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杜甫研究學刊》創(chuàng)刊四十周年”專欄
杜甫精神薪火相傳——紀念《杜甫研究學刊》四十周年……………………………………………………葛景春(1·1)
四十年前草堂會議的記憶………………………………………………………………………薛天緯(1·4)
四十不惑砥礪前行——紀念《杜甫研究學刊》創(chuàng)刊四十周年有感…………………………………………徐希平(1·5)
滋蘭樹蕙薪火相傳——紀念《杜甫研究學刊》創(chuàng)刊四十周年………………………………………………孫微(1·7)
吾師吾友吾草堂——漫憶諸師友、《杜甫研究學刊》與我的杜甫研究之路……………………………胡永杰(1·9)
與人一心成大功——寫在《杜甫研究學刊》創(chuàng)刊四十周年之際………………………………………曾祥波(1·13)
良師益友指路明燈——《杜甫研究學刊》之于我…………………………………………………………王燕飛(1·16)
唐五代筆記小說有關杜甫記載考索——為《杜甫研究學刊》創(chuàng)刊四十周年作………………………………………………張忠綱(2·1)
杜甫的早期詩歌——是散佚還是廢棄……………………………………………………………[日]佐藤浩一(2·20)
朝鮮內(nèi)府本《纂注分類杜詩》的成書及版本…………………………………………………劉婧(2·28)
馮至、張秀熟與《杜甫研究學刊》………………………………………………………………曾亞蘭(2·37)
敏銳的眼光開闊的胸襟——《杜甫研究學刊》予天水杜甫研究會之情懷………………………………………聶大受(3·1)
草堂人日我歸來——寫于《杜甫研究學刊》創(chuàng)刊四十年之際……………………………………………周裕鍇(3·3)
從我與《杜甫研究學刊》的情緣說起……………………………………………………………郝潤華(3·5)
不惑的情懷與追求——寫在《杜甫研究學刊》創(chuàng)刊四十周年之際…………………………………………潘殊閑(3·7)
卌年歌未絕,異域有知音——論《杜甫研究學刊》的國際學術視野……………………………………………楊理論(3·11)
“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一百周年與杜甫研究”專欄
以宋本為核心的杜詩篇目總量探討……………………………………………………………劉明華(4·1)
陳獨秀五古對杜詩的師承——《述哀》《挽大姊》《告少年》三詩箋解…………………………………………查屏球(4·11)
杜甫與巴蜀民族文化及文學再探……………………………………………………………徐希平(4·19)
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鳥山花共友于——杜詩中的中國傳統(tǒng)生態(tài)智慧…………………………………………………………劉寧(4·27)
杜詩研究
杜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釋證…………………………………………………………吳懷東(1·19)
說杜詩“動”字…………………………………………………………………………………江弱水(1·29)
杜詩《太歲日》題名考…………………………………………………………………………夏國強(1·34)
杜詩濟南“歷下亭”位置獻疑…………………………………………………………………劉磊(1·40)
試解杜詩“晉室丹陽尹”………………………………………………………………………張諾丕(2·58)
“丁卯句法”的詩律內(nèi)涵和格律史意義——兼對前人“丁卯句法”幾個認識的澄清……………………………………………謝可欣(2·67)
杜甫長律藝術探析……………………………………………………………………………張釗(3·41)
杜詩“快意八九年”新解——兼談杜甫壯游期的起點與終點……………………………………………………胡永杰(4·34)
杜甫與道家思想——以杜詩用典為中心…………………………………………………………………尹玉珊(4·38)
杜甫《避地》詩真?zhèn)渭跋的昕急妗罾姡?·49)
《戲為六絕句》系年新考………………………………………………………………………紀如玥(4·56)
杜詩學研究
論葉圣陶先生的杜詩接受——兼談其新、舊體詩之關系……………………………………………………………賈兵(1·45)
近代報刊擬杜《諸將》芻議……………………………………………………………………蘇德(2·79)
抗戰(zhàn)時期陳寅恪對杜詩的接受………………………………………………………………鄒丹娜(3·49)
杜甫研究
略論唐宋筆記中的杜甫形象…………………………………………………………………沈潤冰(2·39)
再論杜甫去蜀時間與行止……………………………………………………………………李江才(2·49)
舊調重彈:李白、杜甫開元年間初會確實證據(jù)——《昔游》詩中“少年”“是時”的時間坐標…………………………………………鄺健行(3·23)
杜預至杜甫世系傳承淺析……………………………………………………………………杜次志(3·31)
杜集文獻研究
元版《黃氏補千家注紀年杜工部詩史》考論…………………………………………………由墨林(1·56)
《全唐詩·杜甫集》異文來源、??碧卣骷皩W術價值…………………………………………姬喻波(1·63)
《宋本杜工部集》卷目芻議……………………………………………………………………黃珊怡(3·58)
南宋杜詩注佚著四種考述——兼補周采泉先生《杜集書錄》……………………………………………………林日波(3·68)
朱鶴齡《杜工部詩集輯注》的發(fā)軔——以《秋日讀書寓園成〈杜詩辨注〉述懷一百韻敬呈同好諸公》為中心………孫微(3·73)
郭知達《校定集注杜詩》編撰考……………………………………………………彭燕趙國慶(4·63)
杜甫詩歌自注貢獻探析………………………………………………………………………魏娜(4·69)
杜堮手抄杜甫詩文底本辨析…………………………………………………………………占如默(4·77)
《杜詩詳注》異文來源文獻探析………………………………………………………………毛婷婷(4·87)
域外論杜
2000年至2020年韓國杜甫研究綜述……………………………………………………[韓]崔皙元(1·72)
日本新世紀(2000-2020)杜甫研究綜述……………………………………………………趙蕊蕊(1·77)
二十一世紀以來越南杜甫研究述評…………………………………………………………馬彥峰(2·88)
萬里風煙接素秋——21世紀北美杜甫研究舉要…………………………………………………………王猛(4·97)
北美漢學界杜甫研究的當代取向與發(fā)展趨勢——以《九家讀杜》為中心……………………………………………………………周睿(4·106)
問題討論
長齋、酒、禪及其他——杜甫《飲中八仙歌》之“逃禪”瑣證………………………………………………陳道貴(1·94)
王慎中“與杜為敵”辨…………………………………………………………………………熊言安(1·100)
古典詩歌研究唐代文學研究
清人對白居易白行簡賦的評點——以賦選為中心的考察……………………………………………………蹤凡吳天宇(1·105)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論中晚唐詩歌對“玄宗記憶”的重構………………………………………………羅曼(2·93)
“好事者”——唐詩民間書寫傳播的橋梁…………………………………………………………石樹芳(2·104)
《題西白澗》詩非韓愈所作考…………………………………………………………………趙谞鵬(2·13)
文字與想象的交匯——論王昌齡七絕中的影像敘事………………………………………………………徐韞琪(3·91)
誰能養(yǎng)氣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論放翁氣象的詩藝表征……………………………………………………………劉天禾(3·97)
云和露:明前期臺閣詩人創(chuàng)作中的政治心態(tài)與山林趣味…………………………………李璨(3·108)
李白《大鵬賦》與杜甫《雕賦》比較研究………………………………………………………葛景春(4·111)
浣溪叢語
從元代成都草堂管窺元人對杜甫的理解……………………………………………………劉曉鳳(3·80)
學術動態(tài)
2020年杜甫研究綜述………………………………………………………………………范書宇(1·113)
研究的文化——寫在《林繼中文集》出版之際……………………………………………………詹福瑞(1·121)
一扇重新觀覽文學史的窗口——《林繼中文集》讀后………………………………………………………………尚永亮(1·123)
學術資訊二則…………………………………………………………………………………………(1·126)
草堂書院揭幕儀式暨四川省杜甫學會第二十一屆、中國杜甫研究會
第十屆學術年會綜述…………………………………………………………………………賈兵(2·119)
中國杜甫研究會第十屆理事會召開…………………………………………………………………(2·126)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第四屆全國碩博論壇綜述……………………………………………張月(4·88)
《杜甫研究學刊》2021年總目………………………………………………………………………(4·121)
編后記…………………………………………………………………………………………………(4·124)
征稿啟事………………………………………………………………………………………………(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