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小平
認識孤燈已有些年頭,但認識孫香芹才幾年,這話說得一點出入也沒有。我和孤燈最初的相遇,是因她創(chuàng)建的一個文學QQ群而有幸結緣。那時偶見她發(fā)一些情詩之類的作品,我也沒咋讀,我感覺她是一個喜好讀書、多愁善感的小女人。誰知我空間的一些帖子竟然合她脾性,引來她大把大把的文字留言。所謂合則聚,不合則分,自然我們加了好友。一來二去,她竟有見我的想法,如此一來,一個活生生的孫香芹便真實地站在我面前。
一見孫香芹,我感覺她怎么都與那個有個性的“孤燈”合不上拍。她說話比我還直爽,性格比我還爽朗,說到不中意處還無意識地來一句“媽的”,讓我疑惑這是男的還是女的呀。話又說回來,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她寫的詩卻柔腸百結,常常與我煲電話粥為這個可憐人叫屈,為那個的情感萌發(fā)憐憫之心?!斑@人可交!”我心里告訴自己。當時我一人在西安,也是萬般寂寞,好不容易遇上這樣一個來自河南洛陽的熱心腸奇女子,她還贈我一本她哥哥(也是著名評論家)的大作。這讓我恍然大悟,難怪她的才情不拘一格,仿如與生俱來,原來基因強大,藝術細胞相連。
孫香芹比我年長幾歲,但她的思想卻比我年輕好多。我們相互訴說著各自的經歷,并對于弱勢群體懷有悲憫情懷。因為這樣的情懷我們還好笑地被人利用,事后兩人常常拿這事揶揄對方,此后遇事自然變得謹慎?;蛟S孫香芹并沒謹慎,只是我個人膽小懦弱注意了點兒。
時隔不久,孤燈姐突然發(fā)來邀請函,讓我參加她組織的一場朗誦盛會,這又讓我大吃一驚,不得不刮目相看。我問:“你不是賣服裝了嘛,瞎折騰啥?”她說一個網站聘她為社長,我自是三歲小孩似的去捧場了。去了一看,門前已是人山人海。朗誦會開始,座無虛席。一向愛獨處的我頓覺自己是多么無能,人家一個洛陽女子,在長安城挑起一方重任,并寫下了情深意切的《長安女子》,讓朗誦者讀得如癡如醉,傾聽者聽得神魂顛倒。朗誦會與會人員喝彩聲不斷:“長安女子,長安奇女子矣!”我最欣賞她詩里寫的“是你是你還是你,用文字留下永恒的美,用書香熏陶女人的魂,用詩書點亮長安夜……”
這樣激情四射、充滿無限活力的詩歌,給長安寫詩的女子披上了一件文化底蘊深厚卻無不滲透著青春氣息的外衣。這種性感的美讓孤燈不孤,恰如盛夏香芹散發(fā)出的清韻,熏陶著長安城里每一位才情女子拿起筆,走上演講臺深情朗誦,大放高歌。
為什么我的眼眸
含滿熱淚
我看到貧困的鄉(xiāng)親
正在受苦受罪
為什么我的心像被
秋風一點點撕碎
因為我似在滔滔的黃河里
看到他們流淌出辛酸的眼淚
——《風陵渡奇遇》
這首詩歌的魅力不在于寫詩的技巧,而在孤燈天生具備的悲憫情懷。她無論對同性還是異性、高貴者還是貧賤者,皆站在菩薩心腸之上觀望,遺憾自己力不從心、愛莫能助,只能以一行行詩句來抒發(fā)內心的不平與波動,以撫慰自己那顆脆弱的心臟。
孤燈在暗夜里《問天地》,情歸何處?在農歷五月念屈原,總想《讓美麗穿越四季》,更愿意《長歌當舞走天涯》像個《迷路的小孩》,愿意與君《千里共嬋娟》!不料現實殘酷,只落得個《鄉(xiāng)愁如酒》,甚至在想《如果我死去》。無論孤燈心緒如何,始終保持著《詩經里女子》的典雅從古長安街道穿越四季,《插上翅膀讓夢想飛》是她寫詩的理由、執(zhí)著的路標。
讀孤燈的詩文,其實就是在讀女漢子孫香芹的書墨人生。她就像一杯純凈的水,無須加放佐料,看似無味,卻自然純真,是人們在世上永遠不可離缺的主營養(yǎng)。孫香芹始終不想丟掉她“孤燈”的筆名或網名,她風風火火地忙碌,為的是成就別人,同時也成全了自己。愿這位網絡中奇遇的大姐在詩海里結出碩果,讓生命之樹永遠創(chuàng)造奇跡,屹立在詩壇《陌上花開》!