的穩(wěn)定時間進行采樣,確保數據可靠性。
4.3外置PLL
高速Serdes的工作時鐘TXCLK需要與輸入同步時鐘同源,同時TXCLK要求滿足低延時,低抖動的特點,以降低數據轉換過程中的誤碼,為此使用PLL將同步時鐘鎖相倍頻到Serdes的工作頻率。由于FPGA自身例化PLL所生成時鐘毛刺較多,且抖動較大,會影響GM8312的正常使用,因此,使用外置PLL對輸入時鐘進行管理和頻率綜合。系統(tǒng)選用的鎖相環(huán)芯片,最大輸出抖動±150ps,鎖相環(huán)的原理框圖如圖3所示[4],VCO輸出的頻率f0經N分頻后與同步時鐘fr相位比較得到誤差電壓,回路濾波LPF濾除誤差電壓中所帶來的高頻成分和噪聲,達到改善性能的目的,鑒相器通過誤差電壓控制VCO的輸出f0,實現對輸入頻率的捕獲、跟蹤與測量。
5系統(tǒng)時序
為保證定時脈沖信號傳輸滿足前沿抖動≤1ns的技術要求,定時脈沖信號必須和同步時鐘保持嚴格同步,如圖4所示,脈沖信號在發(fā)送端經過同步時鐘讀取后,由同步時鐘進行復用。接收端Serdes輸出的信號每次開關機時延會有一定的偏差,偏差值≤2ns,小于采樣時鐘周期,經過同步時鐘讀取一遍后,可消除延時偏差,最后輸出的脈沖信號上升沿的抖動取決于同步時鐘的穩(wěn)定性,而同步時鐘傳輸抖動≤300ps,利用這個時鐘去讀取串行收發(fā)器輸出的定時脈沖,其上升沿抖動能滿足1ns的技術指標要求。
6軟件設計
該系統(tǒng)包含FPGA方面的軟件設計,采用自主研發(fā)設計的軟件開發(fā)工具Procise,基于Verilog編譯語言,可以完成邏輯優(yōu)化、布局布線、時序分析、在線調試等功能。
軟件工程主要包括數據模塊,復用驅動模塊,鎖定判斷模塊,解復用驅動模塊。數據模塊完成定時脈沖的時序調整、輸出驅動;鎖定判斷模塊控制系統(tǒng)復位信號以及輸出靜噪;復用、解復用驅動模塊在整個軟件中起關鍵作用,主要完成對高速Serdes的管理,其邏輯代碼例化調用配置如下:
tx tx_u( .rstn(rstn),
.clk(clk),
.tx_serdes(tx_serdes),
.txclk_serdes(txclk_serdes_o),
.tx_en_serdes(tx_en_serdes),
.tx_er_serdes(tx_er_serdes),
.lckrefn_serdes(lckrefn_serdes),
.prbsen_serdes(prbsen_serdes),
.enable_serdes(enable_serdes)
);
rx rx_u( .rstn(rstn),
.clk(clk),
.rxclk_serdes(rxclk_serdes),
.rx_serdes(rx_serdes),
.rx_er_serdes(rx_er_serdes),
.rx_dv_serdes(rx_dv_serdes),
.rxclk(rxclk),
.rxdata(rxdata)
);
7測試及性能分析
通過信號源產生20MHz的同步時鐘,同時產生脈寬900ns,重復頻率1000Hz定時脈沖信號,近端機與遠端機之間用長度為1m光纖連接,將脈沖信號輸入到近端機的傳輸通道1,經過采樣傳輸后從遠端機輸出。用示波器的通道1測量信號源輸出的脈沖信號,并將該通道設置為觸發(fā)源,用通道2測量遠端機輸出的該路信號,如圖5所示,選擇示波器的無限余輝功能,并保持30s,可以測得抖動值≤600ps,傳輸延時183ns,開關機延時差≤5ns,按同樣的方法可以測得其余15通道的傳輸抖動及延時。測試結果表明系統(tǒng)滿足信號前沿抖動≤1ns,延時一致性≤5ns的要求。
8結束語
本設計全國產化實現,外置鎖相環(huán),外置高速串行收發(fā)器,完成了對16通道定時脈沖信號的同步采樣,通過光纖傳輸到遠端,實際測試可知傳輸后信號抖動低,通道的延時變化小,該方案能夠滿足多種雷達系統(tǒng)中對定時脈沖信號傳輸的要求。
參考文獻
[1]丁鷺飛,耿福錄,陳建春.雷達原理[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4.
[2]朱海江,王洪磊,陳雁.一種定時脈沖低抖動傳輸方案設計[J].無線電通信技術,2014(2):44-46.
[3]張家會.脈沖信號同步及低抖動光傳輸技術[J].大眾科技,2017,19(209):7-8.
[4]陳永東. 基于FPGA的數字鎖相環(huán)的設計[J]. 遙測遙控,2007,28[5]:49-51.
作者簡介:
姓名:姚君 ?性別:男 ?年齡:35歲 ?出生年月:1986.1 ?籍貫:湖南邵陽 ?職稱:工程師 ?學歷:大學本科 ?研究方向:主要從事光纖通信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